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説,生意人通常都會想盡辦法把自家的產品賣出去,而近期汽車圈卻發生了一件活久見的事情,一位生意人卻讓消費者不要買自家的產品。8月15日,理想汽車創始人在社交媒體上告訴想買理想汽車的用户稱:等L8的現階段就別買ONE了。
要知道,即便是在3個月以前,理想ONE也還是理想汽車的拳頭產品,也是它唯一的車型。為何在短短3個月內,李想卻呼籲消費者不要買這款讓理想立足於汽車領域的傳奇車型呢?在教授看來,這就是他高明的一箭三雕之計。
在教授看來,李想之所以會發表這樣的言論,是吸取了此前理想ONE改款時的教訓,不想在同一個地方摔兩次。
為了及時跟上消費者的最新需求,提升產品力,車企幾乎每年都會對旗下車型進行一次小改款,並且定期進行一次大的換代。
按理説,車型改款換代無論是對車企還是對消費者來説,都是一件喜聞樂見的大好事,但是不少造車新勢力就是把這樣一個相當常規的操作給玩砸了,而理想汽車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5月份,理想汽車推出了2021款理想ONE。相較於舊款車型,新車型不僅標配了升級了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新增了多項豪華配置,並且還優化了續航能力。總的來説,這款年度改款車型的升級幅度巨大。
然而,理想汽車在推出新車型時顯然忽視了老用户的感受。它在發佈新車之前對消費者高度保密,讓很多在當時購買2020款理想ONE的用户無法接受新舊款車型之間的配置落差。這樣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導致用户對理想汽車產生了不滿情緒。
顯然,李想之所以發表這樣的言論,就是為了給消費者打一針預防針,避免一年前這樣的情況再次重現,給理想汽車的口碑造成不良影響。
李想之所以發表這樣的言論,確實是為了給消費者打一針預防針,但是他在此時發表這樣的言論,卻是想要給他即將發佈上市的理想ONE替代車型——理想L8造勢預熱。
要知道,隨着新勢力入局汽車領域,這些跨界造車的領頭羊就熱衷於“量產”一些令人記憶猶新的金句。在新媒體時代看似隨意説出的“金句”,帶來的傳播效果遠勝百萬廣告費用。
例如,蔚來創始人李斌説的“保時捷工廠不如蔚來工廠”、“完全想不明白為什麼現在還有人買油車”;華為餘承東在為問界M7宣傳奔走時説的“問界M7是500萬內最好的SUV”、“問界M7最大的缺點就是太便宜”。
至於李想隨口回覆網友的一句“等L8的現階段就別買ONE了”帶來了哪些效果,感興趣的朋友自己去搜索引擎上搜索“別買ONE”這幾個字就知道了。
在教授看來,李想此時這套言論表面上是在勸消費者喜歡理想L8的別買理想ONE。他的言外之意卻是在告訴消費者,理想將加快L8上市的節奏,並且L8作為理想ONE的替代車型,其產品力將遠超理想ONE。
當然,至於理想ONE的銷量會不會真的受到李想的言論影響,我想他對此並不關心。相比起生產理想ONE,他當下就有更加重要的任務——完成理想L9的產能爬坡,而這就是李想想要射下的第三隻“雕”。
理想汽車在7月份交付了10422輛理想ONE,但是它在二季度財報會上公佈的三季度業績預計交付量只有2.7萬-2.9萬輛,與第二季度基本持平,預計交付量比市場預期足足少了1萬輛。
要知道,汽車行業向來都有“金九銀十”的説法。按照這個市場規律來看,理想汽車在三季度的交付量應該在3萬輛以上,那麼它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裏呢?按照教授的理解,理想汽車大概率是在調整產能。
首先,理想ONE作為理想汽車的第一款量產車,從2018年推出至今已經有4年的時間了,這也就意味着它已經到了產品末期。理想L8雖然是理想ONE的替代車型,但它同時也是基於理想L9平台打造的全新車型。
因此,無論是為了大規模量產交付理想L9做準備,還是給未來的理想L8產能鋪路,即將退出歷史舞台的理想ONE生產線都必須讓路。
其次,從訂單上來看,理想L9也有着相當客觀的訂單量。如果理想L9能夠在9月如期交付1萬輛,那麼按照理想汽車的銷量預期以及常州工廠1.5萬輛的月產能來計算,理想ONE的產能也會被大幅壓縮。
最後,根據理想汽車透露,當理想L9投放到門店之後,不少原本打算購買理想ONE的客户在試駕後出乎意料地改變了主意,打算入手理想L9。
要知道,理想L9和理想ONE有着多達11萬元的差價,但是這兩款不同級別的車型仍然出現了同門相爭的情況。因此,在產能不足的情況下,理想汽車需要引導消費者削減理想ONE的訂單量,為利潤更高的理想L9騰出產能。
不可否認的是,即便是在李想都急着淘汰理想ONE的當下,理想ONE也仍然還具備着相當強大的產品競爭力。然而,長江後浪推前浪,當造車新勢力的產品要換代時,即便是仍在當打之年的理想ONE也即將退出汽車的歷史舞台。
基於即將到來的理想L8很有可能有着更加強大的產品競爭力,所以正在持幣待購理想ONE的還是好好聽李想的話,現階段就耐心等等理想L8,別買理想ONE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