政通人和 百業興旺——澳門學者暢談迴歸後的巨大變化

中新社澳門12月18日電 題:政通人和 百業興旺——澳門學者暢談迴歸後的巨大變化

中新社記者 龍土有

“政通人和,百業興旺,成果顯著,前景燦爛”。澳門特區成立22週年紀念日前夕,澳門文藝評論家協會秘書長劉景松接受了中新社記者的採訪,他充分肯定澳門迴歸22年來的巨大變化,並對特區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早在25年前,劉景松就選擇前往中國內地攻讀研究生學位。那時,澳門尚未迴歸祖國。

回憶往昔校園生活,劉景松説,在內地讀書的日子,最有收穫、最踏實、也最難忘。那時,校園裏澳門學生較少,澳門籍全日制研究生更是少之又少。老師同學們時常跟他開玩笑説:“你這是提前回歸啊。”

在內地接連完成碩士和博士學業之後,劉景松選擇留在廣東高校全職任教,並被評為副教授,成為一位北上“園丁”。

劉景松感嘆,20多年來,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迴歸祖國懷抱的澳門,也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如今的澳門,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迴歸22年,澳門能夠有效應對各種各樣的困難與挑戰,保持繁榮穩定,有賴於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為澳門的穩定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澳門社會的穩定發展,是“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的最好範例。

對於澳門未來的發展,劉景松表示,澳門特區政府12月16日正式公佈《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二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面向未來,澳門必須要充分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持澳門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重大部署和舉措的機遇,立足澳門實際情況,奮發圖強。相信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下,澳門必將譜寫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華彩篇章。

教學科研之餘,劉景松也從事文學創作和文藝評論工作。他表示,迴歸22年來,澳門寫作人隊伍不斷壯大,創作積極性不斷增強,作品數量越來越可觀。他認為,要寫好澳門廣大市民勤勞奮進的故事,首先要肩起“者”(文藝工作者)的重任,負起“人”(寫作人)的使命;然後要練好硬功,提高水平,用情用力書寫澳門,塑造真實、立體、豐滿、可愛、充滿文化氣韻的澳門形象,讓作品成為經得起時光檢閲的精品佳作。

劉景松向記者透露,今年9歲的兒子參加學校合唱團,表演合唱《七子之歌》。每次聽到兒子練唱《七子之歌》的時候,就聯想到如今祖國的強大,澳門的繁榮,心中總是升騰起一種民族自豪感。

“在學業上,我對孩子沒有苛刻的要求,對分數成績並不十分看重;但在教育上,有一點絕不含糊,那就是背井不忘土,離鄉不忘祖。要時刻牢記自己是中國人,要以身為中國人而驕傲。”劉景松説。(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65 字。

轉載請註明: 政通人和 百業興旺——澳門學者暢談迴歸後的巨大變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