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保護藏羚羊的“前鋒”

當好保護藏羚羊的“前鋒”

可可西里管理局五道梁保護站隊員扎西桑周,為藏羚羊安全穿越青藏線保駕護航。

當好保護藏羚羊的“前鋒”

五道梁保護站的隊員們攔住過往車輛,為前往卓乃湖產仔的藏羚羊打開生命通道。扎西桑周供圖

當好保護藏羚羊的“前鋒”

“努力工作,為藏羚羊保駕護航。”——可可西里管理局五道梁保護站隊員扎西桑周。青海日報記者 黃靈燕 攝

2020年10月10日。

今天,是我上班整整一年的日子。比起剛到站上,這一年來,按爸爸的話説,我成長了不少。

其實,到保護站工作是件意料之外的事情。大學畢業後,不少同學選擇留在了外地。我思前想後,覺得還是回玉樹老家心裏踏實。雖然這份工作跟我所學的工商企業管理專業關係不大,但看到招聘信息後,我還是報了名。這一年來,有不少人問我選擇這裏的原因,我想了想,算是“一時衝動”——看了那麼多關於可可西里的故事,“可可西里”這四個字對我來説,太有吸引力了。

但“衝動是魔鬼”這句話説得沒錯。雖然我從小在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長大,但可可西里與囊謙縣一千多米的海拔差還是讓我有想“跪”的衝動。海拔高、天氣冷、風又大……剛來那一個月,每天都頭疼,可把我折騰壞了。本以為自己才二十三歲,年輕,身體扛得住,可到後來才知道,哪怕你只是換班回來,都得有一天時間才能重新適應這裏的氣候。

屏幕上的可可西里是迷人的,但真實的可可西里是危險的。

到了保護站我才知道,原來每年在電視上看到藏羚羊穿越的青藏線通道就在五道梁保護站不遠處。堅守在五道梁保護站, 除了開展常規沿線巡護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為藏羚羊遷徙和回遷保駕護航。

每年五月到八月是站上最忙的時候。今年,為了保護好這些寶貝,幾個老隊員早早就開始準備。作為新手,我每天跟着他們一起去查看路邊的指示牌,看看有無損壞,是否需要修復更換。還準備了一些資料,向青藏線上過往的司機宣傳,告訴他們在行駛過程中如果發現藏羚羊穿越青藏線,要及時剎車,保證藏羚羊安全穿過。

盼望着、盼望着,終於,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為藏羚羊保駕護航的工作正式開展。但這跟我想象中“英雄”的場景差別很大,沒有什麼讓人熱血沸騰的大場面,每天的工作就是站在外面,加強青藏公路藏羚羊遷徙通道巡護,及時為穿越公路的藏羚羊羣臨時管制交通。

五道梁這地方的鬼天氣説變就變,昨天臉上剛被曬脱了皮,今天就是雨雪交加,哪怕是裹着再厚的棉大衣,沒幾分鐘,就凍透了。我看着站在身邊的幾個老隊員在想,他們不冷嗎?明明都凍得直哆嗦。他們冷嗎?可看到監控器上出現藏羚羊的身影,他們往外衝得比誰都快。

從7月底開始,結束產仔的藏羚羊帶着它們的孩子陸續回到原來的棲息地。看到登記的藏羚羊數量不斷上漲,我心裏的那個問題也漸漸有了答案。就像今年網上流行的那句話,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負重前行。這不是説我有多麼偉大,只是當你看到一羣羣藏羚羊安全返回的時候,心裏會有一種很微妙的感覺,覺得自己也算是為保護它們出了份力。這種感覺跟掙多少錢沒有關係,讓我感受到了幸福和滿足。

在站上,只要提起藏羚羊,幾個老隊員總説要像保護自己的孩子那樣保護它們。但看到那一羣羣“團圓”的藏羚羊,我還挺想家的。這一年,我只回去過兩次。從保護站到曲麻萊得住一晚,從曲麻萊到玉樹州上還得再住一晚,回趟家得好幾天。雖然經常跟老爸老媽視頻聯繫,但每次離開時,他們還是叮囑個不停,特別是知道我要去巡山,更是擔心得要命。

我知道他們是怕我年紀輕,吃不了苦,可這一年在站上,我學會了做飯,學會了照顧自己,更重要的是懂得了一個男人的擔當和責任,我是爸媽的兒子,是弟弟的大哥,也是五道梁保護站的一分子。

輪崗時回到格爾木,我還是會去踢踢足球。説起來還得感謝這個堅持了十幾年的愛好,讓我的身體素質一直不錯。細細琢磨,我發現其實在可可西里工作跟踢球一樣,心態是關鍵。開始時總覺得困難重重,但只要堅持下來,逐漸適應之後一切都會變得簡單。而且幹這份工作除了身體好,還需要和隊友配合,相互照應,就像在球場上不能孤軍作戰一樣,在這裏團結就是力量。

據我觀察,不少隊友已經在可可西里工作了十幾年二十年。説實話,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像他們一樣,幾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在這裏,但我想,只要我在這裏一天,就要向這些身邊的隊友學習,當好保護藏羚羊的“前鋒”。(青海日報記者 鹹文靜 張多鈞 整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24 字。

轉載請註明: 當好保護藏羚羊的“前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