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傳
祁巍: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救助甄別科副科長。曾獲“2017-2018年度上海市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稱號。作為隊長,他帶領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尋親甄別青年突擊隊”,先後獲得“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集體”“2018年度上海市青年突擊隊”等榮譽稱號,獲評2019年度上海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好人好事。
“尋親甄別工作室”負責人——“80後”的祁巍,這個5月又多了一份責任。
新辦公室裏,工位還是和原先一般大,但靠窗的地方多了一塊長長的擱板。碼上一排書,祁巍想了想,又認認真真放上了幾張合影。“這個笑得眯起眼的是小徐”“那是老張,他回家後,一家人特地拍了張全家福”……每張照片裏的C位,都是曾經在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生活過的受助人員。這些年,他們在祁巍的努力下陸續歸家,曾經斷裂的人生也因此有了新的接續。
用“團聚”兩字來詮釋擺在祁巍案頭的這些照片,再貼切不過。而這些年,跋山涉水,千里尋親,把一個個破碎的家庭重新“拼圓”,祁巍一直在路上。
救助,從卸下心防開始
祁巍和王羣的緣分,是從一塊巧克力開始的。
雖然已時隔5年多,祁巍至今還記得王羣剛進管理站時的模樣——蹲在房間的一個角落、雙手緊緊抱着腦袋,無論周圍工作人員怎麼勸説,就是一言不發。祁巍走了進來,什麼都沒説,先把其他人“趕”了出去。
屋裏安靜了。祁巍蹲下身,從口袋裏掏出一塊巧克力,遞到王羣跟前:“坐了半天車,一定餓了吧。”王羣默默接過巧克力,三兩口吃完了。“你瞧,身上衣服都髒了,我帶你去洗個澡,換身乾淨衣服,好不好?”祁巍又説。想了一會兒,王羣點點頭,站起身,跟着祁巍走出了房門……
生活在救助管理二站的受助人員,大多在智力或者精神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多年不為人知的流浪經歷,更是對他們的心理狀態、行為方式、記憶結構產生影響。從事救助工作多年,祁巍深知,要準確甄別身份,首先是要讓他們卸下心防。換了新環境,建起一份信任並不容易,祁巍靠的是“土辦法”——磨,“把他們當成自己的朋友,以心相待。只要你是掏真心,肯用心,有耐心,總會有收穫。”
王羣就是這麼在祁巍的“磨”中,逐漸開朗起來的。只要不出差,祁巍每天都會抽空去看他。王羣喜歡運動,每逢站裏舉行投籃比賽,祁巍就會自告奮勇,和他搭檔。一次,他倆組隊得了第三名。比賽結束,王羣開心地伸出手,和祁巍擊掌,手都拍紅了。時間長了,兩人熟了,平時的溝通基本無礙,只是每當問起“還記得家在哪兒嗎”,王羣的記憶總會“斷片”。
轉機出現在去年6月。還是一次踢球后,祁巍和同事帶着王羣回房間休息。遞上毛巾和水,祁巍又問:“還記得家在哪兒嗎?”“kengkou”王羣突然冒出兩個音。祁巍激動了,繼續追問:“家裏什麼樣?”王羣回答:“山上。”
安徽口音、“kengkou”、家在山上……馬不停蹄把手中的信息加以拼接,祁巍在全國10多個發音為“kengkou”的地名中鎖定了安徽黃山市。在與當地民政和公安部門取得聯繫,進行多番比對後,最終確認王羣的身份——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地區坑口鄉人,2014年在一次山體滑坡中走失。2019年6月的一天,載着王羣的麪包車沿着山路,駛進坑口鄉的一個小山村。當王羣母親一把將兒子攬進懷裏失聲痛哭的那一剎那,祁巍的眼眶也濕潤了。
如今雖然回家了,但王羣從沒忘記過祁巍。隔段時間,他就會請父母給祁巍發兩句信息或照片。而今年春節發來的這段微信,祁巍至今捨不得刪:“祁叔,我今年要跟爸爸學種西瓜,等夏天瓜熟了,您一定來嚐嚐!”
