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測距機
炮兵測量距離的光學儀器。有光學測距機和激光測距機兩類。
光學測距機通常由雙筒望遠境、距離測量機構、方向測角機構、高低測角機構和三腳架組成(圖1)。測距的基本原理是:當目標射來的光線通過測距機兩端的入射窗口進入儀器時,兩入射光線的光軸相互平行,光軸間的距離構成測距機的基線長,目標對基線構成視差角。目標距離等於基線長除以視差角的正切函數,基線為固定值,根據視差角即可得出目標距離。在測距機內裝有測量視差角的裝置,經過機構轉換便可讀出目標距離。測距誤差與所測距離的平方成正比,與基線長度和倍率的乘積成反比。地炮測距機的基線一般為0.3~2米,放大倍率5 × ~20 × ,視場3°~10°,測距範圍50~20000米。高炮測距機的基線一般為1~3米,放大倍率10 × ~32 × ,視場1°50′~6°,測距範圍500~30000米。
激光測距機通常由發射裝置、接收裝置、計數器、顯示器、瞄準鏡、電源、方向測角機構、高低測角機構和三腳架組成(圖2)。工作時,瞄準鏡先瞄準目標,發射裝置的激光器發出激光光束;激光光束到達目標後被反射回來,並被接收裝置接收;根據光波往返所需時間之半乘光速等於距離的原理,計算器進行測算、計數,並在顯示器上顯示距離。測距誤差一般為5~10米。 手持式激光測距機的測距範圍一般為150~10000米,重2~3千克。支架式激光測距機的測距範圍一般為200~20000米,重5~30千克。
1888年英國的A.巴爾和W.斯特勞德發明了單眼合像測距機。1892年法國的H.de格魯西利爾設計出雙眼體視測距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 時,出現了不失調的體視測距機,受環境影響小,提高了測距精度。20世紀60年代出現了激光測距機。7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的軍隊裝備了各種類型的激光測距機。激光測距機比光學測距機的測距精度高、體積小、操作方便,有取代光學測距機的趨勢。
雙筒潛望式偵察和測角用的光學儀器。主要用於偵察敵情、地形,交會目標、炸點和校正射擊,也可用於測定炮陣地、 觀察所 的座標。偵察經緯儀出現於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它由雙筒潛望式望遠鏡、方向測角機構、高低測角機構、讀數顯微鏡、定向磁針和三腳架組成(見圖)。雙筒潛望式望遠鏡的鏡筒是合攏為一體的,放大倍率10x~20x,視場3°~6°。方向測角範圍為全圓周(即6000或6400密位),測角精度0.2~0.3密位。高低測角範圍一般為-500~+800密位,測角精度0.2~1密位。觀察縱深一般可達10~15公里;採用光學度盤,測角精度較高,可進行短基線交會;鏡內分劃刻製為方格網狀,便於捕捉炸點和隱現的目標。有的偵察經緯儀配有紅外光源偵察鏡,夜間用來發現紅外光源。
-----------------------------------------------------------------------------------------------------------------------------------------
高射炮兵 用於測定目標座標、連續計算射擊諸元、指揮火炮射擊的儀器,是高射炮系統的組成部分。
高炮射擊指揮儀通常由光學座標測定器、跟蹤系統、計算儀、同步傳送系統、儀車和電源等組成。指揮儀得到空情通報時,由光學座標測定器搜索、瞄準目標或以同步傳送系統引入 炮瞄雷達 的目標信息,同時由跟蹤系統進行跟蹤,並不斷地將測定的目標座標值傳給計算儀。計算儀根據目標的座標、按照預定的目標運動假定,用座標求取的目標運動參數、彈道函數以及彈道和氣象條件變化引起的彈道偏差等,連續地計算射擊諸元(目標提前位置的方位角、射角及使用時間引信時的引信值)。同步傳送系統將射擊諸元傳送給火炮,指揮火炮射擊。
59式100毫米高射炮射擊指揮儀
20世紀30年代出現了機械模擬指揮儀。50年代出現了較完善的機電模擬指揮儀。60年代以後,又陸續採用由晶體管、 集成電路、 微型機電等部件組成的模擬式、數字式指揮儀,縮小了體積,提高了計算精度、可靠性和自動化程度,計算射擊諸元的最短時間約3秒。隨着新的射擊控制原理的出現和新型電子數字計算機的運用,計算儀進一步提高了計算的精度、速度和可靠性,增多了功能,既可單獨指揮 地空導彈 或 高射炮 ,又可同時指揮地空導彈和高射炮,還能對多批目標進行數據處理。光學座標測定器發展了紅外、電視跟蹤和激光測距,進一步提高了測量的精度。計算儀(火控計算機)、光學座標測定器和雷達,共同組成了具有全天候、多功能、自動化程度高、工作方式多和抗干擾能力強的高射炮火控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