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中國汽車保有量的急劇增加,車險改革也與時俱進。2020年銀監會發布的《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其實回答了千萬車友和車險家庭三個問題:為什麼要改,做了哪些改變,有什麼好處。
車險改革於2020年9月19日開始正式實施,距離今天整整實施一個月,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變化。你的保費降了還是漲了?
先説三個案例,都是身邊的朋友,真人真事。
車主一:車主李女士,自家的車是BBA之外的某個豪華品牌,由於出險兩次,一次跟摩托車碰撞,一次是跟路虎小碰撞,原本往年一萬出頭的保費今年增加到一萬一千餘元。
車主二:車主小董,某自主品牌十萬左右轎車,最近車險花了三千多元,返現七百元,實際繳納兩千餘元,比往年略有降低。
車主三:車主呂先生,新買了一輛奧迪,剛剛上完保險,車險12000元。
顯然,車險改革一個月後,車主一的保費漲了,車主二的保費降了,車主三是新車,沒有任何打折或福利,得看他這一年的出險和其他情況,明年交保費的時候才能知道是漲還是降。這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保險條款的細則其實非常複雜,簡單梳理總結銀監會發布的車險綜合改革,再結合對保險公司人員的採訪瞭解,有幾點常見的原因需要知道。第一、出險情況不同。過去有沒有出過出過幾次,出險幾次,會影響續保的保費。
第二、車型不同。不同的車型在系統裏定價參數不同,費改前,除了陝西、廣西和青海這三個試點外,其餘地區的車型只分為五檔,而費改後車型分了30檔,不同檔次車型之間的費率極差明顯拉大,對於事故率低,維修費用低的車型更為降價,而像BBA車型因為零整比高、維修貴,這次費改中被提到更高的級別,所以價格下降的空間比較小,甚至還可能上漲了。
第三,地區差異。不同地區車險公司的盈虧情況不同,這次費改允許車險公司自主定價,車險公司就會在盈虧不同地區實行不同的定價策略,盈利好的地區可以往低調,而虧損大的地區,則會往高調。第四,對比基數不同。商業險七合一(後文有述),導致很多人對比的基數不對。有些人原來只買車損,可現在同樣只買車損險,相當於變成了買過去的車損外加六項附加險,本身項目就變多了,但還是跟原來單純的車損一項去對比。
所以説,車險條條款款非常複雜,基本上是一車一價。不過最大的變化來自商業險。
最大變化是商業險本輪費改,變化最大的是商業險。改革前商業車險由車損險、第三者責任險、車上人員責任險和盜搶險等4項主險和多項附加險組合而成。很多消費者因為沒有買附加險而不能獲賠。如車窗被砸壞,如果沒有買附加玻璃險就無法獲得賠付。
改革後,只要買了車損險,就默認有7個附加險,避免扯皮現象發生。這也意味着,車險消費者不必再為目前作為主險的機動車全車盜搶保險而多掏保費,從而降低了投保成本,而享受到的保障範圍卻有所擴大。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下稱“交強險”)被納入本輪費改,而這也是交強險實施以來最大的一次變化。《意見》規定,交強險的總責任限額將從12.2萬元提高到20萬元,其中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從11萬元提高到18萬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從1萬元提高到1.8萬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維持0.2萬元不變。
此外,無責任賠償限額按照相同比例進行調整,其中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從1.1萬元提高到1.8萬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從1000元提高到1800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維持100元不變。
劃重點
據銀保監會披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車險承保機動車達2.6億輛,保費收入8189億元,佔財險保費的63%。
車越來越多,誰也不願意多掏錢,我們劃了幾個重點,對購買車險的新手和不瞭解保費改革的車友,看看這幾個重點基本就可以了。
1、車險改革後,承保範圍大了,但保費是升是降,還真不一定;2、保險費的多少隨着投保人的年齡、性別、駕駛經驗、違規記錄、抽煙與否、婚姻狀態、居住地點和汽車價值、種類等的不同有着很大差別,但總體而言,駕駛習慣更好的車主,將享受車險改革更多的福利;
3、熱銷車型意味着整體出險概率可能提高,熱銷車型的投保報價也會高於非熱銷車型。高檔車的出險維修等成本較高,伴隨而來的投保報價也會相應提高。4、目前看這一個月的效果,銀保監會的初衷是“增保、提質、降價”,造福所有車主,避免“高佣金高回扣低費率”等市場頑疾,也避免被有些鑽空子的保險公司挖坑,但這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改革後車險市場進一步分化,市場機制下優勝劣汰,都會有利於車險改革。
總結
車險改革任重道遠,車友還須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