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發生在北京地鐵4號線的視頻引發關注,視頻中一名小男孩指着奶奶大吼大叫道,一直讓坐在座位上的奶奶站起來。這時其他乘客看不下去了,問他:“小朋友,你哪個學校的?” 男孩:“臭學校!別管我!” 乘客:“你做的讓大家都看不慣你知道嗎?” 男孩:“幹你的事去,不要管我!”
網友們紛紛表示,孩子的素質教育很有問題,霸道、不尊重長輩,是溺愛帶來的惡果,是家庭教育的失敗。也有網友表示,這是感恩教育的缺失,如果孩子懂得感恩,就不會這樣霸道。
這些説法都有道理,但似乎都沒有説到根上。家長對孩子溺愛,或教育孩子感恩,其實都是在和孩子做交易。有交易必然應該有雙方必須都要遵守的鐵定規則,但是在家庭中,往往家長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規則的處罰與褒獎,全由家長説了算。而孩子顯然不服,更想自己説了算,這就容易導致表面的妥協或反抗。
媽媽給孩子買了玩具,總是喜歡對孩子説“謝謝媽媽”,因為有利自己,於是孩子説了,得到了玩具。孩子迷上玩具不做作業,媽媽説自己工作賺錢如何辛苦,“你要感恩”。但是孩子並不聽媽媽的,因為在孩子眼裏,這項交易對自己不利。這時候,媽媽可能有兩種辦法,一是妥協,這是溺愛。二是強行讓孩子做作業,這是羞惱成怒。因為媽媽和孩子之間沒有形成一種相互遵守的契約。
所以,當那個大吼奶奶的孩子再一次怒吼奶奶起來時,奶奶也生氣了,“我告訴你要這樣的話,從明天開始,我不管接不管送,讓你爸你媽想轍去。”看起來這是對孩子行為的處罰,但是因為沒有規則的約定,所以孩子還在繼續吼。
事實上,比這個孩子更霸道的孩子也不少。12月3日,在網上出現了一則#湖北一孫子在街頭打奶奶#的視頻引發熱議:一對祖孫倆在街頭髮生爭執,繼而大打出手,奶奶被重重推向路邊護欄。或許在孩子看來,“我就打你了,你能怎樣?”而前不久在武漢地鐵2號線金銀潭站,一女孩的母親大包小包的拎着,孩子卻兩手插口袋,什麼都不拿。因為提行李箱坐錯車,女孩踹其母親多腳,路人勸阻時也被打。
我們很多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也知道不能溺愛,也進行感恩教育,甚至也進行勞動教育而讓孩子去洗碗拖地,但還是在和孩子的鬥智鬥勇中敗下陣來。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正確的規則教育。
規則意識,是指發自內心的、以規則為自己行動準繩的意識。孩子規則意識的形成經過了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是兒童逐漸對成人制定的規則認同、接納並最終內化的結果。如果規則沒有完成自律,總是被軟硬兼施,那麼,規則意識並沒有形成。
近日,廣西百色市民陳先生在行駛過程中,遇到四名行人準備過馬路。陳先生和旁邊車輛主動禮讓,行人先行,其中一位小學生兩次舉起大拇指為禮讓司機點贊。這樣的新聞我們同樣見過不少,比如孩子給流汗的交警送礦泉水,孩子在景區制止遊客的不文明行為,如此等等,孩子並沒有得到什麼,孩子只是知道,根據規則,做了好事就應該給予獎勵,做不文明的事就應該得到制止。這正是規則意識在孩子身上的表現。
俗話説,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老師給孩子上的第一課,或者給孩子系的第一粒釦子,應該是相互完成一次規則的約定。如果説要孩子感恩奶奶,那麼孩子會不會打罵別人的奶奶?但是説要尊重老人,家長又給孩子做出示範,孩子就會尊重所有的老人,而不以得失論。這就是規則教育的魅力。
(作者 丁慎毅,摘自“東方網”)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