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日本老調重彈鼓吹“中國威脅論” 中方這兩個部委強勢回應

由 童豔紅 發佈於 綜合

  日本政府8 月8 日舉行內閣會議,批准了2017 年版《防衞白皮書》。新版白皮書老調重彈,再次藉助海洋安全問題渲染日本週邊安全保障環境“ 日趨嚴峻”,鼓吹“ 中國威脅論”,妄圖為安倍政府延續擴張性防衞政策造勢鋪路、提供藉口。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並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日方應“停止對華無端指責,停止欺騙國際社會”

  新上任的日本防衞相小野寺五典8日在內閣會議上就新版《防衞白皮書》做了報告。今年的白皮書涉華部分篇幅長達34頁,較去年相比有增無減。白皮書對中國的常規軍事活動和正當國防建設妄加評論,重點藉助海洋安全問題渲染“中國威脅”,對中國海軍的例行訓練、海警船巡航釣魚島海域、在南沙羣島部署國土防衞設施等正當行為肆意歪曲。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拿中國説事兒可謂是日本《防衞白皮書》的“規定動作”。

  針對日本政府通過新版《防衞白皮書》,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9日指出,白皮書再次罔顧事實,對中國正常的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進行無端指責,在南海問題上搬弄是非。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也指出,白皮書的涉華內容不改陳詞濫調,充斥着對中國軍隊的惡意抹黑和對國際社會的公然欺騙。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耿爽強調,中國政府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意志堅定不移。中方在釣魚島領海進行巡航執法是中方固有權利,日方無權説三道四。中方根據國際法、相關國內法規及自身國防需要開展正常的海空活動無可非議。中方在南沙羣島部分島礁進行必要和適度的設施建設,是國際法賦予主權國家的正當權利,與“軍事化”無關,更不會對地區安全構成威脅。在本地區國家的共同努力下,當前南海形勢已趨穩降温。中國與東盟國家正聚焦加強合作,推動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共同制定地區規則。中國和東盟國家外長剛剛通過了“南海行為準則”框架,各方充分肯定當前南海形勢的積極向好勢頭,並高度讚賞“外交高官熱線”等早期收穫。希望日方尊重中國和東盟國家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努力,停止炒作和介入南海問題,為地區和平穩定多發揮建設性作用。

  吳謙表示,日方妄稱“中方在東海和南海基於自身主張試圖改變現狀,已成為國際和地區共同擔憂事項。”事實上,改變現狀、引發國際社會憂慮的恰恰是日方自己。日方還“睜着眼睛説瞎話”,質疑中國軍力發展走向,指責中國國防和軍事政策缺乏透明度。中國堅定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和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積極擴大軍事交往,廣泛參與維和、護航和人道主義救援行動,充分展示了負責任大國軍隊的良好形象和責任擔當。日方應認清的一個最根本事實是,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這有着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中方在本國領海的正當合法活動將會常態化進行。

  白皮書揚言中國海軍的活動呈“擴大化傾向”,聲稱這對包括日本在內的地區乃至國際社會安全保障環境造成影響。在渲染別國威脅的同時,日本的軍費卻在不斷擴張,在強化防衞力量方面動作頻頻。2012年安倍上台後,日本防衞經費連續5年增長,2016年首次超過5萬億日元大關,2017年則再創歷史新高,達到5.1251萬億日元。

  耿爽對此指出,日本大幅調整軍事安全政策,企圖通過渲染周邊安全威脅,為自身強軍修憲製造藉口,引起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中方敦促日方切實汲取歷史教訓,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在軍事安全領域慎重行事,多做有助於增進與鄰國互信、多做有助於增進兩國政治安全互信、維護本地區和平穩定的事,而不是相反。吳謙則強調,“我們再次敦促日方反思歷史,尊重事實,停止對華無端指責,停止欺騙國際社會,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日方煽動“中國威脅論”居心叵測

  眾所周知,安倍一直致力於擺脱戰後體制,幻想使日本重回明治時期的“一等強國”,將修憲奉為自己的“使命”。日本右翼勢力認為,通過修憲就可以解除自衞隊所受束縛。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安倍對內閣進行了改組,短期目標是扭轉日益下滑的支持率,從長期來看,則是在為今後加快修憲打基礎。韓聯社報道稱,在日本以朝鮮威脅為由不斷提高防衞經費的情況下,自民黨右翼勢力仍然提出防衞經費要進一步提高。新版《防衞白皮書》是對日本防衞費用急劇增加的如實體現。安倍政府的一系列行為體現了其妄圖復活“軍國主義”的野心。

