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眼裏的季羨林他是人生的失敗者,孤獨寂寞,無情的文人

世人説,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羣結隊。成功的道路上行者總是孤獨的,這種孤獨是經歷和閲歷給予一個人的眼界,越瞭解這個世界,才越孤獨。

我們看待偉人,總是欽佩他的大義,他的忘我以及他對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甚至這個時代的憂患精神,卻總是忘記,每一個偉人,每一個勇士,每一個成功者,他們首先是人,而後才是其他身份。
季羨林先生,一個文壇巨匠,一個憂國憂民的大義者,一個無數文人心中的榜樣乃至信仰,他似乎就是光圈中的人物,沒有人會説他一句不是,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世人眼中的成功者,在他的兒子眼裏,卻是一個人生的失敗者,他對妻子無愛,對子女無情,對這個家庭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傷害,他孤獨且寂寞,卻是兒子心中最不合格的父親,一個無情的文人。

兒子眼裏的季羨林他是人生的失敗者,孤獨寂寞,無情的文人
大家對季羨林先生的印象,應該還停留在課本上那個慈眉善目的老人身上,他一身樸素的中山裝,認真翻閲着古籍,孜孜不倦的樣子完全是我們想象中的季羨林。他學貫古今,憂國憂民,在那個崇洋媚外的年代,這樣一心沉迷於國學的老者為什麼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卻得不到兒子的認可呢?
在季羨林先生兒子季承創作之初,曾經接受過一個採訪,節目中主持人問他為什麼想要寫這樣一本書,他説,他只是想讓世人瞭解一個真實的季羨林,而不是作為一個學者的季羨林。
他認為“為尊者避諱,不是正確的做法”,倘若沒有看過他的這本書,我們或許以為,這只是一個兒子為了紀念父親所做的一個小小的舉動,然而通讀這本書,才發現,這本書與其説是紀念,不如説是傾訴,而且這種傾訴之中還有一種埋怨。

兒子眼裏的季羨林他是人生的失敗者,孤獨寂寞,無情的文人
在季承的書中,他詳細描寫了一個大眾所不熟悉的季羨林,季羨林從小寄居在叔父家,因此和自己的父母感情甚是淡漠,不知是否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他對自己的子女也是交流較少。
成年之後的季羨林聽從父母建議,娶了門當户對的妻子彭德華,也就是季承的母親,然而據季承書中所説,父親和母親的感情不好,父親很少在家,偶爾在家的時候也是一個人看書,無論是對妻子還是兒女,都十分疏遠。
季承在書中描寫過這樣一件小事,因為工作原因,季羨林曾經獨居在北京的一所公寓裏一段時間,當時的季承認為父親一個人生活多有不便,曾經向父親提出,將母親從老家接過來,和父親一起生活,結果卻受到了父親的強烈反對,甚至丟下一句冷冰冰的“我和你媽沒有感情。”
倘若季承的描述沒有任何藝術提升的成分,那我們似乎就能明白為什麼他會對這樣一個優秀的父親心懷埋怨了。

兒子眼裏的季羨林他是人生的失敗者,孤獨寂寞,無情的文人
季承的書中還寫到了父親的感情生活,季羨林在留學德國期間,曾經和一位德國姑娘陷入愛河,這個姑娘就是季羨林留學時房東的女兒,他們彼此相愛,但是因為橫亙在二人中間的國仇家恨,讓季羨林選擇了離開,而他的離開,卻讓這個可憐的德國姑娘終身未嫁。
季承對這位德國姑娘也十分同情,如同同情自己的母親一樣。
在他看來,他的父親更像是一個古代的“士大夫”,雖然生活在一個改革的時代,接受過新式教育,但是他無時不刻不被自己內心的道德倫理,家庭責任束縛着,所以,儘管他不愛父母為自己選中的妻子,他還是選擇娶了她,儘管他非常愛那個德國姑娘,他還是毅然決然離開了他。

兒子眼裏的季羨林他是人生的失敗者,孤獨寂寞,無情的文人
其實,在那個時代,很多文人不滿父母為自己選擇的包辦婚姻,毅然選擇離婚,儘管這樣的做法在現在看來也是令人頗有爭議,但是在當時,也不算什麼離奇的事情,反而像季羨林這樣雖然不喜妻子,卻依然秉承着自己對家庭的責任,始終沒有離開家庭的文人更是稀少。
不過,在兒子季承眼中,季羨林還是一個不夠合格的丈夫,也是一個不合格的父親,在他看來,既然他選擇了維護這個家庭,就應該像所有的丈夫一樣,愛護自己的妻子,像所有的父親一樣,疼愛自己的子女,可是他沒有做到。
在這本書中,幾乎看不到一個兒子對父親的孺慕之情,這些故事真實卻又血淋淋,在季承眼中,父親就是這樣一個失敗的人,無情的人,這些回憶充滿了一個兒子的憤懣。

兒子眼裏的季羨林他是人生的失敗者,孤獨寂寞,無情的文人
儘管季承曾經説他寫作這本書的初衷只是為了讓公眾瞭解一個真實的季羨林,然而讀過這本書的人幾乎都能感受到他無聲的憤恨,他對父親的不理解,他對父親的埋怨。
在他的筆下,他的父親是一個失敗者,儘管世人尊崇,可是得不到兒子的尊敬,他的父親冷漠無情,他讓自己的母親乃至自己的姐姐和自己從未享受過家庭的温暖,父親對他來説陌生且遙遠。
在他看來,父親一直是孤獨的,他彷彿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裏,這個世界任何人都無法踏足,就連自己最親近的家人都無法進入,也許,正是因為沒有得到所以才格外在意,季承的埋怨,彷彿是一個拼命搗亂想要引起父親注意的天真孩童,他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告訴父親,你不夠愛我,你做的不夠好。

兒子眼裏的季羨林他是人生的失敗者,孤獨寂寞,無情的文人
然而我們説,季老或許有錯,但他對這個家庭並非是兒子筆下那樣冷漠,否則他不會一直守着這個家不去追尋自己的夢,季承或許從未真正站在父親的角度想過,他是否已經足夠努力,他是否已經盡力讓這個家更完整一些,為了母親和他們姐弟,季老是否也曾深夜躊躇過,輾轉難眠過。
只是,這一切,都隨逝去的人一起埋葬在歲月的風裏,再也遍尋不見了。
其實,我們應該知道,優秀的人總是孤獨的,這種孤獨來自於你和周遭的格格不入,你看待這個世界的高度已經遠遠超過普通人,你無法將自己的困惑傾訴,甚至無法像普通人一樣自欺欺人,所以你自相矛盾,畫地為牢。
只是,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會成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96 字。

轉載請註明: 兒子眼裏的季羨林他是人生的失敗者,孤獨寂寞,無情的文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