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力有多大,反作用力就有多大。黃河氾濫造成生產生活困難的同時,也塑造出中國人愈挫愈勇的品性,孕育出追求天人合一、社會大同的黃河文化——
再解“黃河改道”
黃河下游河道變遷圖。
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第六次改道。
伴隨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人們對黃河這條河流本身也增加了更多關注。
李白《將進酒》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一句。這句詩,一言黃河水的發源地之高,二説黃河水最終流向了大海。
地理考察表明,黃河源頭在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這個發源地是明確的;黃河的入海口如今是山東,但在歷史上,入海口不固定,南北搖擺的幅度很大,最北從今天的天津、河北一帶入渤海,最南從今天的江蘇北部入黃海。
中國人和黃河的關係久遠。我國最早的歷史地理名著之一《尚書·禹貢》裏有記載:導河積石。這裏所説的“河”就是指黃河。學者王國維在《古史新證》中認為《禹貢》為周初人所作,那麼這個記載距今也有3000年了。
人類文明的孕育離不開大江大河。正如埃及尼羅河定期氾濫,給河谷披上厚厚的淤泥,孕育出發達的農業文明,黃河是中國人的母親河,但也有桀驁不馴的一面,黃河河道搖擺不定,隨之帶來的是中國人利用黃河、改造黃河、與大自然鬥爭的宏偉經歷。
三次山東入海
冬日的黃河,遠望如明亮的綢帶,縈繞在濟南城北。和夏秋汛期相比,黃河温順了不少,河面只有洪峯期的一半寬,岸邊曲曲折折的沙土線説明了曾經的水位之高。
平靜的黃河水面下50多米,“萬里黃河第一隧”正在緊張施工。10月30日,濟南市天橋區濼口黃河浮橋渡口旁的“泰山號”盾構機刀盤破土而出,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貫通,這是人類交通史上首次下穿地上“懸河”。
11月24日,中鐵十四局集團下屬電氣化公司濟南穿黃隧道總工程師馮立功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東線隧道完成之後,西線隧道將於12月或明年1月貫通,我們正在加緊進行機電設備安裝,預計明年10月份將建成通車。”
根據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要求,濟南“攜河北跨”,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最終將呈現“十二橋一隧”格局;“黃河第一隧”建成後,汽車在上、地鐵在下,將同步穿黃。
濟南“攜河北跨”是不得已。黃河1855年(清朝咸豐五年)改道後,黃河和南山之間一眼望穿,這也就是今天濟南中心城區南北方向城建空間只有12公里的原因。
清初學者胡渭在《禹貢錐指》中提出黃河有“五大徙”,算上1855年銅瓦廂決口改道,共“六大徙”。1959年,黃河水利委員會統計,黃河決口氾濫總計有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26次,影響巨大的改道有6次,所涉地區有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五省。
這“六大徙”在山東境內的概況如下:第一次,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下游東遷。舊道由河南滑縣(以下均為今地名)至河北鉅鹿,東北向入海。新道由滑縣決口東流,至濮陽折向東北,經冠縣、茌平北境、平原去河北省,在舊道之南入渤海。
第二次,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又東遷。由河南濮陽經莘縣、聊城、茌平、高唐、商河、惠民、利津北去河北省入渤海。
第三次,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黃河在濮陽附近決口,由河北大名入衞河,經冠縣、高唐、平原、寧津、樂陵、無棣、陽信北去入渤海。
第四次,金章宗明昌五年,即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黃河在河南原陽決口,由封丘東經東明、菏澤,在梁山、東平一帶分為南北兩派,北派經東阿、平陰、長清、濟南、濟陽、利津北上入渤海,南派經嘉祥、魚台到江蘇經淮河入黃海。
第五次,金元至明嘉靖時期。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10月,黃河在原武、陽武、開封等15處決口,主要形成3股,其中一股由中牟境內折而南流,經尉氏、鄢陵、扶溝等地,由穎水入淮;一股由開封境內折而南流,經通許、太康等地,由渦入淮,最後均入黃海,此次黃河決堤改道稱之為第五次大徙。
第六次,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遷為今河道,自河南經東明、東阿、平陰、長清、濟南、濟陽、濱州、利津、墾利入渤海。
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決銅瓦廂,分三支穿張秋運河,經小鹽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入渤海,黃河由此結束了700多年的由淮入海歷史,這也便是今天的黃河了。
細研黃河六次大改道可以發現:第一次大改道,黃河緊貼太行山東邊,然後斜向東北入海,只擦了山東西北一邊;第五次經由江蘇入海,也只擦了山東西南一邊;和山東關係深厚的改道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和第六次,其中第三次(北宋)、第六次(清朝咸豐年間)改道都是從山東入渤海。
易改道的原因
新中國建立以來,因為生產力水平提高等原因,黃河歲歲安瀾,但在過去2500多年的歷史上,黃河“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善淤,善決,善徙”成為其水文特徵。
