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聞8點見丨勒龐第三次競選法國總統,會是第三次陪跑嗎?

由 寸建宇 發佈於 綜合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10余天後,53歲的瑪麗娜•勒龐即將第三次角逐法國總統。



作為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總統候選人,勒龐在最近民調中僅屈居於法國總統馬克龍之下。多家媒體和民調機構都預測,這次選舉將復刻5年前的場景,首輪投票過後,還是由馬克龍與勒龐進入第二輪投票,兩人一決勝負。


出身政治世家的勒龐身上有許多標籤,“女強人”“民族主義者”,還有人因其言論給勒龐冠以“法國最危險的女人”之稱。但自2012年起,勒龐一心想給自己再貼上一個更濃墨重彩的稱號——“法國首位女總統”。


但事與願違,勒龐前兩次競選法國總統的答卷雖有進步,仍逃不過陪跑命運。


勒龐為第三次參選做足了準備,與馬克龍近乎最後時刻宣佈參選不同,勒龐提前兩年便宣佈有意再爭總統之位。計劃趕不上變化,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馬克龍在其中的“穿梭外交”頗得法國國內民眾青睞,民調一再走高,給勒龐的競選道路蒙上了陰影。


這一回,勒龐或再次鎩羽而歸。閲讀詳情>>>




去年以來,税務部門接連曝光林珊珊、朱宸慧(網名雪梨)、黃薇(網名薇婭)等多起網絡主播偷逃税案件,引發社會對該行業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關注。



3月30日,國家網信辦、税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意見,規範網絡直播營利行為。未來,三部門將信息共享、聯合獎懲,促進網絡直播行業健康發展。


《意見》對網絡直播營利行為的税收監管提出明確要求,涉及兩個要點。一是要求網絡直播平台、網絡直播服務機構(通常指MCN機構)履行代扣代繳義務,不得策劃、幫助“主播”實施逃避税;二是要求網絡直播發布者(通常為主播)開辦企業或個人工作室需要建賬,對其原則上查賬徵收税款。


現實中,由於平台、MCN機構、主播分享利潤,出現一些直播平台或MCN機構通過各種手段轉嫁或者逃避個税代扣代繳義務,以獲得更高的税後利潤的情況,甚至通過轉變主播收入性質幫助其逃避税。《意見》對這樣的行為明確禁止。


中國政法大學財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認為,網絡直播作為一種新業態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規範的行為,雖然被曝光的只有幾起,但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影響,應當引起全行業的警醒。此次三部門聯合發文,表明網絡直播行業進入規範發展的新階段,跨部門協同監管不是限制或打壓行業發展,而是引導其更好發展,有規則對行業來説是好事。閲讀全文>>>


“規範是為了更長遠的發展”。跨部門協同監管,不光是着眼於“管”,也是着眼於“引導”。


網絡直播越規範,發展之路越長遠。通過構建跨部門協同監管長效機制,加強對網絡直播營利行為的規範性引導,絕非要點殺網絡直播行業,而是要助其走得更穩更遠,最終既為社會貢獻出更多積極能量,也為直播行業在健康發展的路上開拓更大的天地。閲讀全文>>>




自4月1日起,公安部新制定的《道路交通違法行為記分管理辦法》將正式實施。



新規對買分賣分以及組織他人實施買分賣分牟取經濟利益的行為規定了相應的責任,違規者將在原交通違法行為處罰的基礎上,受到5萬、10萬等不同額度的處罰。


此次出台的新規,是對以往打擊行為的延續,也是對這種違規行為懲罰的加碼。駕駛證買分賣分,實質上是把交通法規加諸違規者身上的處罰轉移了,這不僅與駕照累積記分制度的設計初衷相違背,損害了交通法規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也容易助長“花錢消災”的心理,無論對於“買者”還是“賣者”,都會形成對交通違規的“不以為然”心態,為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事故隱患。


所以,新規對駕駛證積分的“買者”“賣者”都做出了處罰規定,同時對受到相關處罰的機動車駕駛人,在“接受交通安全教育扣減交通違法行為記分的申請”方面做出限制,這就是要讓交通罰則的板子實錘“打到”違規者,讓意圖花錢抵消交規懲罰的駕駛人,意識到自身行為的嚴重危害性,摒棄僥倖心理。


當然,處罰只是手段,絕非目的。新規的出台,有利於遏制和打擊買分賣分違法行為,形成打擊買分賣分違法行為長效機制,淨化交通違法處理秩序。 這將有助於督促駕駛人強化對交通法規的敬畏之心,更好保障交通安全。閲讀全文>>>




瑞士奢侈品牌BALLY攤上事了。



近日,因違反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九條(銷售者銷售產品,不得摻雜、摻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瑞士奢侈品牌BALLY關聯公司巴麗(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4.1萬餘元,沒收違法所得4085.5元。經查,當事人總公司進口BALLY Schuhfabriken AG女裝針織上衣成本單價為1904.5元,當事人門店共配貨7件,銷售1件,單價5990元,利潤為4085.5元。


近年來,屢屢有國際大牌因質量、服務等問題翻車。國際知名羽絨服品牌加拿大鵝出現質量問題,卻對前來退貨的消費者層層設阻,被輿論怒斥其傲慢無禮。其之前更因涉嫌虛假宣傳,被上海黃浦區市場監管部門罰款45萬元,各種問題不斷,可謂“一地鵝毛”。


國際大牌曾以其歷史、品牌等優勢,籠罩着一層無形的光環。以BALLY為代表的國際奢侈品品牌為例,在國際上被定義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範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從社會意義上看,消費者購買奢侈品,是個人品位和生活品質的提升。


然而,BALLY等國際大牌賣出了高價,卻並沒有給予消費者同等的品質保障及尊貴待遇。有意思的是,之前針對水貨、假冒偽劣現象,網上還有大量關於BALLY等國際大牌商品真假辨別知識的傳授,但“正宗”BALLY同樣問題百出,必然會導致部分消費者崇拜心理的破滅。


違法的智商税嚴重損害了消費者權益,也會讓國際大牌付出慘痛代價。法律處罰與民意質疑的雙重作用,將讓這些不尊重國內消費者、不履行基本企業責任的國際大牌最終喪失市場基礎,遲早會被覺醒的消費者用腳投票、淘汰出局。閲讀全文>>>


編輯 劉喆 艾崢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