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第一書記|在海拔2700米高寒山村“博士書記”曬成黑臉:青春磨礪出彩

合洛村,是四川大涼山深度貧困縣布拖縣最為偏遠的一個高寒山村,海拔約2700米。全村3面都是陡坡峭壁,僅有一面有鄉村公路與山下相連。在數公里的路程中海拔突然升高500米,堪稱布拖縣的“懸崖村”。

從2017年開始,西昌學院幫扶工作隊來到合洛村。這是一支具有碩、博學歷的幫扶隊伍,在他們帶領下,村子更美了,道路平整了,村民生活面貌和生活環境更好了……

扶貧第一書記|在海拔2700米高寒山村“博士書記”曬成黑臉:青春磨礪出彩
↑如今的合洛村。

紅星新聞記者從西昌學院獲悉,目前,學院有8名教師在布拖縣採哈鄉參與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其中5人被分到海拔最高、路程最遠、條件最艱苦的合洛村。

在合洛村駐村隊員中,27歲的第一書記李明是年齡最小的一個,目前是一名在讀博士。9月28日,李明和其他幫扶隊員向紅星新聞記者講述了他們在脱貧攻堅路上的故事……

5名大學教師義務搬磚建房

村民們受到鼓舞紛紛加入

合洛村3面懸崖。如今,你走進這個類似“懸崖村”的山頂,看到的是一排排嶄新的民居,讓人感嘆修建的不易。這背後,有一段5名大學教師義務搬磚建房的故事。

“走,我們明天一起到工地去搬磚!”作為西昌學院駐合洛村第一書記,李明的一句話,立刻得到全體駐村幫扶隊員的一致贊成。今年3月的合洛村之夜,不是降雪就是颳風,但李書記的提議,卻讓整個村委會沸騰起來。

合洛村位於高山之巔,建材運輸困難,更由於貧困,直到2019年仍有不少村民未能搬進新居。這屆幫扶工作隊來到合洛村的時候,全村有81套集中建房正在施工。而工作隊來到村裏之後,才發現事情遠遠沒有那麼樂觀:

工地確實在施工,但工人只有幾個。一問為什麼人少,施工方的回答是外省工人還沒趕到,本地工人也不好招,每天進展極其緩慢。

再進一步瞭解,合洛村所在的採哈鄉,因為集中建房進程緩慢,已被布拖縣列為異地搬遷安置點進度嚴重滯後的幾個A類鄉鎮。

説幹就幹,行動第一。次日清晨,隊員們就來到工地上義務勞動。鄉親們既感動又擔心,紛紛勸説:“你們是文化人,不能幹這種粗活。”起初,連施工方都覺得隊員們肯定只是做做樣子而已。誰知幫扶隊一干就是一整天,搬磚、鏟沙、和泥……晚上回去後,幫扶隊員還要繼續填表做資料,第二天又準時出現在工地。臉曬脱了皮,手打起了泡,腿磕起了傷,大家依然幹得熱火朝天,不休不顧。

扶貧第一書記|在海拔2700米高寒山村“博士書記”曬成黑臉:青春磨礪出彩
↑幫扶隊員義務搬磚建房。

“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大學老師!”施工方感嘆。“連幫扶隊都那樣做,我們也要去工地幹活!”村民們受到了鼓舞。

漸漸地,在幫扶隊帶動下,到建房工地上打工的村民越來越多。到後來,有50多個貧困户加入進去,每天每人能拿到150元以上的收入。很多年輕人喜歡跟着幫扶隊幹活學習。4月的一天,3組工地上的貧困户吉恩小稱高興地得知,他每天的工錢漲了10元。施工方表示這是對工作質量提升的肯定,小稱説這是幫扶隊帶動的功勞。

幫扶隊員們在工地是義務勞動,不要報酬。當工地上本地工人越來越多,用工再不用發愁之後,他們又轉移陣地,投入到村民的自建房幫扶上。一提起工作隊的幫助,4組正在自建房的村民阿子子沙就感動得抹眼淚,他幾次想把家裏的雞煮來款待隊員,但都被婉拒了。

5月,從布拖縣傳來好消息,在衣某片區所有鄉村裏,以合洛村為代表的採哈鄉率先完成集中建房全部封頂。很快,在駐村工作隊幫助下,村民們興奮地分到了嚮往已久的新房。

扶貧第一書記|在海拔2700米高寒山村“博士書記”曬成黑臉:青春磨礪出彩
↑合洛村的新居。

扶貧第一書記|在海拔2700米高寒山村“博士書記”曬成黑臉:青春磨礪出彩
↑在工作隊幫助下,合洛村村民喜遷新居。

微信“運動步數”總是霸榜

每天3萬步再正常不過

紅星新聞記者採訪獲悉,西昌學院駐合洛村幫扶隊員基本都擁有碩、博士學歷,他們畢業於南開大學、重慶理工大學、湖南大學等學校,其中第一書記李明目前是在讀博士。

“從村委會到1組,只算路上的行程,來回是1萬5千步。”駐村隊員嚴成平肯定地説,因為這條路他已經不知走過多少個來回了。路上有幾道山樑、幾處澗谷,他都瞭如指掌,“閉着眼睛都能跨過去。”

隨着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很多人都開通了微信計步,互相比賽,互相監督。自從工作隊來到合洛村後,他們在各自的朋友圈中,微信中運動步數總是霸榜,每天3萬步再正常不過了。

