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礦泉水,奇葩事不只是笑話 | 新京報快評

放生礦泉水,奇葩事不只是笑話 | 新京報快評

▲5月22日,家長和小朋友在濟南華山歷史文化濕地公園捕魚,而一旁的小朋友則把捕得魚放生。圖/IC photo


據九派新聞報道,近日,在廣東一條小河邊,一羣人拉來好幾車礦泉水,擰開蓋子就往河裏倒。熱心市民過去查看,發現礦泉水都是最新的日期,於是便進行勸告,引來的卻是倒水之人的怒懟,認為路人的建議會影響他們的誠意和功德。


放生礦泉水?乍看新聞,有點讓人不明就裏,再看內容,真就有人擰開一瓶瓶礦泉水往河裏倒,“從上午10點多一直倒到12點”。


在正常的認知裏,放生,至少從字面理解,放的應該是“生”,是有生命的活物。放生者,通過這種方式“積德潤心田”,同時也會形成善的感召,有利於涵養整個社會向上向善風氣。


而放生礦泉水,顯然已超出一般認知,把放生這一概念外延到了“包羅萬象”的境界。

近年來,一些不負責任的放生行為,引發外來物種入侵,破壞生態平衡的例子不時見諸報道。對此,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已對此類行為作出限制,不當放生行為也將在法律修訂中被嚴格約束。


如今發生放生礦泉水這般奇葩事,提醒我們,放生的走偏,除了不負責任地放生外來物種,還有種更隱蔽的形式,即把放生行為本身崇高化、神秘化,認為這是向某種神秘力量表示誠意、積累公德,從而獲得“庇護”的有效途徑。執念如此強烈,以至於放生的“標的物”究竟是什麼似乎也不那麼重要,反而因為其“非同一般”,更具有了某種象徵意義和力量呈現,更顯誠意。


所以,放生礦泉水這種打破常識的奇葩行為,相比隨意放生外來物種而言,看似並未造成什麼社會危害,但這種不講科學、盲目崇拜,刻意拔高放生意義的行為背後所隱藏的社會心理卻是值得警惕的。少數人的愚蠢行為固然不足為慮,若因此把“放生”帶偏到另一個維度,弄得“萬物皆可放生”,則就不只是個笑話了。


撰稿 / 流水(媒體人)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賈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53 字。

轉載請註明: 放生礦泉水,奇葩事不只是笑話 | 新京報快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