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揣對“警察藍”夢想,她用11年青春礪煉成為業務“多面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鄧超康巖

2010年,懷揣着對“警察藍”的熱愛與嚮往,23歲的王文婷剛走出大學校門就進入濟寧市交通警察支隊勤務二大隊工作,成為一名光榮的交通輔警。光陰荏苒,寒來暑往,全憑對警察這份職業的滿腔熱愛,王文婷一干就是十一年。 十一年間,她先後在指揮中心、交通非現場處罰、財會、道路執勤等多個崗位工作,礪煉成了一名交警業務的“多面手”。近日,王文婷獲得“太白湖新區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窗口處理交通違法

依法依規答疑解惑

每天6點30分天剛亮,王文婷就離開家,他的家人們還在睡。“每天7點就要到崗執勤。”她告訴記者,家人早已習慣了他的早出晚歸,“畢竟我們駐守的是濟寧的門面,像春節、元宵這種假期,也是我最忙的時候。” 34歲的王文婷是在山東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讀完大學後,於2010年通過考試成為了一名交警,並且一干就是11年。“大學學的是金融專業,我的姑父也是一名警察。”王文婷説,自己從小就對警察職業充滿了憧憬,一直盼望着能加入這個隊伍。

剛剛加入交警隊伍的她被調到大隊指揮中心工作。在指揮中心內,王文婷每天都要從監控視頻中抓拍大量道路交通違法行為,並將其審核後準確的錄入違法信息系統。為了保障違法信息錄入的準確無誤,她要求自己做到每錄入一條信息前都要經過多人仔細反覆核對後再錄入。“每天需要從1000多張監控照片中篩選出200多張確認違法行為,再三確認後才會錄入。”王文婷説。

在指揮中心工作了三個月後,她就被安排到交通非現場處罰崗位工作,就在這個平凡而枯燥的崗位上,她一呆就是3年。在這3年時間裏,王文婷打交道最多的便是形形色色的違法駕駛人、車主、親屬以及各行各業前來辦事諮詢的人員,處理每一起違法票據不僅不能出差錯,還要快捷有序地服務好當事人,並且依法依規為每個人答疑解惑,讓來辦事的人都口服心服。有的駕駛人在接受交通違法處罰時情緒不好,語言也不好聽。當遇到這種駕駛人時,王文婷都非常冷靜,她總是輕言細語地給他們講解分析這種交通違法行為帶來的嚴重後果和自覺地遵守交通法規的重要性等,直到他們心服口服。

懷揣對“警察藍”夢想,她用11年青春礪煉成為業務“多面手”

早晚高峯疏導交通

夫妻倆聚少離多

在非現場處罰工作三年後,王文婷被安排到大隊負責大隊財務審核、報銷、固定資產的登記等工作,協助大隊領導制定財務的一些規章制度。在北湖交警大隊每天除了處理大量工作文件外,剩下的日子全都奉獻給了路面一線。

負責城市中心的道路平安,看着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記者跟着王文婷體驗了一個小時,疏導交通、幫助行人、事故處理……活動範圍不大,工作量可不小。“每天工作的步數至少上萬步,節假日有兩萬多步。”王文婷告訴記者,自己平時負責荷花路和京杭路路口、火炬路與京杭路路口的早晚高峯交通疏導工作。每天上午7時到9時、17時到19時是她在道路一線執勤的時間,“早晚高峯期間,都需要人手疏導,很多時候一天下來連軸轉,休息的時間很少。”

懷揣對“警察藍”夢想,她用11年青春礪煉成為業務“多面手”

車流量量更大的節假日,更需要王文婷和隊友們嚴陣以待。“這幾年太白湖新區人流量越來越大了。”王文婷深刻地感受到,隨着太白湖新區城市發展不斷完善,影響力不斷擴大,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在節假日前來遊玩,隨之而來的是車流量、人流量的激增。王文婷告訴記者,相比其他城區,太白湖新區的車流和人流、車流近年來有了明顯的增長,尤其是他負責的兩個路口,是連接新老城區的主幹道,每到早晚高峯期,車流量驟然激增。這讓她和同事需要比平時更加嚴謹認真,工作強度也不斷增加,加班加點成為了家常便飯,有時回到家裏,孩子已經熟睡,第二天一早孩子沒睡醒王文婷又要奔赴道路一線。“雖然每天都能回家,但陪伴家人的時間卻是少之又少。”

王文婷的丈夫在公交集團工作,兩人有一個兩歲半的兒子,由於丈夫經常出差,夫妻倆聚少離多,照顧兒子的擔子也就落到了公公婆婆的身上。“以前兒子經常會問,媽媽為什麼總不在家。”王文婷告訴記者,當一天沒有事故發生,回家路上也覺得很滿足,“看到歸家的行人笑臉,看到轄區的交通秩序的平穩,才覺得自己犧牲了陪伴家人的時間有意義。”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93 字。

轉載請註明: 懷揣對“警察藍”夢想,她用11年青春礪煉成為業務“多面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