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犯罪後如何獲得從寬處罰

由 司空梓瑤 發佈於 綜合

□ 石躍

實踐中,對於相似的刑事犯罪案件,司法機關處理結果可能不盡相同,甚至有些差別還比較大。表面上看,這可能是“同案不同罰”。但實際上,不同案件具有不同的量刑情節,具備從寬處罰情節的行為人,被科處的刑罰一般相對較輕,反之則相對較重。那麼,犯罪後如何能獲得從寬處罰呢?

問:具備哪些情節可以獲得從寬處罰?

答:從法律規定來看,常見的從寬處罰情節一般可以分為三種情形:一是主動減小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社會危害後果。如果犯罪過程中,行為人能夠及時懸崖勒馬,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即犯罪中止,可獲得從寬處罰。同時犯罪行為實施完畢後,具備及時救治被害人、退贓退賠等情節,也可以獲得從寬處罰。二是節約司法機關辦案資源。如果行為人能夠減少司法機關的辦案投入,減少了調查取證工作量,那麼司法機關將對其予以從寬處罰,如投案自首、坦白、立功、認罪認罰、同意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等。三是積極化解社會矛盾。犯罪行為破壞了正常的社會秩序,必然引發一些新的社會矛盾,不利於社會治理。如果行為人能夠主動修復破損的社會關係,有效減少社會矛盾,可以獲得從寬處理。如行為人主動向被害人賠禮道歉、賠償損失、達成刑事和解、取得被害方諒解等。

問:從寬處罰會形成哪些結果?

答:對具備法定從寬處罰情節的行為人,有三種處罰方式:一是從輕處罰,在相關犯罪的法定刑限度內適用較輕的刑罰;二是減輕處罰,在相關犯罪的法定刑限度以下適用刑罰;三是免除處罰,對犯罪分子作有罪宣告,但不追究刑事責任。從案件最終的處罰結果來看,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刑期縮短,以貪污罪為例,行為人貪污30萬元,法定刑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沒有從寬處罰情節的情況下,行為人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如果從輕處罰,最低可以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如果減輕處罰,則在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判處刑罰。二是適用緩刑,一些行為人由於具有從輕、減輕處罰情節,其人身危險性較小,法院會判決適用緩刑。三是免予刑事處罰,對於具有免除處罰情節的行為人,法院雖然判決其有罪,但不科處任何刑罰。四是相對不起訴,對於具有從輕、減輕和免除處罰情節的行為人,檢察機關認為犯罪情節較輕的,可作出相對不起訴處理,也就是對行為人的罪和罰都不予追究。

問:如何具體適用從寬處罰?

答:從寬處罰情節,包括法定情節和酌定情節。法定情節是指刑法條文明確規定的,在量刑時必須予以考慮的情況,具體分為“應當”從寬和“可以”從寬。如,犯罪中止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對於“應當”從寬,只要具有相關情節,就必須適用從寬處罰。對於“可以”從寬,在司法實踐中,具有相關情節的,以適用從寬處罰為原則,以不適用從寬處罰為例外。酌定從寬情節是指刑法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根據立法精神、司法解釋規定和審判實踐經驗,在量刑時也應當考慮或者酌情考慮的情況,如認罪態度較好、誠心悔過等。需要注意的是,是否適用從寬處罰情節,要經過司法機關審查,要有相關證據材料證實。

(作者單位:江蘇省人民檢察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