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經歷過十月懷胎和分娩的辛苦,本來以為從此可以一勞永逸了,卻不知生完孩子的困難才是最大的,不但要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還要注意教育方式,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肯定遇到孩子説過“我不行”、“我做不到”、“我不想做”這樣的話,很多家長可能就生氣了,認為孩子的心理太脆弱,不懂得迎難而上,對孩子的未來擔憂,其實家長們的擔憂不無道理,確實不能讓孩子養成畏畏縮縮的個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但是在教育孩子的同時我們要知道一點,孩子不去做是真的輸不起嗎?其實他們只是害怕不被愛,很多孩子拒絕困難,只是因為這件事太難,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孩子害怕自己失敗了,會讓父母失望,父母就不愛他們了,所以這件事不但要從孩子身上突破,父母同樣也要改變自己的看法。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父母想要讓孩子改變的第一步就是讓自己先改變,不要總是用大人的那一套來對待孩子,這樣只會讓他們更加的壓抑沒有自我,當孩子贏的時候我們可以盡情的喝彩,但是當孩子輸的時候,父母也不要表現得過於失望,不要心口不一故意裝作沒關係,因為寶寶的敏感度超乎大人的想象。
父母要多支持孩子,告訴他,你失敗了還有爸爸媽媽,這樣孩子有了堅強的後盾,才能有面對風雨,挑戰困難的勇氣。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很多父母想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於是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像“超人”一樣,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孩子需要的是一個陪伴他的父母,而不是一個面面俱到的父母,當然父母更不能為了自己的“完美人設”,而故意逃避跟孩子做那些自己不擅長的遊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其實父母在孩子面前應該適當的“示弱”,你們不必事事都行,可以把自己的弱點暴露給孩子,讓孩子幫你做一件事,這樣孩子不但受到鍛鍊,還會非常興奮自己能幫到父母,所以父母適當的示弱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很大的益處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父母陪孩子做一件事的時候,可以兩個人共同努力,那種努力之後獲得成功的感覺比隨便就成功的感覺好得多,讓孩子體會到努力的成果,他會愛上這件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其實孩子們之間的差距,並不全是因為智力,更多的是因為“思維模式”,有很多思維模式固化的孩子害怕失敗,不願意接受挑戰,而思維比較活躍的孩子總是願意迎難而上不怕輸。其實這都是跟父母的教育有關,當孩子想要放棄的時候不要指責而是要讓孩子知道他可以做得更好。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當孩子説“我做不到”,家長要學會用肯定的語氣回答他,“你也許還可以再努力”,“你只是暫時還做不到”,父母多給孩子一些肯定會讓孩子不怕困難敢於拼搏。教育就是如此,總是在生活中的小事體現智慧,對孩子形成潛移默化的效果,教育的成敗真的決定孩子的性格。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