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舉行第二場“部長通道”採訪活動。這是水利部部長李國英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採訪。圖/新華社
3月8日上午11時40分,隨着水利部部長在“部長通道”上回答完最後一個問題,十三屆全國人大期間的所有場次的“部長通道”和“代表通道”全部結束。
從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至五次會議,大會新聞中心一共舉辦了14場“代表通道”,共有33個代表團的114名代表在“代表通道”上接受了採訪。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以前,並沒有專門設立的“代表通道”,記者們往往是守候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和中央大廳,攔住想採訪的代表就地採訪。
為了讓更多的基層代表能夠發聲,更好地傳遞基層一線的聲音,2018年初,大會新聞中心開始策劃設立“代表通道”,在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設立專門的場所,有序組織記者採訪部分代表。當年,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大會新聞中心共組織5場“代表通道”,安排了45名代表接受集體採訪,這其中就有至今仍在空間站履職的王亞平代表,也包括去年被黨中央授予“七一”勳章的卓嘎代表等。
2020年起,由於疫情的原因,“代表通道”改為視頻採訪形式。記者們在梅地亞分會場提問,代表們在人民大會堂回答,接受採訪的代表人數也有所減少。不過,我們梳理後發現,“代表通道”上接受採訪的代表,基層代表的比例越來越高,從一開始的不足70%,到今年已達100%。這説明,組織者和媒體基層導向意識越來越強,希望把更多基層一線的聲音傳遞到會上,傳遞給決策部門。
從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至五次會議,大會新聞中心一共舉辦了15場“部長通道”,共有82人次部長在“部長通道”上接受了採訪。這其中,在2018年和2019年,“部長通道”是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舉行的,兩年分別有30位和34位部長接受採訪。2020年起,受疫情影響,“部長通道”移到人民大會堂新聞發佈廳,在那裏接受媒體記者的視頻採訪。“部長通道”的場次和人員也有所壓縮。
在2020年、2021年和今年的全國人大全體會議上,每年都安排6名部長接受集體採訪。接受採訪的部長,也主要集中於發改、財政、農業、商務、工信等記者和公眾最關注的部門。但不管是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面對面的採訪,還是後來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佈廳的“雲採訪”,“部長通道”的風格都始終如一:提問無禁區,回答有乾貨。記者們問的全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而部長們的回答也乾淨利索,句句“真金白銀”。
不過,因疫情原因,“部長通道”的採訪還是略受影響的。比如,以前國務院直屬機構、辦事機構負責人也是列席或者旁聽人大全體會議的,但疫情發生後,這些部門負責人原則上就不再到人民大會堂參會,因此,此前“部長通道”的常客,比如國家税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的負責人就沒有再亮相“部長通道”。由於每次大會期間的全體會議次數也有所減少,因而採訪的部長數量也較此前減少許多。
還有一個細節也值得一提,由於“代表通道”多安排在每次全體會議召開之前,而“部長通道”多安排在會後,因此,有時,基層代表在“代表通道”上剛剛提出的一些意見建議、反映的一些問題,可能隨後就在“部長通道”上得到了部長們的回應,從而實現了良性互動。這也是“通道”舉辦者的初衷之一。
總體來看,14場代表通道,每一場都傳遞出了來自最基層的“好聲音”;15場部長通道,每一場都傳遞出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底氣和信心。
新京報特約撰稿人 | 魯子舜(人大工作者)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