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五國農業科普: 戰鬥民族就是剛, 農業也要強勢崛起

  昨天分析了一波火熱巴西的農業養成記,今天為大家強勢分析金磚五國之一的俄羅斯的農業崛起之路,領略這個戰鬥民族的傳奇農業發展歷程,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俄羅斯。

金磚五國農業科普: 戰鬥民族就是剛, 農業也要強勢崛起

  俄羅斯的標誌,除了普京大佬這個傳奇人物,被大家最為熟知就是俄羅斯美女了吧。

金磚五國農業科普: 戰鬥民族就是剛, 農業也要強勢崛起

  但你是否知道?俄羅斯農業也在強勢崛起,這個集中了國內約13%的基本生產設備和14%的勞動力,產值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的行業,如今被俄羅斯國內稱為“經濟的未來”。

  最近幾年,在國家的支持下,俄羅斯農業各領域穩步發展,糧食產量更是逐年提高。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滿足國內需求的情況下,俄羅斯出口小麥2 450萬噸,超過加拿大和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小麥出口國。

  以中國農民的觀念,俄羅斯簡直是農業的天堂,這個國家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黑土帶,人均耕地面積達到0.84 公頃,是中國的9倍。俄羅斯歐洲部分有頓河、伏爾加河流域,遠東地區有黑龍江流域……農業自然條件特別有利於作物生長。

  然而從蘇聯到當今的俄羅斯,農業發展其實是經歷了一個複雜又艱辛的歷程。

  蘇聯時期的農業發展

  十月革命前的俄國,雖然已經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並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但仍然是一個小農經濟佔優勢並且農業水平相當落後的國家。十分遺憾的是,在蘇聯時期並沒有解決好農業問題。

  到斯大林逝世的1953年,牛、馬、綿羊的頭數仍未達到集體化前的水平,糧食產量甚至低於1913年的水平。斯大林執政時期,大規模的饑荒就發生過兩次:一次是上世紀30年代初集體化時期,一次是二戰後。每次饑荒餓死亡人數以數百萬計。

  雖然從歷史上看,斯大林逝世後,各個不同時期的領導人都需要花很大的力氣抓農業問題,但是顯然農業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執政,在他執政的7年期間,農業情況進一步惡化。到解體前的1990年,由於農業嚴重惡化,市場供應矛盾變得十分尖鋭,1200多種基本消費品中有95%以上的商品供應經常短缺,211種食品中有188種不能自由買賣。

  俄羅斯農業改革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力圖通過改革來解決農業問題。1992年9月4日,俄羅斯政府正式批准了農場、農莊與國營農業企業的條例。該條例確定的經營形式改革與產權改造的基本原則是:按生產單位勞動集體成員的意願,將農莊、農場改組為合夥公司、股份公司、農業生產合作社、家庭農場及其聯合體。

  在葉利欽時期,特別重視發展農户(農場)經濟。但在俄羅斯,這種農户(農場)經濟並沒有得到很大發展,更沒有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軍。

  普京上台執政後,不得不改變農業發展政策,變革農業發展道路。普京強調要搞大農業,具體來説,要搞大型的農業綜合體,把它視為發展農業的重要途徑之一。

  當今俄羅斯農業生產組織有三種生產組織形式:農業企業、居民經濟和農户(農場)經濟。這三種不同類型的農業生產組織在發展過程中,相互間形成了自然的勞動分工。

  俄羅斯農業好轉因素

  俄羅斯耕地面積廣闊、土地肥沃,具有發展農業的優良條件,在俄羅斯尋求經濟轉型過程中,潛力未被充分挖掘的農業獲得了更多關注,甚至被一些專家稱為俄羅斯“經濟的未來”。而近兩年發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反制歐洲貿易制裁。在這兩年,俄羅斯國產食品填補了國內市場需求的80%到90%,並且開始謀求擴大出口。

  2016年,俄羅斯糧食產量達到1.17億噸,達到38年來最高水平。據俄羅斯出口中心的數據,該年俄羅斯小麥出口量超過2500萬噸,首次登上世界首位。根據俄經濟發展部評估,2017年將有3500萬噸糧食可以用於出口。