  安倍政權不斷鼓吹“中國威脅論”的做法遭到許多日本國內人士的強烈反對,認為此舉是“何等可笑與無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日本每日新聞社前駐德國記者村田信彥表示,只要稍微有點國際軍事常識,就完全不會認同日本這種惡意抹黑中國軍隊的説法。“這是安倍政府為了增加日本的軍費,不遺餘力之舉。”日本煽動“中國威脅論”居心叵測,值得國際社會和日本國內民眾高度警惕。

  “繼承與發展村山談話會”理事長藤田高景也指出,安倍政權無視中國近年來和平發展的事實,公然將中國視為假想敵對國,並在2017年版《防衞白皮書》中再次煽動“中國威脅論”,這實在令人怒不可遏。令人擔憂的是,安倍政權公然踐踏日本憲法,為了使自衞隊能夠參加海外的戰爭,不顧日本國民的強烈反對,強行通過新安保法,不斷增強軍事力量。由於歷史原因,日本政府目前的這種做法值得人們提高警惕。希望安倍政權能夠尊重事實,以史為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助理兼日本研究所所長鬍繼平指出,《防衞白皮書》鼓吹“中國威脅論”既用心險惡,又自相矛盾。首先是為安倍政權發展軍力找藉口。今年更加渲染中國軍力增長對其產生重大威脅,其根本目的是為發展軍事力量鬆綁,以期向“正常化”國家邁進。其二,日方在模糊概念,混淆視聽。例如,日本海雖名為“日本”海,但實際上它是公海,我艦艇在該海域有航行自由的權利,日本卻到處宣揚我們闖進了他們的領海。此外,日本渲染我戰機在其防空識別區活動,且不説其防空識別區是日方自行劃定,不受國際承認,而且識別區域“霸道”得距我海岸最近只有130公里。其三,日方惡人先告狀。白皮書繼續宣揚“中國威脅論”,其另一險惡之處也是想將中日關係惡化的責任推給中國,繼續製造自己受到中國擠壓的“委屈”形象,力爭受到更多國家“道義上”的支持。

  《防衞白皮書》一直被視為日本對於周邊安全環境看法和防衞政策的年度文件。除此之外,日本還有一份決定長期防衞政策基本方針的文件叫做《防衞計劃大綱》,它決定了日本軍隊和國防政策走向。現行的大綱於2013年制定,為期10年。而近期,安倍以“日漸嚴峻的安全保障環境”為由,要求修改《防衞計劃大綱》,並下達指示稱“將在日美防衞合作指針的基礎上提升威懾力”。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劉軍紅對本報記者表示,近年來日本在國際上“找朋友”“拉大旗”,同發達國家開展軍事合作,對地區發展中國家加大軍售,連同解禁集體自衞權、強行通過新安保法、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等一系列動作,可以説是有組織、有規劃地企圖在安全方面有所建樹。大力鼓吹“中國威脅論”、渲染本國周邊安保環境日趨嚴峻,是為自身延續擴張防衞政策、擴充軍備造勢。

  (人民日報記者廖政軍、劉軍國、馬菲、莊雪雅、姜宣)


  胡志勇:日本新防衞白皮書進一步渲染中國威脅

  最近,日本長達484頁的2016年版《防衞白皮書》出爐,中國軍事力量建設成為日本年度防務報告的主要關注點,對中國的着墨要多於對朝鮮和俄羅斯等該地區國家。針對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海洋戰略,與2015年版白皮書相比,今年的白皮書措辭語氣加重。

  新版白皮書強調亞太地區的安全保障環境正日趨嚴峻,白皮書分析稱,中國“正尋求提升在外海的部署能力”,中國海軍艦艇繼續以較高頻率進入太平洋。

  2016年版日本防衞白皮書的核心是借南海問題進一步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

  7月12日,荷蘭海牙仲裁庭就菲律賓提起的仲裁案裁決中國對南海的一系列主張沒有效力。而2016年版日本年度《防衞白皮書》就是在亞洲緊張局勢升級的背景下出台,並有可能對亞太地區安全局勢不確定趨勢推波助瀾。

