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補壹刀 執筆/胡一刀 冰墩墩被很多國家的運動員和網民愛了,這讓一些美國政客很煩躁。 為了反華,他們連中國的熊貓都不放過? 如此奇葩的事情,在政治極化到了瘋狂地步的美國,還真是“活久見”。這些人把熊貓描述成,“中國軟化威權形象的工具”。 還有美國國會議員狂言要提出一份議案,拒絕將在美國出生的熊貓送回中國,只要在美國動物園生出來的熊貓,就應該“留在美國”。 説白了,這暴露出美國一些政客,在反華方面已經拿不出什麼新的手段了,之前的手段沒能起到預想的效果,在極度的心虛和心理陰暗之下,把目標對準給絕大多數人留下“可愛”印象的中國熊貓。 有專家告訴“補壹刀”,這些美國反華政客的最終目的,是想把“中國外交在美國人眼中的形象”進行物化,將“中國熊貓”與之等同,然後改變普通美國民眾對中國的印象和好感度。 01 《紐約時報》日前刊登文章,討論起中國的“熊貓外交”。文章以“50年後,一些人質疑美中‘熊貓外交’價值”為標題,其想要傳遞什麼樣的信號,已經是一目瞭然。 50年前的1972年2月,可以説是中美關係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 有了1971年“乒乓外交”的鋪墊,當時中美雙方都有意願進一步緩和相互之間的外交關係。於是,中美之間展開了秘密談判。基辛格博士秘密訪華,與中國領導人會談,雙方對關係改進都表現出了積極和樂觀的態度。 1972年2月21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抵達北京,受到周恩來總理等中國領導人的歡迎。2月28日,中美上海聯合公報發表,宣佈中美兩國關係走向正常化。從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 就是在那年的2月,中國向美贈送了一對大熊貓,以紀念中美之間這一重要的友好時刻。 但是,即便是已經被歷史所公認的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友好舉動,卻被《紐約時報》污衊為中國搞“熊貓外交”。文章聲稱,這些大熊貓“充當了中國的親善大使,同時軟化了中國的威權形象,並將人們的注意力從其侵犯人權的記錄上轉移開”。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專門研究中國政治外交政策的政治學教授安德魯·J·內森(Andrew J. Nathan)認為,“這其實是軟實力的一部分,熊貓看上去很可愛,也很討人喜歡”。所以他認為,“這很符合那種友誼外交的形象” 。 不過,美國一些政客卻不這麼看。 《紐約時報》的文章提到今年2月2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共和黨議員南希·梅斯發出的一份聲明。她當時宣稱計劃提出一項修正案,以阻止在美國出生的大熊貓被送回中國。而她這種操作背後的目的,早就被人看穿,就是為了反華而反華。 據“福克斯新聞”網站當時的報道,梅斯在聲明中宣稱,“無論是在美國出生還是在其他國家出生,大熊貓都被認為是中國的,最終都必須返回中國。”但她狂言,“在美國出生的大熊貓應該留在我們國家。” 更離譜的是,在解釋這麼做基於什麼理由時,梅斯開始強詞奪理,宣揚就是要對中國説“不”,甚至拿一些反華政客一貫的所謂“人權問題”説辭給自己當藉口。 而且,梅斯的目標是想要將這一修正案納入旨在幫助美國在科學技術領域獲得對中國等競爭對手優勢的“美國競爭法”中。 熊貓,竟然還能跟美國獲得“對華競爭科技優勢”搭上邊?這是有多奇葩啊! 於是,在國外社交媒體上,有不少網友直接斥責這位美國國會議員“不幹正事”。 “講真?我們面臨的問題比把大熊貓送回中國要嚴重得多。我希望我們的保守黨政客們能集中精力讓美國迴歸正軌。” 還有人直接戳穿梅斯。 “我確信這事兒和熊貓關係不大,更多的是她要用她能做的任何方式來對付中國..... ” 目前,美國有三家動物園從中國租借大熊貓,分別是國家動物園、亞特蘭大動物園和孟菲斯動物園。連《紐約時報》的文章也不得不承認,熊貓在美國很受歡迎。 文章稱,聖迭戈動物園從1996年到2019年有過大熊貓。該動物園的前大熊貓研究主任唐納德·林德伯格表示,這些動物對動物園和遊客來説有着經久不衰的吸引力,“它們很受歡迎,很多很多人來看它們”。 早在十年前,在視頻社交媒體上,美國國家動物園的一隻大熊貓打個噴嚏的視頻,都有上千萬次的點擊。 《紐約時報》這篇文章也引來網友討論,有網友認為“熊貓和考拉一樣沒有政治意圖”,還有網友認為,“唯一問這個問題的是戰爭投機商,也就是國防承包商”。 02 正如前文提到的,熊貓成為中美兩國的“友好使者”,是當時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決定。1972年,在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的午宴上,周恩來總理宣佈了這個特殊的“禮物”。 那年的4月16日,雌性大熊貓“玲玲”和雄性大熊貓“興興”飛往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定居。美國當時贈送給中國的,是一對麝牛。 如今,中國出於對大熊貓的保護和對物種繁衍的長遠考慮,停止對外贈送大熊貓。