  當前俄羅斯的農業崛起,從宏觀上來看主要得益於政府政策,微觀上來看主要得益於成本優勢。

  貿易政策

  俄羅斯農業迎來了密集的政府政策支持,其中貿易政策讓俄羅斯避免了重蹈歷史覆轍。2005年俄羅斯開始對進口肉類徵收限制性關税,繼而支持國內畜牧業發展和增加對國內飼料類穀物的需求。2008年開始提高小麥出口關税,出現歉收之後又在2010年禁止出口小麥。一系列的政策增加了國內穀物的供給,防止俄羅斯再次陷入蘇聯解體後嚴重依賴進口,繼而持續打擊國內農業生產的惡性循環。

  俄羅斯根據形勢實施階段性出口限制性措施,來保護國內農業的政策,被歷史證明是成功的。在2002至2015年間,俄羅斯的小麥年均出口增量達100萬噸以上。

  結構性改革政策

  除用貿易政策禦敵於外,俄羅斯還在內部進行了結構性改革。前蘇聯時期的農業生產結構主要基於國有和集體所有制農場,解體後又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家庭所有和小型私有農場兩種生產形態。

  俄羅斯此後引入了農業控股的業態,實現規模化經營並垂直整合相關產業鏈(生產、加工和銷售)。相較於此前的業態,農業控股公司可以採用更好的育種、更多的化肥和先進的農業機械進行規模化生產且更加註重效率和盈利,將資本、農業科技和先進管理“完美”組合在了一起。目前農業控股公司控制了俄羅斯1/5的耕地,但產量佔超40%,是俄羅斯農業生產效率提升的主要來源。

  補貼政策

  此外,俄羅斯農業部還“模仿”美歐開始提供農業保險,為農業生產者提供帶有政府補貼性質的農作物保險;俄羅斯還設立了農產品價格穩定基金,旨在通過豐收年收儲,歉收年放儲的運營方式平抑國內農產品價格波動。

  經濟平衡

  俄羅斯的財政收入在油價雪崩之前,近50%都依靠油氣收入,2014年在俄羅斯出口收入中,近三分之二都來自於油氣出口。所以,自油價從100美元/桶的神壇跌落之後,俄羅斯在2015年出現了近5%的財政赤字。在“風聲鶴唳”西方大肆唱空俄羅斯的2015年,俄羅斯仍實現貿易順差1460多億美元,糧食出口貢獻了200億美元的收入。在經濟“再平衡”方面雖然糧食出口僅佔俄羅斯2015年出口總值的6.1%,佔GDP的比重也僅有5%左右,但在補足俄羅斯“自給自足”短板方面卻是最為重要的一環。

  得天獨厚的農業條件

  俄羅斯是全球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總面積1700多萬平方公里,跟整個南美洲差不多大。其中25%的土地,即約4億公頃都有潛在的農用價值,目前實際使用量僅有一半。

  在現代農業條件下,經濟成本至少與可用耕地面積同等重要,畢竟只有在經濟賬大體可行的前提下,才有對農地進行擴張的動力和意義。而在成本方面,俄羅斯具有可持續性的優勢。

  以俄羅斯的主要出口品種之一小麥為例,俄羅斯生產每噸小麥的綜合成本不到100歐元,而相比之下,澳大利亞的成本接近200歐元。

  在可預見的未來,土地成本將持續為俄羅斯農業提供競爭優勢。


  第一塊金磚即將落地。金磚五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在巴西的峯會上達成協議,啓動金磚開發銀行和應急儲備安排。由於這兩個機制明顯與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相似,不少評論人士認為,金磚國家將在當前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之外,另建一套新秩序。這種看法與現實不符。

  金磚國家表達了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停滯的失望之情,但中國財政部和央行稱,新機制只是對已有的機制的“補充”與“強化”,而非替代。就在與金磚國家領導人會面當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還應約與美國總統奧巴馬通電話,再次重申願意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

  金磚國家的特點是經濟總量與發達國家等量齊觀,但人均GDP大大落後於發達國家,總體上處於中等收入甚至中下等收入水平。這為金磚國家的聯合提供了動力,以尋求在全球經濟事務中更大的話語權,但任何針對當前國際經濟治理體系的改革,主導者仍是美歐等國,新興經濟國家只能被動應對與等待。金磚開發銀行和應急儲備安排於是應運而生。

  在不觸及當前全球治理體系核心的情況下,金磚開發銀行和應急儲備安排可視為一種增量(但是邊緣的)改革。新機制未來只會在局部與世界銀行和國際基金組織展開有限的競爭。

  美國或許可以暫時安心,真正要辦好金磚開發銀行,金磚國家還得多多用心。股份比例均為20%的五個國家,如何有效決策,將為多邊機構合作提供新的經驗。

  (1970-01-01)


金磚五國農業科普: 戰鬥民族就是剛, 農業也要強勢崛起

  銀華杯十佳銀行理財師大賽,驚喜大獎至高榮譽等你來!

