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轉圈大王”老沙的最後一個春運
中新網牡丹江2月26日電 題:“轉圈大王”老沙的最後一個春運
中新網記者姜輝 魏來 解培華
冬日清晨,雪城牡丹江還沉浸在正月的喜慶之中。7點,老沙走出家門,如往日一樣,沿着走了近40年的固定線路來到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牡丹江機務段,開始又一天的工作——“原地轉圈”。
老沙,全名沙恩波,今年60歲,是牡丹江機務段一名轉車盤司機。每天,他都需要操作轉車盤把機車轉向或者送入相應庫房檢修、清洗,以保證機車安全上線運行。
直徑27米的轉車盤24小時不停歇運轉,近40年來,老沙的除夕之夜也是邊“轉圈”邊吃餃子。
老沙操控轉車盤將機車轉向。 呂品 攝
“轉圈”開始前,老沙拎着工具錘沿着轉車盤和另一端的扇形機車檢修庫敲敲打打。“東北冬天嚴寒,主要是查看轉盤鐵軌、附件是否有破損,電機是不是正常通電”。
始建於1935年的牡丹江機務段扇形機車檢修庫曾是亞洲最大扇形庫。如今,這座86歲高齡的扇形庫“披掛上陣”,30個庫房分別承擔着機車檢修、檢測、保潔、清洗、刷油等工作任務。
所有進入庫房的機車,都需要先開到轉車盤上,由轉車盤司機操縱轉車盤旋轉,將機車對準相應庫房股道駛入庫房。
機車在轉車盤上旋轉進入車庫維修。 呂品 攝
“準備上盤,轉21號庫房……”不足5平方米的操控間裏,老沙站得筆直,透過窗户,在對講機裏引導機車上轉車盤。
隨着轟隆巨響,一台138噸重的鋼鐵巨獸隨着牽引車緩緩開上轉車盤。
“21米……22米……23米……”憑藉高超的眼力和經驗,老沙準時按響警報,23米長的機車分毫不差停在27米長轉車盤軌道平衡線上。
轉動凸輪控制機、踩閘門、插入定位插銷、機車下轉盤……一氣呵成,不到10分鐘,一台機車順利入庫。
學習司機引導機車駛入轉車盤。 姜輝 攝
“春運以來,轉車盤每天轉動次數達到上百圈,每天運送的機車也超過100台次”。1981年從綏化鐵路司機學校畢業後,老沙就從事轉車盤司機工作,1983年來到牡丹江機務段後一直“轉圈”到現在。
“剛來的時候機車還是蒸汽機,操控間就是一個四處漏風的空屋子,冬天零下三十多度,冷了只能跺腳,實在受不了就去旁邊的看道房裏烤下火,後來,機車變成內燃機車、電車,屋裏也配上了空調和電暖氣”。老沙告訴記者,他的工作是倒班制,白班是8點到17點,前半夜班是17點到24點30分,後半夜班是24點30分到第二天8點,一個大班下來能休息2天。
“今年除夕,我正當班,單位領導給我們送來了水果、堅果還有熱騰騰的餃子。我老伴在家、兒子在北京,我家三口三地過年”。老沙的老伴退休前在飯店工作,對於老沙除夕不回家的事已經司空見慣。“除夕的時候,我們三口人通了電話,兒子老伴都擔心我的身體,明年過年就團圓了。今年是我最後一個春運,在這轉了快40年,要離開了,心裏有點兒不是滋味”。老沙摩挲着已經“包漿”的定位插銷操縱桿沉默了下來。
“我們牡丹江機務段有4名轉車盤司機,沙師傅工作時間最長、經驗最豐富。轉車盤旋轉對應鐵軌,誤差大於2釐米就可能造成機車脱軌,沙師傅從未出過一次差錯,夥計們都稱呼他‘轉圈王’”。牡丹江機務段整備車間支部書記任鐵鋼告訴記者,今年9月老沙就要退休了,這是老沙最後一個春運了,大夥都能看得出老沙的依依不捨。
太陽斜掛,直徑27米的圓形轉盤台上,老沙用自己的方式演繹了一首人生的“圓舞曲”,也用平凡的堅守為自己的工作生涯畫出了一個圓滿句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