  與2015年版日本《防衞白皮書》相比,2016年版的防衞白皮書大肆渲染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活動,強調日本強烈關切迅速擴大的中國軍事動向。白皮書寫明中國“試圖憑藉力量改變現狀,繼續採取堪稱高壓式的做法”。白皮書還指責中國在南海的活動,批評中國海軍艦船在東海的釣魚島附近海域航行的做法。

  而且,2016年版日本防衞白皮書還專門新設一章,詳細敍述日本安保法的立法過程及內容,認為該法“具有歷史性的重要意義,獲得了世界上多數國家和機構的高度評價和支持”,白皮書強調了解禁歷屆政府所禁止的集體自衞權的安保相關法的必要性和合憲性。

  2016年版日本防衞白皮書還評估了日本自衞隊作戰指揮體系建設效能,並回顧總結了近年來日本在日美同盟、多邊合作、“國際貢獻”、抗震救災、海洋開發等多領域的經驗與教訓。

  眾所周知,南海事務無關日本,而且日本在南海也沒有領土主張。但是,近年來,日本積極配合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積極充當美國在東南亞和南海地區的“急先鋒”。日本安倍政府再度上台以來,更積極主動地發展了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關係,加大了對東南亞地區欠發達國家的經濟援助,在經濟、政治和安全等諸多領域與中國在東南亞地區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尤其在安全方面,日本現在並沒有與中國展開正面對抗或派遣艦船前往中國的人工島附近,而是向東南亞相關國家提供武器裝備,並幫助培訓這些東南亞國家,提供軍事訓練,其中就包括了與中國存在南海糾紛的菲律賓與越南。

  實際上,2016年新版日本新防衞白皮書進一步渲染了“中國威脅論”,指責中國“侵犯了日本及盟友在本地區的利益”,並以此為藉口要求日本政府加大對南海事務的介入力度和對東南亞國家的經濟、軍事援助力度。

  建立在大肆渲染“中國威脅”基礎上的新版防衞白皮書為日本自衞隊今後通過多國聯合軍演在南海構建日美澳和日美印三國安全保障機制搖旗吶喊。而且,新版防衞白皮書繼續鼓吹採取措施以不斷強化日本在東海方向的軍事存在。意圖為將來所謂“奪島”作戰奠基鋪路。白皮書強調日本為“強化周邊海域警戒監視態勢的構築”,日本在與那國島這一最西端島嶼部署第303沿岸監視隊,以密切監視和偵察穿梭於這一帶的周邊國家艦艇編隊和航空器。

  因此,針對日本新版防衞白皮書以及安倍政府針對中國而採取的種種做法,中國應始終保持高度警覺,積極採取及時、有效的反制措施,不斷做好軍事準備,嚴陣以待,堅決捍衞好中國領土主權完整。

  (作者是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2016-08-17)


  日本的《防衞白皮書》最早出現於1970年,自1976年起便每年發佈一次,是一部闡述日本安保形勢,解釋日本防衞政策的政府性文件。近年來,《防衞白皮書》最引人關注的地方在於“中國因素”越來越多,所佔份量越來越重,對華措辭越來越嚴厲。

  越來越“看重”中國的白皮書

  如2009年版《防衞白皮書》只是將中國國防政策及軍事動向定位為“關切事項”,到2011年時則開始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對中國在東海、南海展開的一系列維權及維穩活動污名為“高壓姿態”和“霸權主義”,並稱有必要繼續對中國的軍事動向保持“警戒”。值得關注的是,還首次將中國海軍的“南海動向”單列為一個條目。而2012版《防衞白皮書》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異例”,除了點名要求中國增加軍費透明度外,竟然直接對中國的內政評頭論足。

  安倍二度執政後,渲染“中國威脅論”的調門愈來愈高,措辭亦愈發具有刺激性,如2013年版《防衞白皮書》首次使用“日本面臨比以往更為嚴峻的周邊安全環境”之類的凸顯危機感的表述,且明確將中國解讀為出現這一情勢變化的主因。

  2014年版《防衞白皮書》對中國公務船進入釣魚島海域進行常態化巡航的指責比以往更為強烈,並批評中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是“單方面改變現狀,可能會導致事態升級,引發不可預料的事態”。

  2015年版《防衞白皮書》中除了一如既往地將中國在東海及南海的活動批評為“可能招致不測事態的危險行為”,並稱“妨害公海航行及飛行自由的狀況正在發生”之外,還首次單獨設置針對中國在南沙羣島修建設施的所謂“海洋問題動向”章節,並且將之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恐怖主義”等議題同列。

