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中醫特色醫改”疑問多多,是否值得推廣存疑 2016.4.15日
企業債台高築,經營不力的話,銀行也是苦不堪言,眼看許多貸款淪為不良。這時候,“債轉股”成為一個解決方案,即銀行由企業的債主搖身一變成為了股東,企業可以喘口氣,銀行的賬面上也好看不少。最近,許多媒體都在報道中國的“債轉股”方案可能會出台,規模在萬億左右。“債轉股”是個非常宏大的經濟問題,今天的話題會着重聚焦在它可能給中國股民們帶來的影響上。 …[詳細]
確實已經到了需要用“債轉股”給企業續命、讓銀行喘息的時候
中國企業的負債非常高。如下圖:
可以看出,企業不僅債台高築,同時在這兩年有個飛昇。並且,根據長江證券等機構的研究,國有企業特別是大型上市國企的負債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若要論行業的話,則是一些上游行業。這也非常符合現行的經濟邏輯,國企、特別是大型國企受到的關照多,是銀行的重點照顧對象。同時,鋼鐵等很多行業都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現象,日子過得艱難,自然舉債越來越多,如媒體報道,渤海鋼鐵負債高達1920億元。
過高的借債,對於銀行而言也是很大的風險。不得已下,銀行只能核銷掉呆賬、壞賬。據財新網的報道,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表示,2015年建行通過核銷處置了920億不良貸款,管理層預計這也是此輪不良週期中核銷規模的頂點。
《今日話題》也整理了四大行年報中的不良貸款率,發現每一家這三年來都呈現出節節上升的趨勢,如圖所示:
此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數據指標是,四大行的利潤增長乏力,去年增速均小於1%。不難看出,銀行對於甩掉這些不良貸款也是十分迫切。
難怪“債轉股”這劑藥被視為強心針了。實際上在99年左右,中國國企也進行過一次轟轟烈烈的“債轉股”,當時也是企業負債累累,艱難經營,而銀行同樣面臨着巨大的、被這些貸款拖垮的風險。
“債轉股”可能被迫用來救殭屍企業,對銀行股東而言是燙手山芋
上一次的“債轉股”,採取的模式是國家成立了四個資產管理公司來接盤,他們買下了銀行的債務成為企業股東。説白了,這是一種變相的、用國家財政為奄奄一息的企業輸血的手段。而綜合目前的資料,這次的“債轉股”不會政府大包大攬,醖釀中的政策很可能是尊重市場,讓銀行和企業來協商。按照正常的邏輯,希望營利的銀行不會去把那些劣質資產給“債轉股”了。要“債轉股”的,是那些只是一時經營不善,但是還能活過來的、有潛力的企業。
但是,如上文,很多負債累累的企業,之所以不會破產清算,在於他們與地方政府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地方政府救助他們,給他們輸血。所以,在“債轉股”的過程中,會不會存在地方政府不當干預,是非常值得懷疑的。那些本身不能活的企業“債轉股”了,對銀行而言,真的是燙手山芋。
即使救治那些看上去“還能活”的企業,對銀行而言也是麻煩事
既然成為股東,必然得參與決策。理論上,這樣有助於幫助企業建立起一套很完整的內部治理體系來,等到企業擺脱困境,成為優質股之後,銀行大股東可以取得分紅,轉讓股權。然而,銀行如何參與到企業治理中呢?估計得成立專門的資產管理公司進行運作了。可是,企業經營的不可控因素很多,銀行是否能夠能參與其中,很難説。《北京晨報》採訪了原工行行長楊凱生,他坦言,“債轉股”是個痛苦的過程。對於作為債權人的銀行來講,債轉股意味着放棄了原有的債權固定收益——利息,放棄了對原有債權抵押擔保的追索權,由此換得的股本收益權能否真正得以保證,相當程度上取決於債轉股後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能否有根本的改善,取決於自己的股東權利能否確保落實。“如若把握不當,很有可能陷入既不是債權人,又不像股權持有人的尷尬境地。”
可見,“債轉股”對於銀行,也不全然是利好,有不少猶豫之處。
限售期過,銀行等新股東一旦拋售股份,股民就得小心成接盤俠了
前文已經提及,負債呈現出明顯上升態勢的,是上市大國企。以下是《每日經濟新聞》在今年二月份的報道中提及的一組數據:
勢必將會有不少的上市國企實行“債轉股”。股市有個限售期,銀行持有的這些股票不會馬上就能在市場上賣。那麼,時限一到可能會發生什麼呢?來看一個最近的例子。根據上海證券報的報道《長航鳳凰“債轉股”股東多數全身而退》,長航鳳凰是一家已經實施了“債轉股”的公司,股票在去年12月解除限售,“停牌長達兩年時間,長航鳳凰2015年12月18日重新復牌交易首日即遭到爆炒,漲幅達1154.44%。”該報道梳理發現,包括長航鳳凰股份有限公司破產企業財產處置專用賬户、交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在內的9名債權人股東,僅民生銀行和光大銀行武漢分行留守其中,交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等七名股東均已在2015年12月31日前離席。而該股票一覆盤便經歷了暴漲。很顯然,股民們成為了那個接盤者。當然,如果這隻股票確實在“債轉股”後成為了績優股,這是大好事,怕只怕,股票沒有成為績優股,反而和以前一樣,中小股民在高位接盤之後面臨的是跳水,那麼,這真的是個大坑。
長航鳳凰在覆盤後處於高價,很多債權人股東此時離場
而如前兩段所分析,儘管銀行當了股東,但是並不表示它對於公司經營有信心,過個兩年,限售期一過,解凍後趕緊拋售走人,是非常可能的選擇,那中小股民又被套了。結語“債轉股”是個非常複雜的經濟問題,聽上去高大上,卻和民生息息相關。股民會不會當那個高位接盤的人,取決於“債轉股”後企業能否有一個很好的機制和前景,而非淪為一些殭屍企業的救命稻草。否則,拿股民的錢去給“殭屍”輸血,怎麼可能起死回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