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之路,必然是立足於人民,以人民為中心的。
重慶果園港。圖/新華社
文 | 李宏平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習近平曾強調,“要繼續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眼下,黨的二十大正在召開,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徵程中,也要繼續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以改革為先導,用改革促發展,向改革要動力。
中國式現代化是對現代化的創新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華民族、社會主義和現代化三個核心要素的深度融合,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體現出獨具特色的路徑選擇、立場站位、價值取向和文化理念,是對現代化邏輯的重構與創新。
具體來説,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
迄今為止,世界上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不超過30個、總人口不超過10億人。我國14億人口要整體邁入現代化社會,其規模遠超現有發達國家的總和,在人類歷史上是一件具有深遠影響的大事。
要在這樣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歷史悠久的發展中大國實現現代化,並沒有先例可循,更沒有現成的道路可走,只能立足國情走好自己的路。
而中國式現代化之路,必然是立足於人民,以人民為中心的。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從打贏脱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提出推動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黨和國家始終堅守人民立場,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現共同富裕,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做大“蛋糕”要求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實現高質量發展,分好“蛋糕”要求不斷提高低收入羣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羣體,解決好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
從另一個維度看,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面協調價值取向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藴含着全面協調的價值取向,必須通過協調推進 “五個文明”建設來實現。
比如,物質文明的發達不會必然帶來精神文化的繁榮。因此,中國式現代化要求兩個文明相協調,要求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提升,構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激發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
又如,中國式現代化是以高質量發展為前提的現代化,絕不能重複“先污染後治理”“邊污染邊治理”的老路。要徹底改變過去那種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經濟發展的做法,從根本上實現綠色發展。
再如,中國式現代化也是秉持和而不同文化理念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充分體現着中華民族基因中的兼容開放、和而不同。
習近平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一個和平發展的世界應該承載不同形態的文明,兼容走向現代化的多樣道路。堅持和平發展的現代化之路,要求我們堅決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統籌安全和發展。
C919大型客機的試飛機。圖/新華社
用好改革這個“金鑰匙”
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道阻且長,不是一馬平川、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過程中必然要面臨諸多以前沒有出現過的新問題新矛盾,要解決一系列發展中遇到的難題,要祛除實踐積攢下來的沉痾痼疾,還要應對來自四面八方的風險與挑戰。
越是嚴峻複雜、任務艱鉅的局面,越需要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以改革精神、改革力量、改革手段、改革方法開路破題,推動發展,破除弊病,應對變局。
要深刻認識到,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阻力會越來越大,面對的暗礁、潛流越多,就越需要堅定以改革開路破題的意志。只要是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符合人民根本需求的,我們都要大膽試驗、大膽突破,蹄疾步穩推進改革。
繼續推進改革,首先需要依賴改革力量衝破束縛。要通過改革破除阻礙生產力進步的生產關係、調整不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的上層建築因素,激發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新活力。
其次,抓住科技革命的歷史機遇是一個國家實現現代化的不二法門,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深入推進,要繼續以改革打通科技創新中的堵點,通過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釋放科技創新動能,依靠改革推動我國向創新驅動發展的模式轉變,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物質基礎。
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圍繞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暢通經濟循環、擴大內需、推動全面綠色轉型,這些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難啃的“硬骨頭”,都要充分用好改革這個破解難題的“金鑰匙”,依靠改革方法蹚出新路。
貴州省黔西市化屋村麻窩寨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圖/新華社
改革的生命力在於落實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特徵更加明顯。國際戰略力量正在重構,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國際不穩定因素加劇,尤其是中美戰略博弈,將是長期、複雜甚至尖鋭的。
也正因此,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世界視野、時代視野、歷史視野,它不是各個領域體制改革的單項推進,而是各領域、各層次、各環節改革的系統推進。零敲碎打的調整不行,碎片化修補也不行,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和改進,是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和集成。
我們要進一步提高改革的視野和站位,從全局高度認識、謀劃,釐清重大改革的邏輯關係,打好改革“組合拳”,重點把握各部分改革之間的內在聯繫和相互作用。改革舉措要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推動各項改革發生“化學反應”,提高改革的整體效能。
改革路徑上,既需要從頂層加大統籌力度,也需要在基層探索,率先成勢,積累改革經驗,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上下聯動”,試點突破與全面推進“點面結合”。
而對於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務,更要一竿子插到底,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對於中央提出原則性要求,需要地方與基層細化落實的,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為基層提供指導;對於必須突破但一時沒有把握的改革,要鼓勵不同區域進行差別化試點,為形成制度化的改革舉措提供經驗。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到了關鍵時刻,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複雜。越是面對艱難險阻,就越要發揮改革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的作用,以中國改革發展的“確定性”有效應對外部“不確定性”,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撰稿 / 李宏平(北京市委黨校第63期中青一班學員)
編輯 / 劉昀昀
校對 /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