  對此,《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就直言不諱地指出,日本的《防衞白皮書》已成為渲染“中國威脅論”的系列文件和對華“挑戰書”。

  不言而喻,這種氛圍下出爐的2016年版《防衞白皮書》在炒作“中國威脅論”方面自然也是不遑多讓。

  首先,時任防衞大臣的中谷元在寄語中就擺出一副繼續炒作“中國威脅”和海洋安全問題的姿態,並強調説“日本所處的安全保障環境越發嚴峻”;其次,在第一部分的“日本面臨的國際安全環境”中,着重渲染“中國威脅論”,有大量篇幅涉及中國的常規軍事活動、海警船巡航等,強化了對中國國防政策的批評。此外,在日本開列的九大周邊安全保障相關事態中,中國佔了五條半;最後,在南海問題上,日本企圖把南海的水攪渾,以從中漁利,《白皮書》兩次提及所謂的“南海仲裁案”,甚至無理要求中國接受所謂仲裁結果,並支持菲律賓的相關非法主張。

  綜上,原本以講述一國內部事務為主的政府年度文件——《防衞白皮書》如今已變成日本政府精心設計的一種政治策略工具。其確立的基調是不僅明確地將中國視為日本的頭號戰略競爭對手,更毫不隱諱地將中國指責為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破壞者。從這一意義而言,2016年版《防衞白皮書》與其説是一份政府年度文件,不如説是一份“抹黑中國書”的年度追蹤報告。

  渲染中國“威脅”日本才有藉口修憲

  眾所周知,安倍內閣的政治理念是“擺脱戰後體制”,實現“正常國家化”,這就需要突破軍事禁忌,解禁集體自衞權,修改和平憲法,並在此過程中要擴充軍備,凸顯強化日美同盟的世界性意義,因此進行大量的輿論宣傳以製造藉口也就成了題中應有之義。簡而言之,安倍內閣的輿論宣傳可用(漂)白(抹)黑互為表裏來概括。

  所謂的“漂白”就是安倍自2103年開始四處推銷的“積極和平主義”。他提出要讓日本成為積極為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有所貢獻的“締造和平”力量,尤其“在美國承擔主要作用的地區及全球安全框架下,日本不能成為薄弱的一環。……賦予我的歷史使命就是促使日本成為自豪的積極和平主義的旗手”。

  在這樣的表述下,儘管解禁集體自衞權和修改和平憲法與戰後日本一直遵從的和平發展道路完全背離,是為“擺脱戰後體制”,實現“正常國家化”而服務的手段,此刻卻在“積極和平主義”旗幟的“漂白”下變得冠冕堂皇。

  另一方面,在安倍的撥弄下,日本描述的中國儼然已成為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破壞者。他抹黑中國的用意無非要向全世界表示,中國不但是日本最大的威脅,也是亞太地區安全的最大威脅,這樣日本不但可以拉攏“同命相連”的周邊國家,構建“共鬥中國”的菱形包圍圈,更為重要的是向世界展示,在“積極和平主義”理念支撐下,一個強大的日本才是維持地區乃至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關鍵性力量。

  顯而易見,在安倍內閣“擺脱戰後體制”,實現“正常國家化”的過程中,其打出“積極和平主義”的旗號,自我“漂白”的同時就是對中國的刻意抹黑和極力“妖魔化”。“中國威脅論”不但成了安倍為自身軍事擴張鬆綁、擺脱戰後束縛的最佳藉口,更被渲染成“積極和平主義”的主要針對目標。

  正因為如此,中方對2016年版《防衞白皮書》的評論是了無新意,“不改以往的陳詞濫調”,“對中國正常的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進行無端指責,對中國內部事務説三道四”,“滿篇充斥着對中國軍隊的惡意,對中國與鄰國關係的挑撥,和對國際社會的欺騙”。

  中國的對策:定力與彈力相輔相成

  從《防衞白皮書》對中國的種種抹黑來看,日本顯然已將中國定位為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且雙方的博弈正從亞太擴展至亞歐大陸的廣闊舞台,波瀾壯闊、內外交織地全面展開着。

