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點,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的飼養員高守勤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清掃喂草平台、清理馬圈糞便、配比精飼料,最重要的一個內容,是要觀察馬糞。“馬糞的形狀、顏色、氣味能直觀地反映普氏野馬的健康狀況。”高守勤説。
普氏野馬是擁有6000萬年進化史的活化石,目前全世界僅存2400餘匹,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由於捕獵和環境問題,普氏野馬曾在原生地準噶爾盆地消失。位於準噶爾盆地東南部的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主要負責野馬重新引入、繁殖和野放研究。目前,中心有野馬477匹,其中野放種羣267匹、半散放種羣113匹、圈養種羣97匹,是世界上野馬數量最多的野馬繁殖基地。
“野馬體型骨骼短小粗壯,額毛少,鬃毛短而直立,而且每匹野馬脊背至尾基上部有一條較窄的黑褐色脊線。”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楊建明指着一匹野馬標本,向記者介紹起來,“野馬和家馬看起來很像,但是區別很大,它是一種荒漠類大型野生動物。”
研究中心成立於1986年,在引進24匹野馬的基礎上,成功繁育了6代760匹野馬,野馬放歸試驗已取得探索性成功,成為我國物種重引入的成功典範。“2001年,27匹野馬被放歸卡拉麥裏有蹄類自然保護區,這是我國首次野馬野放試驗的嘗試,普氏野馬終於迴歸原生地準噶爾盆地。之後,陸續有16批次110匹野馬放歸野外。”楊建明説,研究中心計劃今年野放20匹野馬。
研究中心的飼養區是核心區域,面積有220餘畝。在飼養區的觀馬平台,記者看到,飼養區分隔了12個馬舍,每個馬舍按照科學組羣的方式進行分羣。“為了讓野馬更好地適應環境,我們設計了9000畝的散放大圍欄,野馬可以在更廣闊的環境裏適應大自然,最終讓它們迴歸野外。”楊建明説。
為了順利實施野馬放歸野外計劃,研究中心從去年開始加強野馬放歸前的裝運訓練。每年野放時,需要將野馬運輸至卡拉麥裏有蹄類自然保護區範圍內提前進行裝運訓練,以增強野馬對運馬箱、起吊、路途顛簸及鳴笛聲的適應,降低傷亡風險。
“通過在通道和量身打造的運馬箱內投放飼草誘使野馬進入,讓野馬慢慢熟悉並適應運馬箱。”高守勤説,這也是飼養人員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訓練之後,就能消除野馬對運馬箱的恐懼感。等野馬能自由在運馬箱內穿行後,再進行起吊、運輸等環節。
“挑選野放的野馬需要參考4個因素,包括譜系關係、年齡結構、性別比例和健康狀況。”楊建明告訴記者,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野放的成功率。
近年來,研究中心通過開展普氏野馬對環境適應性、飼草料變化的適應性和抵禦疾病能力的研究,進一步提高圈養野馬遺傳多樣性和活力。同時,研究中心不斷擴大野馬互換交流的國際合作。2005年,研究中心從德國引入了6匹雄性普氏野馬,2012年又成功向蒙古國輸送4匹雄性普氏野馬,改善了野馬的基因狀況、維護了其遺傳多樣性、改善了小種羣近親繁殖造成的種羣退化狀況,對於促進種羣優化,提高野馬繁殖率、成活率及抗病力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儘管如此,野馬歸野仍面臨着難題。“研究中心最初引進的24匹野馬已過繁殖黃金期,其餘種馬都是自繁野馬,近親繁殖問題日益突出。其次,野馬的生息地經常受到人畜干擾,再加上保護區內植被稀少,監測設備落後,馬羣生存難度加大。”楊建明説,2500匹才能形成一個穩定的種羣,繁殖是物種得以延續下去的唯一手段,“今年,我們計劃進口一套液壓裝置保定欄,給野馬做保護性固定,這樣方便野馬的體檢、打號、疾病治療等,最重要的是解決人工授精的難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耿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