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長大以後能成才,於是父母們從孩子的吃飯、睡覺、説話等各方面開始慢慢教起。
這些事情看似都很簡單,“一個教、一個學”,再簡單不過的事情。然而,也往往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出現紕漏。
尤其是孩子學説話這件事,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能説出一些話語,家長們都為之稱好,畢竟這是孩子剛學語的開端。
等到孩子到了已經能夠熟練説話的年紀,家長們就不會再刻意地進行言語教學,而是讓孩子“自學成才”。
畢竟生活中孩子學習語言的渠道有很多,對象可以是父母、老師、同學、陌生人,甚至是各種媒介,包括電視、手機、電腦、書本等等。
但隨着孩子在這些“媒介”中獲取的信息越多,他們的語言體系也越來越豐富,這時,如果他們經常把一些話掛在嘴邊,就意味着有一定的性格發展暗示。
8歲男孩開口第一句就是否定自己!
小杰(化名)是鄰居太太的兒子,住在我樓上,平時在小區樓下散步時經常能看到,我家兒子年紀與他差不多大,所以大人聊天時,也總讓幾個小孩子一起玩耍。
相處時間久了,我發現小杰有個話語習慣,簡單來説就是“口頭禪”。每次有人叫小杰做些什麼事情,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拒絕,而後找一個弱弱的理由,“我不行”。
就像上一次,不過是讓幾個孩子去沙坑裏玩堆沙遊戲,其中一個孩子建議比賽,説是誰能把沙子堆的最高,就算誰贏。
結果喊上小杰的時候,他立馬慌張地搖了搖頭,“不行,我不會,我沒有試過。”
後來,再怎麼鼓勵他,他也不願意加入其它孩子的遊戲中。而且不止是這一次,後來幾次其它孩子也一如既往邀請小杰參加,可小杰每次都拒絕了,理由幾乎差不多。
到了後來,每次孩子們聚在一起玩遊戲時,小杰都成了“觀眾”,只是在一旁默默看着,大人們則是開玩笑説,“你家孩子真安靜,真乖。”
實際上,大家心裏都有數,孩子太過內向,且過於否定自己,很多事情還未嘗試,第一想法就是否定自己。
壓根就沒有鍛鍊自己的機會,還怎麼談“能力鍛鍊”的問題呢?
如果孩子經常把這3句話掛嘴邊,不僅“自降身價”,長大也沒有大成就!1、“我不行”
相信還有不少孩子像小杰這般,明明還沒嘗試,“我不會”就已經在腦海裏,甚至説出口。
説到底,這類孩子就是過於不自信、沒有底氣,也沒有鍛鍊自己的意識。他們更擅長逃避,害怕失敗。
要知道,孩子長大以後需要融入到團體之中,進入社會更會經歷許多他們不熟練的業務。
倘若還未嘗試,就把事情推掉,一句“我做不來”就算自己的交代,這樣的人會得到重用嗎?
暫且不談被重用,在團隊中立足恐怕都很難。長時間下來,周圍人對這部分孩子的認知也會是,“他不行”、“他沒有能力”、“他肯定不能完成”。
人都是嚮往美好事物的,人與人的交往也是如此。這般“消極”心態的作用下,到最後,孩子的社交對象也會越來越少,相信這點家長們應該都能理解。
2、“不是我”
就在昨天晚上,我在冰箱下發現了一顆碎掉的雞蛋,當我問女兒,“這是誰打壞的?” 女兒連忙否認, “不是我,它自己掉下來的。”我當時挺生氣的,不僅因為孩子的不負責任,更因為她為了掩蓋錯誤,把碎掉的雞蛋推到了冰箱下,企圖隱瞞我。 後來,在我的教育下,女兒承認了錯誤。這也讓我明白,原來孩子是那麼害怕承擔責任,因為他們害怕被批評。可比起被批評,推卸責任、不負責任的做法更“掉身價”。相反,敢於承擔責任,且想辦法彌補錯誤的孩子才讓人欣賞。
3、出口成髒
還有一部分孩子,平時動不動就冒出髒話,在孩子的認知裏,或許他們並不知道這些髒話有多大的不良影響,就是不以為然的態度對待。
經常出口成髒的孩子也不會受到其他人的歡迎,會被打上“沒禮貌”的標籤。同時,説髒話也容易誤事!
舉一個我身邊的例子,我的一位表弟,當初去一家較大公司面試時,就因為不小心在HR面前説了一句髒話,錯失了機會。
或許他原本就不可能成功,但至少這句髒話就使得印象分被拉低太多!
因此,建議家長們首先要以身作則,別在孩子面前説髒話,否則會引來孩子的模仿。
此外,如果孩子已經有這習慣,一定要加以改正,否則經常出口成髒也是掉身價的操作!
家長們也別再覺得是小事,換位思考,如果你是考驗官,你會喜歡這三類性格的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