  “金磚+”之魅

金磚五國農業科普: 戰鬥民族就是剛, 農業也要強勢崛起
金磚五國農業科普: 戰鬥民族就是剛, 農業也要強勢崛起

  “這部影片中的五個故事都是從情感出發的,能夠讓不同國家、不同年齡的人分享。”

  《時間都去哪兒了》,一部由五國導演合拍的電影,9月上映,中國導演賈樟柯是整個影片的監製,協調其他四國製作的時候,他沒有意識到自己“開創一個歷史,這是第一部金磚國家合作拍攝的電影”。

  自2006年,金磚國家機制性合作開啓以來,金磚國家就經濟結構改革、社會文化合作以及全球經濟治理等領域不斷協調立場,找尋戰略對接點和利益契合點。

  截至目前,金磚五國經濟體量約佔世界兩成,國土面積約佔世界三成,人口總數約佔世界四成,過去十年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五成……“二三四五”格局彰顯金磚成色。

  2017年,金磚合作機制“第二個十年”正式開啓,中國總結了過去幾年的成功經驗,概括地提出了“金磚+”合作模式。

  自1月1日接任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以來,中國已經主辦了財金、經貿、科技、工業、文化、教育、環境等各領域的會議和活動84場,共形成60多項合作協議和共識。

  9月3日-5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在廈門舉行,如何在“第二個十年”,讓“金磚+”釋放金磚合作生命力,成為重要命題。

  褪色了嗎?

  “金磚”,作為經濟學概念,由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在2001年首先提出。

  當時,他將四個新興經濟體首字母組成英文單詞“BRIC”,其中,B代表巴西,R代表俄羅斯,I代表印度,C代表中國。吉姆·奧尼爾認為,到2050年,以上四個國家將躋身世界最主要經濟體行列,並將對世界經濟作出重要貢獻。

  “金磚”概念提出數年後,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領導人建立了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並將南非納入其中。

  2011年以來,金磚五國中,南非、俄羅斯經濟出現滑坡,發展動力不如從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五國經濟增速差異化明顯。

  2015年底,高盛集團關閉旗下的金磚四國基金,金磚褪色論調抬頭。

  事實果真如此嗎?

  世界銀行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GDP總量排名中,中國位居第二,印度位列第七,巴西名列第九,俄羅斯排名十五。南非排名略低,但也位列第34位。

  最近十年,金磚五國GDP總量在全球的比重,從12%上升至23%;國際貿易總量比重,從11%上升至16%;對外投資比重從7%上升至12%;吸引外資的比重升至16%,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50%。

  201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新了十大股東名單,其中金磚國家佔據了四個席位,這意味着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有了較大提升。

  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為,“十年來,金磚機制對五國經濟貿易發展、對促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發展,對促進全球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吉姆·奧尼爾表示,金磚國家發展路徑基本沒有偏離他的預言,“不僅是中國,印度也基本按照此前預言那樣發展。儘管巴西和俄羅斯的發展近幾年不盡如人意。但是,它們依然為全世界的生產總值(GDP)增長作出了突出貢獻。”

  對於“褪色論”,吉姆·奧尼爾並不贊同,特別是“金磚國家”主力成員中國的發展成績,令“金磚”色彩繼續生輝。

  分歧還是合作?

  2015年,習近平主席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七次峯會中,將金磚國家的關係概括為“維護世界和平的夥伴關係、促進共同發展的夥伴關係、弘揚多元文明的夥伴關係、加強全球經濟治理的夥伴關係”。

  不過,日本以及歐美一些媒體,還是會對金磚五國之間的分歧做文章。

  在去年印度果阿金磚峯會召開之時,日本《產經新聞》唱衰金磚合作,“同牀異夢的金磚,反恐和經濟上存在分歧”。

  歐美輿論也有類似論調,“這個俱樂部成員之間的經濟、社會層面的分歧,以及在外交優先等級方面的差異,將考驗這個俱樂部能否有效改革由歐美主導的世界秩序”。

  其實,金磚五國之間存在一些分歧,無需迴避,比如貿易調查和貿易赤字。

  相兑投資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印度對跨國公司依然通過貿易救濟措施設置投資障礙;俄羅斯在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方面存在很多欠缺,通關效率較低;南非對投資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跨國公司投資南非,南非當地民眾將會拿取投資的26.7%乾股;巴西政府制定了嚴格、細緻的勞工法律法規,企業稍有不慎,就會陷入勞工糾紛或受到行政處罰。

  8月3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金磚國家財金合作情況吹風會上,一位印度記者提到了一個問題:有什麼措施可以推動中印之間赤字問題的解決?

