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雙一流”,重點在“建設”
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發改委三部委公佈中國首批“雙一流”高校名單,137所中國高校上榜。
“雙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簡稱,是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後,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的又一項國家重點建設工程。
此次上榜的137所高校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包括A類36所,B類6所;除了原39所“985工程”高校全部入列,還新增了鄭州大學、雲南大學、新疆大學3所學校。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原“211工程”高校全部入列,另新增25所非211院校。
三部委有關負責人強調,此次遴選認定所產生的是“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重點在“建設”,是邁向世界一流的起點,而不是認定這些學校和學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能否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還要看最終的建設成效。
圖片來源:網絡
“雙一流”如何遴選?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家專門組建“雙一流”建設專家委員會,承擔遴選認定和審核建設方案的有關工作。
具體方式為:依託專家委員會,論證確定採用第三方評價結果,再以中國特色學科評價為主,論證形成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認定標準,遴選產生137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在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的基礎上,綜合評價論證提出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根據官方部署,“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發展重點在於“優勢學科建設,促進特色發展”。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着重在一流學科基礎上的“學校整體建設、重點建設”,要“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和創新能力”。
“雙一流”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鍾秉林表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實際上主要考核兩個因素:一是學校的學科建設水平,二是學校的人才培養水平。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袁振國指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更看重整體水平,而整體水平由多個高水平學科支撐,還包括人才培養、科研成就等。“總體上能夠排世界前100或200位的整體水平,才能夠進入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高校”。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透露,遴選認定標準對所有高校一視同仁,不區分中央高校、地方高校。同時,認定遴選標準不與各類頭銜的人才數量、各類基地平台條件等掛鈎。
圖片來源:網絡
值得強調的是,遴選認定不是終身制。在建設期末,將根據建設高校的建設方案及整體自評報告,參考有影響力的第三方評價,對建設成效進行期末評價,據此重新確定下一輪建設範圍。專家表示,名單將來會有所變化,有的甚至會被替掉,還有新的增補進來。
比985、211多了啥?
“雙一流”的消息一出,公眾熟知的“985”、“211”再次成為討論熱點。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雙一流”建設既不是“985”、“211”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級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個全新的計劃。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劉海峯則指出,“985”、“211”是“雙一流”建設的邏輯起點和繼承基礎。
既已有“985”、“211”工程,為何還要提出“雙一流”?袁振國解釋稱,中國整個高等教育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今已進入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教育強國的新時代,但舊的目標、思維方法、政策措施已不足以解決新問題,因此才有了“雙一流”的新決定。
圖片來源:網絡
目前,中國“211”高校有112所,“985”高校有39所,加在一起是151所,但“雙一流”高校一共137所,實際上是有所縮減的。
此次“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入選名單中,中西部地區的鄭州大學、雲南大學、新疆大學3所原非“985”高校的入選十分醒目。同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講師張端鴻表示,與“985”、“211”相比,“雙一流”更加重視對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等教育重點建設的扶持。
在以往建設重點大學的計劃中,公平與效率是一直存在的問題,例如一個省區的省屬高校通常只設一所“211”高校。而“雙一流”建設在遴選新增少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時,重點支持在沒有教育部直屬高校的省區遴選。
即使有國家層面的公平性考量,中西部地區自身對大學建設的投資卻顯侷促。例如,山東將在“十三五”期間籌集50億資金支持“雙一流”建設的大力度,但在新疆自治區,地方財政僅投入1億元的專項資金支持區內本科高校在5年內建設50個重點專業。
在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名單中,有25所非“211工程”院校。除了中央美院等專業優勢突出的高校及中國科學院大學等新秀外,天津等地的5所中醫藥大學也進入了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
對此,張端鴻表示,一流學科建設突破了此前“211”工程更加重視綜合性大學建設的格局,遴選了一批單科性、行業性院校,鼓勵高校走特色發展之路。
教育部也透露了在一流學科建設上“扶持特殊需求”的導向,對經過長期建設、具備鮮明特色且無可替代的學科或領域,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求,但在第三方評價中難以體現的高校予以扶持。
此外,“雙一流”榜單還有一大亮點,是將“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分為AB兩檔。對此,教育部解釋,將一流大學作區分,是為了打破身份固化、激發建設活力,“推動歸入B類的高校正視差距、奮起直追”。
圖片來源:網絡
劉海峯認為,讓參與建設的高校形成梯隊,是因為現有的“雙一流”建設高校中,有少數是接近甚至是初步達到了世界一流大學或世界一流學科的,但有一些高校和學科距離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還比較遠。
但無論A類還是B類,教育部表示,“雙一流”建設高校在具體工作中將做到三個同等,即同等重視、同等建設、同等評價。
根據今年1月公佈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入選高校可根據自主編制的整體建設方案、分學科建設方案決定建設經費如何使用。這意味着,“雙一流”的入選高校享有較大的自主權。
在“一流學科高校”名單中,一些學科後標有“自定”二字。教育部解釋,專家委員會根據國家需求、佈局、區域發展以及政策連續性等因素,建議部分高校自主確定了一批建設學科,考慮到這批學科的特殊性,因此在名單中特予註明。(馮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