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規矩多,限乘、持證、戴頭盔,靈魂一問:真的有必要嗎?
任何一款交通工具如果想要深得人心,那麼它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實用性和方便性,而作為中低收入羣體十分依賴的電動車,它雖然速度上、舒適度上都遠不上其他的交通工具,但是在方便和使用上,它一點也不比其他的交通工具差,所以電動車才能夠佔據市場,成為我國保有數量最多的一款交通工具。
電動車有着價格低、騎行簡單、靈活便利和實用性的優點,成為老百姓短途上下班代步和接送孩子、買菜購物都非常實用的交通工具,和汽車只普及在城市,摩托車只普及在農村不同,電動車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都遍佈了它的身影。
不過,電動車的實用性和便利性,現在也開始不斷地弱化,在管理上電動車也遇到了“斷崖式”的變化,以前電動車非常寬鬆,寬鬆到道路上其他的汽車都對電動車嗤之以鼻,認為電動車太不“守規矩”,各種亂象頻發,給道路交通秩序帶來了惡劣的影響,而如今,電動車迎來了“立規矩”,各種限速、限乘、掛牌、持證、戴頭盔都蜂擁而至。
電動車規矩多
首先來説説在電動車身上的規矩,電動車得到管理的第一步,就從車上的規範入手,於是對於電動自行車的限速25公里,限制乘載12週歲以上的,要求電動車必須要安裝腳踏等等限制就來了,把電動車從時速、動力、續航、功能方面統統加了一層規矩,讓電動車的便利性和實用性大打折扣。
其次來介紹一下電動車在上路資質上的規矩,以前的電動車是能用就能上路,如今的電動車購買必須要符合3C認證、在公告目錄內,並且掛牌才能上路,而對於時速超過25公里的電動車,還必須要交保險、車主考取駕駛證才能使用,如果怕麻煩只能使用“龜速”電動車,便利性大打折扣。
最後看一下電動車防護的那些規矩,現在電動車上路,騎乘人員必須要佩戴頭盔,而對於載6週歲以下兒童的話,車輛必須要安裝兒童座椅,上路行駛必須要做好足夠的防護措施。
電動車便利性下降
以上這些“規矩”,雖然是讓電動車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但是它也犧牲掉了電動車的便利性,很多車主表示,電動車現在是越來越不方便。
比如電動車的限載,以前情侶之間只需要一輛電動車,但是,如今必須要2輛電動車,所以小鑫就在之前看到網上有一篇文章吐槽,文章是一位網友分享自己和老婆騎電動車出門,但是被攔下告知不允許載人,而且以違規載人罰款了200元,車主吐槽:現在電動車載自己的媳婦都不行嗎?真的有必要這樣嗎?
電動車管理真的有必要這樣嗎
那麼,接下來小鑫就和大家聊聊電動車管理有沒有必要這樣“立規矩”,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不是單純地只看一面,應當從2個方面來看。
01從安全方面來看,那是非常有必要,大家一定聽過這樣的一句俗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沒有“立規矩”的管理環境下,即使90%的人能夠做到遵守交通規則,但也避免不了有少數的10%出現隨意騎行的行為,而電動車隨意騎行其實是事故的發生的主要原因,根據2020年數據,我國電動車事故造成的傷亡達到了8000人,可見電動車雖然看似危害性不大,但是不加以約束,對人身傷害依然不可小覷。
02從實用性來看,就是見仁見智了,有人覺得電動車事故率畢竟是少數,雖然每年有如此多的事故,但是電動車擁有3.5億的基數,而汽車數量遠遠小於電動車,但是每年的事故率是電動車的多倍,而且汽車“規矩”已經足夠多了,所以關鍵還是治人,不是限制車。
小鑫的觀點:我倒是覺得,電動車“立規矩”不能一概否定,其實大部分“規矩”還是非常不錯,比如電動車佩戴頭盔,是讓電動車有了唯一的防護,而使用了頭盔之後的變化也非常明顯,根據2020年的數據,電動車事故造成的傷亡率已經下降了10%,而且這還只是實施戴頭盔不到一年,並且佩戴率平均不到50%的情況,所以,對於一些“利大於弊”的規矩,我們還是要遵守,而規矩的制定,其實就是為了保障我們的安全,保障道路的安全。
那麼,這些規矩中,你覺得哪一個最雞肋,可以取消呢?歡迎大家評論交流,歡迎關注小鑫愛車,每日分享那些電動車資訊和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