  數據顯示,2016年,印度是中國的第七大出口市場;中國對印度進出口貿易總額701.5億美元,同比減少2%,其中對印度出口總額583.9億美元,進口總額117.6億美元,貿易順差金額為466.3億美元。

  面對差異或分歧,金磚五國能否持續合作?

  8月30日,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明確表示,金磚五國的合作需要遠大於差異分歧,這是五國領導人達成的明確和一貫的政治共識。

  王毅指出,金磚五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都是新興市場的代表,都是發展中大國,“金磚合作具有很強的凝聚力、生命力”,“完全可以實現優勢互補”。

  印度駐俄羅斯大使薩蘭(Pankaj Saran)近日也強調,印度仍然擁護金磚機制,對於金磚國家的承諾並沒有改變。

  對於中印貿易逆差,財政部國際財經中心主任周強武認為,“五國之間出現一些貿易摩擦,包括貿易赤字的問題,要用發展的眼光去解決,要用對話磋商的形式來化解貿易摩擦以及解決面臨的赤字問題,應儘量避免貿易救濟措施的濫用,避免傷害五國之間正常的經貿往來。”

  一個細節是,金磚國家間存在貿易赤字,但是,金磚五國也是遭受貿易救濟措施影響較大的國家。

  據世貿組織統計,2015年,金磚國家遭受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數量分別佔全球案件總數量的43%和61%。截至2016年中,金磚國家遭受反傾銷調查超過1700起,反補貼調查200多起,佔全球案件總數量的34.8%。

  日前,2017年金磚國家貿易救濟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峯表示:“中方倡導金磚國家在貿易救濟領域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通過研討會這一平台,以及相互間雙邊貿易救濟合作機制,在貿易救濟規則領域,包括貿易救濟的立法與實踐,深入溝通和交流,進一步加強政府、產業和企業間的瞭解與互信,提升相互間的合作水平,妥善化解貿易摩擦。”

  學者龐中英在《金磚合作何處去》一文中建議,金磚合作應該從全球和平的高度努力成為擬議中的21世紀全球協調的國際制度之一;中國正在實踐的“一帶一路”應該在金磚合作框架下得到多邊協調。

  事實上,如今,金磚五國已經在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改革進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例如金磚國家機制、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一帶一路”倡議等,金磚國家通過合作已做出卓越成績。

  中國有何作用?

  中國是金磚五國中,GDP體量最大的,一言一行對金磚五國合作的影響很大,那麼,中國如何協調同其他國家的關係?

  歷次金磚峯會上,中國國家領導人的講話,均表達了中國對於推動金磚國家合作的誠意和信心。

  對於金磚峯會,中國希望將其打造成促進南南合作、推動發達國家履行支持承諾、帶動其他發展中國家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

  有言必有行。

  2014年,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在上海正式成立,設立緊急援助資金,以幫助成員國應對金融危機。

  截至目前,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已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上發行了人民幣30億元綠色債券。在項目方面,2016年批了七個項目,均為可持續發展項目,總金額達15.5億美元。2017年,金磚銀行還會批准一些新項目,預計全年貸款總額將達到25億美元左右。

  廈門金磚峯會之前,中國主辦了兩輪金磚國家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以及一次副手會。

  為了促進金磚國家之間的相互投資,8月1日至2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七次金磚國家經貿部長會議批准了一份《金磚國家投資便利化合作綱要》(下稱《綱要》),旨在開啓金磚國家之間相互投資的巨大增長空間。這也是全球投資便利化領域達成的首份專門文件。

  據商務部國際司司長張少剛介紹,《綱要》的重要意義在於首次在多邊層面確定了投資便利化的核心要素,不僅能夠對金磚國家投資合作提供政策指導,也會對全球投資便利化、建立全球投資合作制度提供經驗。

  此外,中國和巴西還簽署了《關於服務貿易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兩年行動計劃)》。中國商務部表示,這一行動計劃的簽署將推動兩國服務貿易的互利合作,也將為金磚國家彼此間加強服務貿易合作積累先行經驗。

  中國財政部國際財經中心主任周強武表示,廈門金磚峯會在財經領域取得豐碩成果,包括促進金磚國家和世界經濟增長;深化在G20項下的財金合作;推動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向前發展;推動PPP領域的合作;就會計準則趨同和審計監管等效開展合作;完善税收合作;推動金磚國家本幣債券市場發展;推進貨幣合作,也會在反洗錢、反恐融資方面有所作為。

  金磚如何+?