作為深度貧困村,合洛村集體經濟在過去等同於空白。這裏山高路遠,建廠並不現實,唯一可行的是對養殖業實施集約化、規模化。

今年3月,西昌學院賀盛瑜院長、曲木伍各副院長協同四川省草原研究院院長白史且等專家,來到採哈鄉合洛村種草養羊項目進行現場調研,現場察看選址,討論項目可行性,一致認為合洛村土地面積較大,可以拿出一部分土地種草養羊。村委會與村民可以共同商量達成共識,力爭項目推廣,力爭村民持續增收脱貧。

在對口援建布拖縣的江油市和西昌學院共同努力下,一座堅固寬敞的二層羊圈已經建成。這是該村黑綿羊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則由本屆駐村隊員承擔起來,具體包括修建羊圈圍牆和播種草籽。

扶貧第一書記|在海拔2700米高寒山村“博士書記”曬成黑臉:青春磨礪出彩
↑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羊。

扶貧第一書記|在海拔2700米高寒山村“博士書記”曬成黑臉:青春磨礪出彩
↑合洛村村民正在看母羊繁殖技術手冊。

養那麼多羊需要足夠的草場,合洛村地形險峻,氣候多變,尋找到一片適宜植草的開闊地帶並不容易。隊員們多次爬山下谷,終於找到兩處相對温潤的緩坡,面積達兩百畝以上。隊員們下載好測量軟件,歡笑着、高呼着,舉着手機在草場選址上繞圈奔跑……然而,村民還記得他們剛上山時的樣子,因海拔高不適應,爬一段坡就要停下來歇幾口氣,如今則已經成了追風少年。

“粉面李郎”變“黑臉包公”

他説“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每一個駐村隊員,都有着對家、對愛人的虧欠。

由於海拔太高,紫外線太強,户外工作太多,在駐村隊員中,第一書記李明是年齡最小的一個,今年27歲,現在卻成了曬得最黑的,朋友們都笑他,當年的“粉面李郎”現在成了“黑臉包公”,這樣下去,找女朋友更難了。

扶貧第一書記|在海拔2700米高寒山村“博士書記”曬成黑臉:青春磨礪出彩
↑李明帶領幫扶隊員一起修路。

朱瑞昌的孩子在眉山上小學,這一年他都不能輔導孩子作業,但他卻經常到貧困户家看望、教導孩子,還為貧困户約則木子牛、吉恩小稱等家的孩子聯繫到資助人,定期給他們寄來學習用品或費用。在他幫助下,貧困户家的在校生成績有了明顯提高。

楊長永老師身體欠佳,兒子在綿陽上中學,但他剛做完手術就回到村裏,甚至為了幫助老鄉建房,他還經常扛着幾十斤重的工具,到村民家傳授焊接技術。

扶貧第一書記|在海拔2700米高寒山村“博士書記”曬成黑臉:青春磨礪出彩
↑為村民義務焊接工具。

海來烏加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目前在西昌讀幼兒園。雖然不能經常回去帶孩子,他卻在村裏成了孩子王,每天都有一羣放學歸來的小學生纏着海來老師學籃球。

扶貧第一書記|在海拔2700米高寒山村“博士書記”曬成黑臉:青春磨礪出彩
↑幫扶隊員和貧困户的孩子在一起。

嚴成平的女友為了和他在一起,從重慶來到西昌,但卻在今年的扶貧中兩人不得不再次勞燕分飛。他們本來打算在2020年5月20日這個千載難逢的日子裏登記結婚,但由於休假的取消,這個想法無法實現。嚴成平心裏很過意不去,女友卻非常理解:“沒關係,只要合洛村脱貧了,只要扶貧攻堅任務圓滿完成了,就都是好日子,我們哪天去登記都行!”

作為涼山州唯一一所全日制本科高校,西昌學院突出“應用性、地方性、民族性”辦學特色,堅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務地方”的辦學理念,為四川彝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每年畢業生在涼山地區就業比例達30%左右,他們積極投身彝區脱貧奔康和經濟社會建設事業。精準扶貧戰略實施以來,對口幫扶美姑、布拖兩個深度貧困縣的沙溪洛、延務、合洛3個貧困村,去年獲評四川省脱貧攻堅“五個一”幫扶先進集體。

在幫扶隊員努力下,世世代代居住在土坯牆、木片瓦中的合洛村村民,如今已全部搬入他們過去只在電視裏看到過的現代化新居。同時,合洛村歷史上幾乎屬於空白的村集體經濟終於實現零的突破,一座嶄新堅固的集體羊圈屹立在村口。由隊員們親手挑選購買的157只黑綿羊,每天都在太陽下愜意地啃着燕麥飼草。據悉,合洛村今年將實現如期脱貧。

村裏日新月異的變化,淳樸的村民每天都在體驗着、感受着,也被他們記在心裏。鄉親們經常拉着隊員們的手説,“你們曬黑了!”“你們累瘦了!”“你們吃苦了!”“今年新收的土豆,新磨的蕎粉,你們一定要收下一份!”來自彝族老鄉的誇讚,幫扶隊員們既受感動也被激勵。對於彝族老鄉的饋贈,大家當然是一如既往地謝絕。每當這時候,李明心中都會出現這句話:“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昇華!”

紅星新聞記者 江龍 攝影報道(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彭疆

點擊閲讀專題:翻越最後一座高山——紅星新聞脱貧攻堅特別報道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扶貧第一書記|在海拔2700米高寒山村“博士書記”曬成黑臉:青春磨礪出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05 字。

轉載請註明: 扶貧第一書記|在海拔2700米高寒山村“博士書記”曬成黑臉:青春磨礪出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