  可以想見,未來的中日關係,尤其在安全領域,勢必是摩擦加劇、挑釁加劇、對抗加劇,“競爭”與“制衡”將不可避免地成為論述兩國關係的關鍵詞和定性語。

  但誠如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馮昭奎所指出的那樣,“既然中日關係是戰略競爭關係,我們就必須對戰略層面的競爭與戰術層面的競爭加以區分,要經常保持戰略層面競爭高於戰術層面競爭,競爭與合作並行不悖的態勢。”換言之,中國應強調戰略定力與政策彈力的相輔相成,一方面在涉及自身主權、安全等核心利益問題上,堅定立場,絕不拿原則問題做交易,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因為某一個具體的敏感問題影響發展中日戰略互惠關係這個大局,更不能使之影響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基本方針。

  一言以蔽之,中國應力求在複雜局面中發現機遇,在風險挑戰中創造機遇,把握好堅持和平發展與維護國家利益的辯證統一關係。

  (作者繫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2016-08-06)


  參考消息網8月3日報道外媒稱,針對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海洋戰略,日本2016年版《防衞白皮書》批評稱“令人對今後的方向性抱有強烈擔憂”,與2015年版白皮書的“擔憂”措辭相比,語氣加重。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8月2日報道,白皮書強調,亞太地區的安全保障環境“正日趨嚴峻”。在日本外圍,中國海軍艦艇繼續以較高頻率進入太平洋,白皮書分析稱,中國“正尋求提升在外海的部署能力”。

  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8月2日報道,遠東地區安全環境“不斷趨於嚴峻”,中國軍力建設成了日本年度防務報告的主要關注點。

  日本內閣2日通過了這份484頁的《防衞白皮書》,其中對中國的着墨要多於對朝鮮和俄羅斯等該地區國家。

  白皮書説:“鄰國加強本國軍力、加大軍事活動力度的趨勢已十分明顯。”

  白皮書詳細介紹了中國多次侵入釣魚島的周邊海域,其中包括今年6月一艘中國海軍軍艦侵入上述海域。

  白皮書還稱,中國一艘情報收集艦6月駛入口永良部島附近的日本領海,系12年來首次發生此類情況。

  白皮書説:“中國正在開展軍隊改革。近來改革推進速度很快。”

  另據路透社8月2日報道,日本年度《防衞白皮書》對中國表示“深感不安”。

  日本的《防衞白皮書》是在亞洲緊張局勢升級的背景下發布的,不到一個月前,海牙仲裁庭就菲律賓提起的仲裁案裁決中國對南海的一系列主張沒有效力。

  在安倍晉三內閣批准的這份白皮書中,日本警告説,北京的做法可能造成“始料未及的後果”。

  日本在南海雖然沒有領土主張,但它擔心中國在這裏設立軍事基地會增強其對這個重要貿易區域的影響力。每年經過南海運輸的貿易額高達5萬億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貨物來自或將被運至日本港口。

  日本現在的做法不是與中國正面對抗或派遣艦船前往中國的人工島附近,而是給東南亞國家提供裝備和訓練,包括反對中國領土野心最激烈的菲律賓和越南。

  日本海上自衞隊擁有亞洲排名第二的國產艦艇編隊。白皮書強調,中國的力量日益壯大,反艦導彈庫存不斷增加,對日本艦船構成威脅。

  報道稱,今年的白皮書有484頁,比去年的長度多出超過十分之一。白皮書還羅列了其他安全問題,比如朝鮮彈道導彈與核計劃的威脅,以及俄羅斯在遠東地區軍事力量復興的威脅等。

  中谷元2日在防衞省介紹新版白皮書(共同社)

  (2016-08-03)


  7月21日,日本共同社曝出了日本2016年版《防衞白皮書》的概要。中國在東海和南海正常的海洋活動,再次成為了日本《防衞白皮書》關注的焦點。關於南海局勢,該白皮書指出,中國繼續依靠自身突出的實力在南海採取“高壓行動”,企圖改變南海現狀,讓南海軍事化成為常態和事實。關於東海,則提及中國海軍艦船6月進入釣魚島附近的日本毗連區,並且強調航空自衞隊戰鬥機針對中國軍機的緊急升空次數“趨於急速增加”以及中國軍機較之前更加南下飛行的實際狀況,指出“還確認中方在尖閣諸島(即釣魚島)附近的活動日益活躍”。

  日本《防衞白皮書》一直以來對“中國威脅論”的大肆渲染

  其實,日本在《防衞白皮書》中對中國的格外關注以及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的行為早已不再讓我們覺得新鮮。據筆者統計,在2006年至2015年間日本所出台的10份《防衞白皮書》中,“中國”一詞一共出現過815次,並且除2009年和2006年之外,在其餘年份的《防衞白皮書》中,“中國”一詞的出現頻率都在80次左右。由此,我們也可以初步地看出,日本歷年《防衞白皮書》對中國的高度關注。