  2017年,中國提倡“金磚+”, 讓非金磚國家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此次廈門峯會的一大亮點是,中國邀請了五個非金磚國家,埃及、肯尼亞、塔吉克斯坦、墨西哥、泰國參會。

  王毅稱,俄羅斯、巴西、南非在舉辦金磚國家峯會的時候也曾經邀請其周邊國家參加當時舉辦的峯會。因此,中國也邀請了一些國家參加對話,“我們的方式略有不同。不僅邀請鄰國,還邀請世界上對金磚國家感興趣的國家”。

  王毅稱:“我們對於邀請非金磚國參會的做法有一個固定的名稱——‘金磚國家+’,但是每次受邀的非金磚國家數目並不固定。”

  對於“金磚+”,王毅這樣定義:通過金磚國家同其他發展中大國和發展中國家組織進行對話,建立更廣泛的夥伴關係,擴大金磚的“朋友圈”,把金磚合作打造成為當今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南南合作平台。

  擴大金磚“朋友圈”,始於2010 年,南非作為正式成員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2013年,金磚國家領導人與非盟主席和部分非洲國家領導人舉行對話。隨後,金磚“朋友圈”繼續擴大,金磚國家領導人分別與南美國家領導人、上合組織成員國領導人、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領導人、環孟加拉灣經合組織成員國領導人舉行對話會。

  近日,俄羅斯智庫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舉辦研討會,圍繞該智庫7月12日發佈的報告《金磚+:正在形成的另一種全球化?》,就“金磚+”模式的概念及運作框架進行探討。

  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項目主任、報告作者雅羅斯拉夫·利索沃利克(Yaroslav Lissovolik)認為,金磚國家向發展中國家進一步延伸、擴展的舉措,反映出區域貿易協定的重要性正在增強,可能成為“金磚+”構成的區域貿易協定包括南方共同市場、南部非洲關税同盟、環孟加拉灣多領域經濟技術合作倡議、南亞區域合作聯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歐亞經濟聯盟等。

  雅羅斯拉夫·利索沃利克認為,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可以在地區開發機構合作中扮演協調角色,有力支持“金磚+”模式的運作。

  對於“金磚+”模式,有分析認為,這意味着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將發生質的飛躍,促進歐、亞、非、拉美髮展中國家聯通互動,成為推動新一輪全球化進程的重要基石。

  俄羅斯《獨立報》指出,這將有利於形成廣大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的新局面。

  不過,利索沃利克提醒,“金磚+”模式也面臨潛在風險,例如一些國家存在一定程度的貿易保護主義、與發達國家一體化項目的聯通問題等。

  (2017-09-04)


  五國大咖聚首

  共闢美好未來

  金秋9月,金磚五國峯會將於9月3日-5日在福建廈門舉行,這是繼“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之後,作為2017年中國下半年暨中國十九大召開前主場外交的“收官之作”。屆時,金磚五國成員國之中國、俄羅斯、巴西、南非、印度五國領導人將齊聚廈門,聚焦“深化金磚夥伴關係,開闢更加光明未來”主題,深化務實合作、加強全球經濟治理、開展人文交流、推動機制建設。

金磚五國農業科普: 戰鬥民族就是剛, 農業也要強勢崛起

  金磚工商論壇先行舉辦

  在經濟全球化及自由貿易的大背景下,本着高度重視金磚國家經濟增長的思想,本次峯會於9月3日下午至4日上午,將首先舉行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金磚國家工商論壇。中國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工商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回顧金磚國家10年曆程,總結金磚合作經驗,展望未來發展前景。其他國家領導人也將在工商論壇發表演講。與會代表將聚焦“貿易與投資”、“金融合作與發展”、“互聯互通”、“藍色經濟”四個主題,提出政策建議和合作倡議,凝聚更多共識。這四個主題既契合了金磚國家合作的重點領域,也反映了金磚國家工商界的普遍願望,既是國際社會關注的重要問題,也是全球經濟增長中的關鍵問題。

