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用古文給大學寫自薦信 老師盛讚文學根底深

  “累世行醫,幸承恩於外祖,傳繼家學,攬衣缽於己身……”這是南京一位考生寫給南京中醫藥大學的古文自薦信。昨天南中醫綜合評價錄取測試現場來了一批熱愛中醫藥文化的孩子,其中不少人出自中醫世家。

  中醫世家的考生用古文寫自薦信

  今年南中醫綜合評價錄取報名採取個人自薦為主、教師或專家推薦為輔的形式。通過報名、初審、確認,昨天近600名學生參加了綜合評價錄取測試,其中不乏有中醫家學淵源的考生。例如徐州市擷秀中學的一位考生,出身中醫世家,家中長輩是南中醫校友,這名同學自幼深受中醫藥知識薰陶,對中醫有很深的感情,立志畢生從事中醫藥事業。引人注意的是,無錫市第一女子中學的一位考生在中學開設的自主選修課程中專門選擇南中醫教師講授的中藥養生課程,聽講後深受感染。南中醫與省內多所中學共建“岐黃學堂”,將傳統中醫藥知識傳遞給中學生。

  眾多考生中,一位用古文寫自薦信的南京考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看得出來這名考生文學根底深厚,用文言文書寫自薦信,表達對中醫藥的熱愛。從信件內容看出,這名同學的外公是中醫,每到寒暑假,跟着外公上山採藥,同時閲讀了不少中醫藥的典籍,對立志傳承“岐黃仁術”強烈渴望。”南京中醫藥大學一名老師説。

  考題也有古文,半數學生答得出

  南中醫綜合評價測試以面試作為主要考查形式。據考生回憶,考題中也有一段古文,“講述了三國東吳名醫董奉治病救人的故事。”常州的一位考生告訴記者,這段故事他從小聽家人講起過,名醫董奉治病救人不收診療費,治好重病,讓病人在山坡上種五棵杏樹,治好普通小毛病就種一棵。幾年過去山坡上種出一片杏林。“因此中醫的別稱叫 杏林 ,告誡後人治病救人不能圖人錢財,醫者要有仁愛之心。”據考生介紹,考題分為一道必答題和兩道選答題(二選一)。第一道是材料題,請考生從屠呦呦獲諾貝爾獎,到《中醫藥法》頒佈,談中醫的繼承與創新。選答題分別是請考生從小黃單車談互聯網+背景下的共享經濟和創新創業,另一道是閲讀古文,談談對中醫藥職業的看法。“對中醫藥一直比較感興趣,沒有做什麼準備,但還比較有話説。”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綜合評價錄取測試重點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心理素質、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發展潛質、綜合素質等,對考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考查。三道考題,分別從中醫藥繼承與創新、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醫德醫風角度,請考生闡述看法展示其學習中醫藥的潛質。“從考試情況看,三道考題都讓考生有話可説,充分發揮出他們的真實水平。看得出來不少學生的中醫藥知識功底很深。半數同學選擇了選考題的第二道,讀古文,談醫藥職業。”

  綜合評價錄取招生計劃今年大幅增加

  記者瞭解到,南中醫綜合評價錄取專業為學校本一批次專業。在醫學類專業方面,今年學校中醫學(中醫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9年制)、中醫學(中醫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5+3”一體化)、中醫學(5年制)、臨牀醫學和中西醫臨牀醫學(5年制)等專業將繼續撥出部分計劃面向綜合評價錄取考生招生。此外,今年學校綜合評價錄取招生計劃較去年有大幅度增長。

  考生回憶版考題

  必答題:

  1、結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及7月1日即將頒佈的《中醫藥法》,談談對中醫藥繼承和創新的認識。

  選答題(二選一)

  1、“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大背景下,北京大學的畢業生創立的“小黃車”短短3年內覆蓋了100多個城市。請結合互聯網+共享經濟談談看法。

  2、《神仙傳》卷十記載:“君異居山為人治病不取錢,重病癒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十年,計得十萬餘株,鬱然成林……” 通過這段文字你知道中醫的別稱是什麼嗎?對未來的醫藥職業生涯有何想法?

  南京考生一封古文自薦信

  有志中醫,欲登科南中醫,故致此信。

  “靜若處子,動若脱兔”此我之謂乎?採茶挖筍,捕蟬收殼,登山採藥,入塘撈魚,無所不至。然清晨午後,黃梅雨時,品茶閲書,未嘗不寧心靜神,安然一日。

  累世行醫,幸承恩於外祖,傳繼家學,攬衣缽於己身。孩提黃口,隨治診於鄉邑,六載相隨,登丘壑以集藥。百合當歸,手培之於家土,石臼舂杵,自制之以療助。逢年過節,感邑人之情誼,緣起當時,學醫吾心,南中醫吾志。

  及後去家,每寒暑假歸,皆當隨外祖上山採藥。若逢淫雨霏霏,陰風敝日,則冥然兀坐,閲外祖自習之書《黃帝內經》《中草藥大全》《孫思邈百字銘》,凡此種種,皆興味之所至。以白身之自悟,聊知其意趣之一二。心盼有朝登中醫之殿,精術業之攻,與論行之力,盡己之所長,為醫之傳與廣略盡綿力。

  自至南京,無奉外祖左右,與醫似疏。當此之時,母務之心諮,入吾目中,於週末隨母赴心理學沙龍,旁聽業課論會,參與公益事項。漸見醫心之異曲同工,後愈起融匯之念,如此,更堅治學南中醫之念。

  近三年間,屢赴古學文課,幸甚數任義工,考圍棋三段之證,入茶藥之廠觀學,寒暑不問從外祖學藥,風雨無阻隨母研心諮。交流實踐之工,吾自信之處也。

  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齠齔之年,學十悟其一二,今碧玉已逝,桃李將至,專攻術業正當時。獲悉貴校有此自招,想必旨在爬羅剔抉,擇本業其人,作新機於吾輩志在此而遭他科遷之門人。實明智之舉,眾人幸甚!願得此殊榮,進修於貴校,庶竭駑鈍,進盡此志。

  再拜呈此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20 字。

轉載請註明: 考生用古文給大學寫自薦信 老師盛讚文學根底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