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長河(國際問題學者)
英國首相約翰遜表示,目前英國和歐盟以貿易協議為核心的未來關係談判形勢嚴峻。除非歐盟立場發生重大改變,否則很可能無法達成協議。
英國“脱歐”沸沸揚揚已經四年了,至今英國與歐盟方面還在為最後的“分手協議”扯皮。在12月31日新的“大限”來臨之際,雙方還在玩“瞪眼遊戲”。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18日表示,英歐雙方談判處於“嚴峻形勢”,除非歐盟願意改變其在漁業問題上的立場,否則不太可能達成協議,即使沒有“脱歐”協議,英國也能繁榮起來。與此同時,歐盟首席談判代表米歇爾·巴尼耶18日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講時説:“這是關鍵時刻。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存在,但達成協議的道路非常狹窄。”
英歐雙方真會“裸奔”——“無協議脱歐”嗎?筆者的判斷是,大概率不會。即便英歐雙方在今年年底前未能達成一致,也會在最後一刻達成一個臨時性過渡安排,避免“裸奔”。
英國於2020年1月脱離歐盟後進入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其間保留歐盟成員國的絕大多數地位和待遇。雙方自3月起開展以貿易協議為核心的未來關係談判,以期在過渡期內達成協議。如果英歐無法達成協議,雙方貿易自2021年1月1日起將重回世界貿易組織框架。
如何評價英歐雙方談判進展的狀態?打個比方説,作為“離婚”的當事人,英歐雙方已經就“房產分割”“孩子撫養”等重大問題達成一致,目前在為曾共同擁有的“小汽車”“自行車”的所有權歸屬等小問題吵個不停——錢不是關鍵,主要是這牽涉“主權”與“面子”。
北愛爾蘭搞“一國兩制”——這是英歐雙方達成的最重要的協議,其重要性相當於“孩子撫養”與“房產分割”。眾所周知,在前兩年的英歐“脱歐”談判中,北愛爾蘭的邊界問題不僅是英歐雙方分歧最大的問題,也是英國內部爭議最大的問題。這一問題牽涉到北愛爾蘭主權歸屬與歷史恩怨情仇,因而持續發酵升級,一直鬧到讓英國政府倒台,讓特雷莎·梅首相淚灑唐寧街黯然去職。
今年12月8日,英歐雙方在這一重大問題上達成重大進展。歐盟-英國聯合委員會發表聯合聲明,稱雙方已經同意充分履行北愛爾蘭邊界問題議定書。這意味着在過渡期結束後,英國的北愛爾蘭地區將留在歐盟的共同市場內,與大不列顛島之間形成一條關税邊界,針對源自大不列顛島的、“有流入歐盟風險”的貨物徵税。
換言之,愛爾蘭共和國與北愛爾蘭之間保持現狀不存在硬邊界,反倒是屬於一個主權國家的英國本土與北愛爾蘭之間,樹立起一道新無形邊界,分屬於兩個關税區。在北愛爾蘭搞“一國兩制”這樣的安排,一方面是為了充分尊重《貝爾法斯特協議》的遺產,防止愛爾蘭共和國與北愛爾蘭地區之間形成硬邊界;另一方面,這表明英國政府對歐盟方面作出了重大讓步,儘管約翰遜本人嘴硬。
在北愛爾蘭問題作出了重大讓步的約翰遜政府卻在漁業安排這一相對較小的問題上較勁,因為這是一場具有主權象徵意義的“榮譽之戰”。在漁業問題上,英歐雙方的分歧是:歐盟希望在過渡期結束後儘可能保持共同漁業政策的安排、繼續在英國海上的專屬經濟區捕魚;而英國則希望加強對本國漁業資源的控制和提高話語權。用通俗的話説,英歐分家之後,法國漁民還想繼續到英國的專屬經濟區捕魚,但英國想説的是“我的地盤我做主”。
事實上,相對於英國的經濟總量,漁業的貢獻微不足道。而且,英國捕撈的大部分海產品最終也是出口到歐洲大陸,歐盟方面也有手段對英國“卡脖子”。但是,拿回漁業的控制權成為英國“脱歐”陣營的主要訴求之一,因而有着較強的象徵意義和政治意義。約翰遜作為“脱歐”陣營的旗手,對歐盟作出讓步無疑是政治自戕。不過,從技術上説,英國大選遠在三年後舉行,約翰遜付出的政治代價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消解,迴旋的餘地很大,因而不排除其在最後時刻作出一定的讓步。
此外,英歐雙方在國家補貼、環保、勞動法等涉及產業和貿易的公平競爭方面分歧嚴重。英國鐵了心要“拿回控制權”,而歐盟希望英國能“車同軌”——與歐盟保持政策與標準同步,並在機制上確保能夠隨時嚴厲報復英方的“偏離”行為。總之,歐盟不希望英國未來為商品提供過多的出口補貼,導致其共同市場遭搶佔。
歷史是最好的鏡鑑。回顧英歐之間的分分合合與恩怨情仇,我們不難發現,鬥則兩敗,妥協仍是主旋律。儘管目前雙方依然在打嘴仗不服軟,但最終還會坐下來好好談。雙方即便年底前沒有達成協議,也會形成某種粗略的貿易框架或暫時性安排,以緩衝“無協議脱歐”的經濟衝擊與政治影響。
簡言之,圍繞“離婚”分手,英歐“嘴仗”少不了,“裸奔”不大可能。
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