金磚五國農業科普: 戰鬥民族就是剛, 農業也要強勢崛起

  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力量”

  繼金磚工商論壇後,9月4日上午,將進行主題為“深化金磚夥伴關係,開闢更加光明未來”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作為今年金磚輪值主席國,中國國家領導人將主持召開領導人小範圍會議、大範圍會議,各國領導人將通過《領導人廈門宣言》,系統反映五國領導人重要共識,就加強經濟務實合作、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維護國際和平穩定、深化人文交流發出積極信號。其間,還將舉行主題為“深化互利合作,促進共同發展”暨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埃及、幾內亞、墨西哥、塔吉克斯坦和泰國的領導人也將出席。

  作為新興大健康產業的唯一代表受邀出席

  金天國際作為新興大健康行業中高端產業暨生態保養產業的唯一代表應邀出席本次峯會,屆時,金天國際董事局主席祖明軍作為百餘名工商界領袖的中國代表之一將現場聆聽國家首腦的精闢論述和高屋建瓴主張,並與各國政要及工商界領袖,圍繞“貿易與投資、金融合作與發展、互聯互通、藍色經濟、金磚國家合作引領地方經濟增長”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互動。在金磚合作機制框架下,立足經濟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為深化成員國之間的經貿合作、推進全球經濟創新增長注入“中國動力”,為全面實現生態保養產業化提供強大的新動能。

金磚五國農業科普: 戰鬥民族就是剛, 農業也要強勢崛起

  (提示:以上內容為用户自行轉載或發佈,不代表本站觀點,其內容的真實性與準確性,請慎重判斷。)

  (2017-09-01)


  作者 |暴哥

  來源 |暴財經(ID:icaijing123)原創作品,轉載請聯繫baoge-cj或評論留言

  剛剛,印度外交部正式發表聲明宣佈:印度總理莫迪將出席下個月3號到7號在廈門召開的第九屆金磚國家峯會!

  印度外交部公告

  想必絕大多數暴財經的讀者應該都知道,昨天印度從對峙73天的中印邊境撤軍了!

  那麼扛了兩個多月的印度為何在這個節骨眼上撤軍呢?暴哥昨天第一反應就是估計是金磚峯會的原因。

  在昨天金磚國家峯會通氣會上,確實也有記者問我們國家的有關負責人,莫迪會不會出席廈門金磚高峯會議。

  當時我們國家的回應是:沒説不來啊!

  從今天印度方面的公告來看,莫迪選擇來參加金磚峯會,估計是早就做好了撤軍的打算,一直在等這個台階!

  不過台階説白了就是一個藉口,一個表面行為,真正讓印度撤軍的是背後潛藏的原因。

  撤軍背後因素一:打斷我們修路的計劃成功了?

  在洞朗修建公路似乎是本次對峙產生的一個導火索。那麼印度方面達成自己的最初目的了嗎?

  今天我們國家外交部有一個回應大家可以看一下:

  2017年8月29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記者會上,有媒體問到中方在洞郎地區的道路建設問題,外交部回應如下:

  中方已經表明,印方越界人員和設備已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國邊防部隊繼續在洞朗地區巡邏駐守。為了守邊需要和改善當地軍民生產生活條件,中方長期以來在洞朗地區進行包括道路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我們將綜合考慮天氣等各方面因素,根據實際情況做好有關建設規劃。

  外交部的回應暴哥的理解是,我們在自己的地盤,做點啥,都是按照自己的計劃行事,合情合理,和印度人沒有關係。

  也就是説,短期之內,可能我們會因為天氣或者其他什麼原因暫時休整,但最終路是要修的。

  如果暴哥解釋沒錯,那麼印度這目的基本上是落空了。

  撤軍背後因素二:印度軍隊扛不住了!

