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大漠養蟹人
中新社敦煌10月21日電 題:敦煌大漠養蟹人
中新社記者 崔琳 魏建軍
“85後”敦煌小夥王雲龍,2009年畢業於四川一所高校。上學期間,他常與同學們“嚐鮮”小龍蝦、螃蟹,從那時起便萌生了在家鄉養殖水產的念頭。
“什麼?要在戈壁大漠裏養螃蟹?敦煌缺水,在這裏養殖南方水產,必定血本無歸。”王雲龍畢業後的“創業夢”很快遭到了家人、朋友們一致反對,也礙於資金短缺被擱淺下來。
資料圖:漁運船滿載着約7.5噸梭子蟹。中新社記者 餘若望 攝
可每當王雲龍想起南方商販那句“我們這裏都吃活螃蟹、活龍蝦,速凍貨都拿去北方賣”,心裏就很不服氣。2016年,他辭去了手頭的工作返回敦煌,重拾在大漠養殖水產的“創業夢”,並多番動員同為“85後”的好友文軍、楊衞軍、楊建權合作入股。
“起初,我們的事業幾乎不被任何人看好。銀行也覺得這個項目不切實際,不肯貸款給我們。”王雲龍告訴記者,當時他們四個人只能厚着臉皮到處去借錢,顯而易見“四處碰壁”,直到每個人一遍一遍,借遍了手頭所有資源,負債累累。
2016年6月,經過初步試驗,四人驚喜地發現,敦煌的水質完全可以達到養殖螃蟹、小龍蝦的標準。“螃蟹系‘海水交配、淡水生長”,敦煌雖然缺水,但屬鹽鹼地,跟海水的含鹽量差不多。養殖過程中,我們探索將沙子融入河水中,養出來的最大螃蟹已有半斤大,這算是大漠螃蟹的研究成果。”王雲龍解釋道。
隨後,王雲龍四人前往大連、湖北、江蘇等地考察水產養殖市場、學習相關技術。同年10月,他們在敦煌郭家堡鎮七號橋村成立了敦煌市恆義生態養殖有限公司,正式開始水產養殖之路。
中新社記者走訪該水產養殖基地瞭解到,戈壁大漠中,四人用21天將温室大棚改造成了平均10畝大的四個池塘,時而會有螃蟹沿着沙土橫行,已然適應了大漠生活。
“一隻螃蟹是否生命力旺盛,要看它能不能口吐泡沫;每個螃蟹發育成熟,需要脱掉17層殼,故不能養殖在水泥池中磨平了螃蟹的爪子;螃蟹習慣在水草肥沃的池塘長大,水太清則無法存活;它們喜歡在夜間活動,因此要捉螃蟹得在夜裏將有餌的地籠放入池塘,白天起籠……”通過養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王雲龍四人對於螃蟹的習性掌握得十分“通透”。
王雲龍介紹,現階段,螃蟹還沒有辦法在敦煌繁殖,只能進蟹苗來進行養殖。他們此番從遼寧訂購了300公斤蟹苗,按照1斤蟹苗出5斤螃蟹的規律,預計產量能夠達到3000斤,賣到過年不成問題。
“秋風吹,蟹腳癢。”目前,王雲龍的大漠螃蟹進入出塘旺季,從9月20日銷售至今,已入賬7萬元(人民幣,下同)。這些大漠螃蟹銷售火爆,甚至還被當地周邊民眾買回去,作為孩子們的“新鮮玩伴”,增長他們的見識。
王雲龍坦言,把從指甲蓋大的蟹苗養育成手掌大的螃蟹,他們付出了很多。冬天出售螃蟹,河面是結冰的,他們需要在夜晚前把冰鑿開,然後再下籠抓蟹。“其實,每次出售螃蟹,我們的心情都很複雜,捨不得買賣。”
“養殖大漠蟹算是成功了,看着我一趟趟去進貨,南方的商販也開始為此點贊,家人也轉變了態度,如今還有不少人有和我們合作的意願。”王雲龍説,這些更讓他堅定了自己的夢想,等未來資金充足了,我們還要研發調和海水成分,讓螃蟹在敦煌產卵、交配。
王雲龍透露,目前,他們還成功孕育了龍蝦苗,養殖水產的技術和水平都在探索中不斷提高。他憧憬説:“以後,我要把新鮮的螃蟹、小龍蝦送到更多西北人的餐桌上,對他們講述大漠蟹的故事,告訴人們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夢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