黃河在歷史上容易改道,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王青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黃河出三門峽之後,進入平原地區,正對以泰山為最高峯的泰沂山系阻擋,黃河無路可走,只能南北搖擺入海。二是黃河含沙量高,進入平原地區之後,流速減慢,河沙沉積,當河道淤墊抬高之後,河水只能從旁外溢。
歷史資料表明,黃河在1841年、1842年、1843年、1851年發生了4次大潰決。4次大潰決中,除1843年洪水被認為是有歷史調查以來的最大洪水外,下游河道淤墊是主要原因。
王青表示:因為泰山從山東中部凸起,阻擋了黃河水,這使山東整體比較宜居,否則今天山東很多地方會像黃河入海口一樣,地貌主體將是灘塗和草地,不適宜住人。
除了上述兩個原因,黃河易改道還有一些其他原因。
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的氣候比較乾燥,全年降雨量的70%集中在夏、秋兩季,容易造成山洪暴發,河流猛漲。
黃土高原是黃河泥沙的大本營。陝、晉兩省黃河峽谷兩岸約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黃河粗沙的主要出產地。
黃河中游地區的植被不斷遭到破壞。戰國以前,山陝峽谷原始植被良好,黃河下游的決徙比較少。漢武帝時,徙民戍邊,山陝峽谷和涇渭北洛河上游地區的人口迅速猛增。中唐以後,過去半農半牧地區迅速發展為農業區,水土流失日益嚴重,溝壑不斷蔓延。
最後,人為影響。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為抵禦金兵南下,東京守將杜充在滑州人為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改道,向東南分由泗水和濟水入黃海。1855年前,黃河主要是在南面擺動,雖時有北衝,但均被人力強行逼堵南流。黃河在開封、蘭考、商丘、碭山、徐州、宿遷、淮陰一線,即今之明清故道,行水達300年。
最近一次人為氾濫是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為阻止日軍西侵,蔣介石命令扒開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造成洪水以阻隔日軍。全河又向南流,沿賈魯河、潁河、渦河入淮河。直到1947年堵復花園口後,黃河才回歸北道,自山東墾利入渤海。
改道的影響
今年4月,歷經一個多月的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工程考古調查項目結束,此次調查、勘探工作共登記43處文物點。五六月份,山東省文物局組織驗收,專家們在發掘現場看到了黃河橫奪小清河的淤積土,層層疊疊,感到震驚。這説明,1855年黃河第六次改道之後,河道仍是不固定的,存在潰決、氾濫的情況。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王青通過在黃河周邊的考古發掘認為,黃河一直是一條利弊同在的河流。一方面,黃河沖積形成的黃淮海平原,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另一方面,黃河氾濫對農業和手工業等破壞性較大,山東地處下游,受到的影響尤甚。考古發現,明清時期遺留在山東沾化、無棣、廣饒、高青等地的一些鹽場,有被黃河水淹沒的痕跡。在黃河中下游的不少區域,還存在遺址空白區,這也與黃河水氾濫有關。
黃河改道,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北方的黃河故道地區,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都有以堌堆二字為後綴命名的村莊集鎮地名。在菏澤到聊城的大範圍地勢低窪地區,至今存在大量的堌堆文化遺址,其中僅菏澤堌堆文化遺址就近500處,保存完好的有150處之多。
在古代,黃河沒有堤防,漫無邊際滾動,為了在這易於耕作但低窪的地區生存下來,人們將居住地增高,這樣就可以避免洪水侵襲。千百年來,一次次洪水,一次次增高,漸漸形成了這些高達數米、形若山丘的“堌堆”。
2014年7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山東首次對菏澤堌堆文化進行大規模發掘。通過考古,一幅幅3000—5000年前當地先民的生活圖畫徐徐展開。古人利用平原上的堌堆,搭建房子、建造窯場、製作工具,生生不息。
黃河改道,深刻影響了黃河流域城市發展和建設。金元之後,黃河改道逼近開封,滔滔的黃河水一次又一次地將北宋東京城連同昔日的繁華淤沒殆盡,東京城最終被掩埋於地下。今天,黃河水一方面是沿河城市的飲用水源、景觀用水,一方面也對城市空間拓展造成影響。1855年黃河改道之後,濟南和黃河迎來“最近接觸”,濟南向北發展受限,長期只能向東拓展,如果沒有現代橋隧技術,幾無破解之法。河南省會鄭州也是如此,受制於黃河阻礙,北跨黃河困難,只能向東大力發展“鄭東新區”。
在物理學上,作用力有多大,反作用力就有多大。黃河氾濫,給先民造成生產生活困難的同時,也塑造出中國人自強不息、愈挫愈勇的品性,孕育出追求天人合一、社會大同的黃河文化。正是在治水的過程中,我國誕生了第一個能夠控制黃河中下游的國家政權——夏王朝。學者考古發現,上古時期中原國家政權與霸主的交替大多與黃河中下游各勢力集團的爭鬥有關。河南和山東的龍山文化有地區性的區別,但中游地區在文化上明顯受到下游的影響,這表明這一時期兩地之間存在着密切聯繫。這個聯繫的紐帶就是黃河,為了防洪和灌溉,兩地的部落必須以聯姻等方式互相依靠。
因此,從大的方面來講,黃河潰決、改道,使中華先民較早地有了“統一”意識。畢竟,治理黃河水患是一項全流域的系統工程,單靠個體、局部的力量完不成抵禦洪水災害的重任,為保障基本的生存發展權益,上下游需要團結和協調一致,這客觀上增強了向心力,產生了“天下一統”的訴求。
我國水利專家周志德曾撰文:中國春秋時代約有170個國家,進入戰國時代,已經合併為7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自此歷經兩千餘年,中國始終大部分保持統一狀態。促成中國統一的因素,除了社會人文原因,自然地理因素也很重要,黃河洪水大,泥沙多,河道淤積嚴重,造成堤防潰決,洪水氾濫,淹沒大片土地,帶來大量生命與財產的損失,這就直接或間接地產生了統一的訴求,既能調動更多資源,又能發動更多羣眾,才可以在黃河經常的威脅之下,給予應有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