  洞朗地區以及附近的邊境,在進入十月份之後就開始變得十分寒冷了,這時候一般來説長期生活在熱帶高温的印度人會因為季節因素而撤出。(印度人本身是不習慣天寒地凍的)

  相較於印度我們中國素來有在高遠和嚴寒訓練作戰的經驗,因此天氣變冷之後,更加有利於我們中國。

  俗話説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要在這塊地方長期對峙,必須得有充足和及時的後勤補給。如果人少了,倒是還能跟得上,如果説人多了,那這口糧和物資就可能是個問題。

  大家知道,印度的基礎設施是出了名的落後。落後的運輸系統將讓印度方面想要增兵打持久戰的舉動變得十分難以執行。最近有傳言説印度在對峙周邊部署了不少部隊,這些人的後勤保障在寒冷時期很可能變得岌岌可危。

  而反觀我們中國,在墨脱公路修葺完畢之後,基本上已經打通了全國的物資運輸系統,運兵運糧那是比印度不知道強多少。這種優勢讓我們有足夠的自信打持久戰。

  所以,印度方面也不傻,明知道差距短期內無法補足,還不如走為上,避免1962年那一幕重演。

  當然,撤軍背後因素最本質的因素是:經濟利益。

  莫迪本身是個強人,是個民族主義情緒濃厚的政治家,如果他盤算着對峙下去有利,那麼幹嘛不繼續下去呢?

  所以,歸根到底還是莫迪知道,與其和中國硬碰硬,倒不如緩兵徐行,換取更多的經濟利益來得划算。

  就拿金磚國家組織來説,金磚國家組織的重要成果就是金磚銀行。

  從表面來看五個國家是各佔20%的比重,但誰都知道,我們主導金磚銀行更為重要的目的是和美國在金融主導權上爭奪,而不是向通過金磚銀行為國內的發展謀求什麼好處。

  而印度方面的想法則完全不同,金融主導權的爭奪他還沒什麼資格參與,他主要是希望從金磚銀行獲得更多的貸款,發展基礎設施,發展印度經濟。

  從金磚銀行的貸款項目來看,2年一共做了7筆貸款,其中兩筆給了印度!

  而比金磚銀行規模和意圖更為宏大的亞投行,更是把第一次貸款的名額也給了印度。

  (批了1.6億美金給印度發展供電系統)

  除了通過這些金融組織,從引入外資直接投資的角度來説,中國也是印度最為渴望的金主之一。

  據財政部的統計,儘管目前中國投資印度的金額不多,累計投資40.7億美元,但是就投資後勁,發展速度來看,中國應該是印度最渴望的資本之一。(中國對印度這些年投資排名上升幅度非常快)

  暴哥此前在文章中多次強調,印度國民收入不高,需要中國物美廉價的產品才能維持老百姓的正常生活(美國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何況印度);而中國資本和在基礎設施方面深厚的功力更是印度急切需求的。

  可以説,從經濟互補性的角度來説,印度對中國的需求度遠大於中國需要印度。印度需要的,中國幾乎都有;而中國需要的,除了大家一直在想象的“巨大消費市場”和製藥等技術以外,很少能讓我們提起興趣。

  所以説,本質上,中國的資本和產品印度方面現階段是難以割捨的。

  最後暴哥想説,儘管幾十年前,印度的經濟基礎比中國強,底子比中國厚,和西方的關係相對中國而言也比中國好,但是由於印度內部的問題,宗教衝突,種姓制度下的流動性凝固和階層對立,番邦之間各自為主,中央難以調動等原因,讓印度經濟一直處於磨磨唧唧的境地。

  內政不昌,也讓印度其實失去了亞洲四小龍,包括中國崛起時期,全球產業鏈大遷移帶來的巨大紅利。

  現在儘管被各界拜服,具備民族情緒煽動力的強人莫迪,企圖通過改革讓印度把長期不能發揮出來的紙面實力(比如人口紅利)發揮出來,但可能在目前全球經濟發展進入到智能化階段的當下,這種願景永遠也不會開花結果。

  而越南等東南亞,南亞同樣具備人口紅利且內政表現更好,硬件更完善的國家,耿然印度的人口紅利顯得蒼白。人口紅利之於印度或許最終會是負擔大於實際紅利。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morning”:7次有2次貸款給印度?希望這次中國通過金磚銀行多貸些給阿三,等阿三把基礎後勤搞好後再侵入中國境內會更方便些。

  網友“鮮于和”:投資印度,當心血本無歸,印度從來都不是個講信用的主。對待印度這種滾刀肉,就得砍刀斧頭,快刀斬亂麻。非暴力不合作絕不是浪得虛名,打不過你也會纏死你!

  網友“sa887”:這次不能給他利益!!!!鬧,是要付出代價的!!!

  (2017-08-31)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433 字。

轉載請註明: 金磚五國農業科普: 戰鬥民族就是剛, 農業也要強勢崛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