  早在2011年,日本就在《防衞白皮書》中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並對中國海洋進出範圍的擴大化和常態化“表示擔憂”。

  2012年,安倍晉三再度當選為日本首相。2013年7月,日本公佈了安倍晉三第二次上台以來的第一份《防衞白皮書》。在這份《防衞白皮書》中,明顯增加了對於中國的關注,用了更多的篇幅和更大的力度來介紹中國的海洋活動,詳細介紹了中國近年來在日本附近海域的活動。並聲稱“不斷加強軍事力量、並加強海洋活動的中國‘是包括日本在內的地區和國際社會的擔心事項’”。

  在2014年版的日本《防衞白皮書》中,除了繼續介紹中國在日本近海的活動外,還首次單獨拿出篇章來介紹中國在日本附近空域的活動,並且對中國在南海的活動做了更加詳細的介紹。同時,還對中國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的做法進行了批評,認為此舉“試圖單方面改變現狀,很容易致使事態升級,引發不測事態”。認為中國“依靠海上和空中戰力從質和量兩個層面迅速擴大海洋活動”。

  隨着南海問題熱度的升級,日本在2015年版的《防衞白皮書》中對中國在南海的活動做了更加詳細的介紹。在該年度的《防衞白皮書》中,日本政府特意附加了長達16頁的附件,圖文並茂地介紹了中國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南海的活動。並着重介紹了中國近年來在南海的填海行動。此外,還將中國與越南、菲律賓的海軍力量進行了對比,刻意誇大中國的軍力,渲染“中國威脅論”。並稱中國的活動加劇了日本週邊局勢的緊張性。

  除上文所提到內容之外,日本在歷年的《防衞白皮書》中都會對中國的海陸空戰力進行介紹,並重點詳細介紹中國東風系列彈道導彈的打擊範圍。此外,日本對中國軍費的透明性也頗多微詞,同時認為中國國防費用的開支過大,而且增長過快。

  刻意渲染中國威脅,日本所圖為何

  二戰後,日本的國家戰略經歷了三個階段的演變,分別是戰後初期的“經濟立國”戰略、新戰略目標確立時期以及“大國化”目標導向型戰略時期。

  自二戰結束到20世紀70年代,日本一直實施“重經濟、輕軍事”的“經濟立國”戰略。特別是日本國憲法的實施為日本奠定了和平發展的基礎。日本經濟也在該戰略的指引下一路騰飛,成為美國之後的第二大經濟強國。隨着經濟實力的激增,日本越來越渴望在國際社會上擁有更大的政治影響力,成為政治大國。這就是日本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一直實施的“大國化”目標導向性戰略。力爭突破戰後體制,實現日本的正常國家化。而要成為正常國家,乃至國際社會上的政治大國,日本的和平憲法以及美日安保條約成為日本必須邁過的坎。而通過對於周邊緊張局勢的渲染,特別是對於中國這個“假想敵”的誇大,可以使日本獲得更加有利的輿論氛圍來突破和平憲法,修改美日安保條約。

  安倍晉三2012年再度成為日本首相後,步步為營,已經通過了新安保法及新版《美日合作防衞指針》,執政聯盟在眾議院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絕對多數席位,在剛剛結束不久的參議院選舉中,修憲勢力也已經掌握了參議院三分之二以上的議席。可以説,日本的修憲勢力獲得了戰後以來最佳的修憲時機。一直以實現日本正常國家化為己任的安倍晉三也絕對不會輕易放過這一機會。一旦修憲在參眾兩院獲得通過,擺在安倍面前唯一的障礙便是全民公決。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楊伯江所言,“製造和渲染周邊緊張局勢、強調外部威脅,成為推動民眾支持修憲的基本路徑”。

  我們也就可以理解日本為何一直利用包括《防衞白皮書》在內的各種手段渲染“中國威脅論”。而且,儘管現在僅僅曝出了日本2016年版《防衞白皮書》的概要,我們仍舊可以輕易地做出判斷,日本一定會在這份最新版《防衞白皮書》中近一步借包括南海問題在內的各種機緣,渲染“中國威脅論”,為安倍政府修改日本國和平憲法、實施新安保法創造合適的輿論環境。(風之子)

  (201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