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國際動物保護機構等經過研究,達成了一項沿用至今的協議:中國送一對健康、有繁殖能力的大熊貓出國,進行為期10年的合作研究,以期能更好地照顧海外的大熊貓,保護這個動物種羣。 此外,中國停止向外贈送大熊貓與大熊貓“身價飛漲”並無關聯。儘管租金看起來高昂,但是每年100萬美元的租金並非是中國攫取來“享受”的,而是用於中國大熊貓保護與培育。在外國出錢的同時,作為合作計劃的另一方,中國為此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表示,熊貓呆萌可愛、憨態可掬,不僅是中國的“國寶”,也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歡迎和喜愛,是中國和外國友誼的使者和橋樑,推動了中外文化交融和人文交流。同時,大熊貓作為野生動植物保護領域的旗艦物種,在推進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事實上,美國國會的那些反華議員,為了博出名,不管什麼奇葩議案都有可能提出來。在他們心裏,只有政治、意識形態,以及自己獲得的影響力。他們根本就不考慮美國人的實際利益,為了政治目的,這些政客什麼事都能幹得出來。 比如這個南希·梅斯,之前還在眾議院提出一項大麻合法化法案,呼籲在聯邦層面使大麻合法化,像監管酒精一樣對大麻使用進行監管。目前在美國,有部分州允許成人使用大麻,但在聯邦層面上,大麻仍然屬於非法。 所以,有媒體分析,梅斯這種做法是為了迎合部分地區選民的喜好,以及一些資本家的利益。 最近幾年,由於美國保守派認為中國的實力增長令中美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這樣一來美國的“世界頭號強國”的位置很難坐得穩,一旦中國取代了美國GDP世界第一的地位,那麼美國將從“山巔之城”跌落。 那些“美國例外論”,“西方文明優越論”等等都會被顛覆,盎格魯-撒克遜文化的驕傲感也會受到嚴重衝擊,這些都是美國保守派羣體無法接受的。所以,他們採取了更為激烈的遏華反華的策略。 在這種氛圍下,他們把中國塑造為新的“國家對手”,企圖扭轉美國民眾對中國的看法,推動民意改變對“中國形象”的認識,説白了,就是拉低美國民眾對中國的好感度。所以,所謂的“人權”“民主”都成了他們攻擊中國的工具。 現在,最能代表中國形象的熊貓,也成了他們攻擊的目標及工具。比如,有研究中美問題的學者告訴“補壹刀”,在美國學者圈,但凡過去與中國交往較多,對中國實際情況比較瞭解的學者,都被一些保守派人士冠以“熊貓派”或者“擁抱熊貓派”。 這與過去的“知華派”的客觀描述相比,顯然帶有更多主觀色彩,而且是偏向負面的。其暗指的是“不顧美國利益,對中國言聽計從”,從而將“熊貓”與“表面看上去友好,卻隱藏真實目的”的寓意結合起來,達到詆譭中國的目的。 03 根據中美相關機構之前發佈的消息,中美已經續簽合作協議 ,大熊貓“美香”一家三口留美的時間將再延長3年。 根據協議,22歲的雌性大熊貓“美香”、23歲的雄性大熊貓“添添”,以及2020年8月誕下的幼崽“小奇蹟”,將於2023年12月返回中國。 雖然美國極端保守派總是不遺餘力的想要切斷中美之間的聯繫,耍盡手段破壞中美在之間的關係,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中美建交重要見證使者——大熊貓,在中美的外交關係中佔據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如今,中國熊貓變身為冰墩墩,更是成了“全球明星”。這樣的軟實力,自然令美國一些反華人士很是嫉妒不滿。 正如媒體所言,冰墩墩正是在進行着中國文化和理念的對外輸出,向全世界講出中國故事,就像張藝謀説的“我相信你們會喜歡,這就是文化自信”! 一位美國問題專家告訴“補壹刀”,那些美國極端反華政客覺得中國熊貓都很可怕,其實反映出他們心裏越來越不自信。 現在美國一些議員政客,不從美國自身找問題原因,反而越來越認為,“熊貓代表的可親、可愛的形象迷惑了他們對中國的認識”,總覺得是中國欺騙了美國,所以才有了中國比美國更快的發展。 他們認為,中國靠這種偽裝,是導致過去幾十年美國對華政策出現“失誤”或者“錯誤”的一個誘因。這種情況下,在一些極端政客眼中,需要把普通美國民眾對“熊貓的觀念”調整過來,將它作為具有攻擊性的工具,更有助於目前美國對華政策的實施和推行。 而把原來的大熊貓還給中國,把在美國出生的小大熊貓留下,這本身也是“熊貓議題”政治化操作的舉動。這是在人為製造對抗和撕裂。美國國會議員的這一提案,跟美國大的對華政策調整的背景緊密相連。 這位專家認為,在美國國內,正在着力於進行將中國形象全面醜化的動員。美國極端政客想利用“熊貓分裂狀態”,來讓美國社會和民眾形成對華極其負面的共識。為此,他們將所有能夠想到的涉華議題,都進行地緣政治化操作。 大熊貓都能成為美國反華政客眼中的“人質”,接下來他們可能還會幹出更加離譜的事情。我們也要做好準備。 圖片來自網絡
這些美國人要扣下它,當人質!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70 字。
轉載請註明: 這些美國人要扣下它,當人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