“‘我愛你’甄別法”,拼起記憶碎片
從2017年至今,祁巍帶領管理二站“尋親甄別青年突擊隊”,已幫助100多名受助人員與家人團聚;僅今年上半年,就幫助12人歸家。在此過程中,愛琢磨的他還總結了一套“520(諧音:我愛你)甄別法”——“5”,是指對受助人員“望、聞、問、切、斷”;“2”是指“跨省聯動、跨界協作”;“0”是指與受助人員零距離接觸。
“為受助人員精準畫像的過程,與中醫頗有些相似之處。”祁巍告訴記者,望,就是察其顏、觀其色、知其心。談話過程中,要細心觀察談話對象的肢體語言、情緒變化等細節;聞,就是聽其言、其音、其義。特別是要從受助人員的方言口音中,初步判斷其大致的地域範圍;問,就是詢問、提問、追問。不僅要根據現場情況進行有效啓發和引導,還要針對受助人員感興趣的話題深入提問;切,就是精準號脈。不同情境狀態下,對同一個問題,受助人員有時也會有截然不同的答案。因此,要細心體察其中的變化,做到心中有數,辯清真偽;斷,則是最後的彙總篩選、分析判斷、相互印證,從而發現有效線索。
救助管理二站裏有一位智力障礙的受助人員,平時鮮少開口説話,人像甄別、指紋對比等各種技術方法都用過,皆無所獲。一次午飯時,祁巍靈感忽至:“筷子,用你的家鄉話該怎麼説?”“dü”。“這是哪裏的方言?”祁巍在朋友圈求助,很快有了迴音——“應該是福建閩北一帶。”祁巍再找他聊天,“你喜歡吃什麼水果?”“外面黑色的,裏面肉是白白的。”會不會是山竹?祁巍找來山竹的圖片,這位受助人員看後拼命點頭。綜合這些信息,可以初步推測他的家鄉在福建閩北一帶,祁巍立即和當地相關部門取得聯繫,找尋自此有了方向。
這幾年,尋親甄別的渠道也在不斷拓寬。2014年,救助管理二站發起“跨省甄別聯動機制”,藉助各地救助管理站對當地語言、地方風俗、交通保障等方面的便利和優勢,陪同受助人員到當地確認身份;目前,已經與江蘇、浙江、山東等多個省市自治區的近60家救助管理站簽訂了合作協議;此外,還與多個尋親公益組織攜手,實現跨界協作。
從最初的傳統甄別方法到與公安部門聯動,實現人臉圖像識別、DNA鑑定等科技手段加持,再到與其他省市相關部門、公益組織攜手,實現“跨省聯動、跨界協作”,這幾年,救助管理二站甄別尋親的成功率不斷提升,從過去的23%提高到了目前的35%。
茫茫人海中,堅守這份有温度的事業
人具有社會屬性,家庭、職場等各種社會關係總能勾勒出他的生活軌跡;然而,散落在社會各個角落的流浪人員卻偏離了正常的生活軌道。能查到信息的,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幫助他們回家;查不到的,就只能住在救助站裏,十天半月的不乏其人,住了五年十年的也有。
在救助管理二站滯留的受助人員中,智力、精神方面存在障礙的近70%,尋不到家的“疑難雜症”也不少。他們中的有些人已經不記得自己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甚至忘了自己姓甚名誰。儘管如此,面對幾乎無從着手的尋親甄別工作,祁巍從不輕言放棄。
14歲離家參加柔道訓練、當過兵,一直到8年後退伍才重新回到父母身邊,對於家,祁巍有着自己的一份執着。“小時候剛離開家的時候,還不止一次掉過眼淚。”他笑着回憶,“一家人能團團圓圓總是最好的。”這份對家的執念,也被他帶進工作中。“我從事的是一份有温度的事業。”祁巍説,每一位受助人員的背後就是一個破碎的家庭,讓更多的家庭團圓是我的工作職責,也是救助的温度。
也正因此,祁巍的手機一年365天24小時不關機,生怕錯過任何一個有用訊息。他有兩個微信號,近千個聯繫人,五分之四都是和尋親甄別有關。一年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出差,半夜倒火車、凌晨坐長途,貴州連綿的大山、湘粵交界的農村,還有江西不知名的小鎮,都曾留下他和同事們的身影。2018年起,救助管理二站還特別佈置了兩個名為“類家庭”的生活區域,設置了客廳、廚房等完整的家庭生活設施,不僅讓受助人員更好地感受家庭生活,喚起對家庭的回憶,也在此學習各種生活技能,幫助他們接續社會關係,恢復社會功能。
茫茫人海中尋親,如同大海撈針。尋親甄別中,難免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各種各樣的不順,每當此時,擺在案頭上的照片,是祁巍給自己打氣的最好“加油站”。看着照片中那一張張笑臉,那一個個重新“拼圓”的家庭,他的嘴角總會不自覺揚起淺淺的弧度,能量瞬間滿格。
文:邵珍
編輯:陳雲峯
責任編輯:王蔚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