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秉志
五一假期集中調休安排,實際上是與我國目前國情、國力和所處發展階段相適應的。應善於在羣眾輿論中獲取有價值的聲音,不斷完善現有休假制度安排。
五一小長假將至,很多人已經做好出行安排,也有人吐槽假日“調休”的雞肋——調休後的“五天小長假”其實只比原來多出一天,卻影響了節前節後兩週的工作安排,讓人“累覺不愛”。
一部分人有這樣的情緒有一定原因:五天小長假,出行的話,可能要面臨人山人海的景區;宅在家裏的話,可能要面對“加班式休假”的尷尬。
客觀説,我國法定節假日時間並不少。目前我國實行國際通行的休假體系,即主要由法定節假日、週休息日和職工帶薪年休假組成。其中法定節假日為11天,週休息日平均下來每年104天,職工平均帶薪年休假時間為10天,這樣加起來,我國職工每年平均法定休假時間達到125天,已超全年時間三分之一,總體假日數量水平相當於國際上的中等水平。五一假期集中調休安排,實際上是與我國目前國情、國力和所處發展階段相適應的。今年情況有點特殊,很多人春節期間沒有回老家,五一假期能讓人們有較為充足的時間去探親訪友、旅遊出行,可做的事情也更多。
休假時間總量不少,為何依然覺得休假不夠?恐怕還是與帶薪年休假制度落實不充分有關。人社部去年公佈的近三年對60個城市開展的調查數據顯示,所在單位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且具備休假條件的職工中,能夠享受帶薪年休假的人數比例在60%左右,但部分企業帶薪年休假制度執行情況不盡如人意。全國總工會有關調查顯示,32.8%的職工既沒有享受帶薪年休假也沒有得到補償,6.4%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時間沒有達到規定天數。正因為職工帶薪年休假落實不足,一年中為數不多的幾個法定節假日才顯得尤為珍貴,也在無形中承載了更多期待。
該不該調休長假,本就眾口難調,吐槽中可能會有一些情緒化甚至極端化的觀點,但大多是發自內心的民意期待,還不乏一些富有智慧的民間建議。我們應善於在羣眾輿論中獲取有價值的聲音,不斷完善現有休假制度安排。當大家有了更多休假“獲得感”,想必也就不在乎這假期到底是不是“調休”出來的了。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