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保時捷“減配”到奧迪“抄襲”,只是偶然事件?

保時捷中國於5月18日,再次發佈“減配”事件解決方案並致歉,“減配門”暫時告一段落。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月21日,由劉德華出演的奧迪廣告片抄襲“北大滿哥”文案在網上刷屏,再次引發輿論熱議。從保時捷“減配”到奧迪“抄襲”,大眾旗下品牌屢次陷入輿論漩渦,只是偶然事件?

從保時捷“減配”到奧迪“抄襲”,只是偶然事件?

保時捷減配門大家已是耳熟能詳。自今年4月份開始,保時捷因所售車輛貨不對板,並拒絕兑現售前承諾,為車主恢復電動轉向柱,是非曲直一目瞭然,保時捷解決問題的方式,遭到了車主和媒體的一片聲討。一時間,保時捷“減配門”持續發酵中,成為廣泛議論的事件。

還有不少網友熱議“豪華車從來不‘坑’窮人”,轉向柱變2300元代金券,甚至成為一個巨大諷刺,雖然是段子也是調侃,但對於保時捷品牌的影響是極其不好。要知道,納智捷的段子至今還在流傳。後來,此事還遭到央級媒體的評論,“糊弄了事、沒有恥辱感“。

從保時捷“減配”到奧迪“抄襲”,只是偶然事件?

在多方聲討和輿論壓力之下,保時捷與5月18日再次發佈關於轉向柱電動調節功能問題的解決方案,承諾將免費提供相關功能的恢復服務,不想恢復相關功能用户統一補償,並向中國消費者公開道歉。

保時捷此次“減配”事件,傲慢的態度顯露無疑,明明是自身不兑現銷售承諾,解決措施卻毫無誠意可言。保時捷此次聲明,暫時將“減配門“事件的輿論熱度降低,已經進入到具體實施過程。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次是大眾集團旗下另一豪華品牌—奧迪。

保時捷事件指過去三天,奧迪A8一則“小滿廣告”抄襲事件浮出水面,劉德華參與拍攝A8的《人生小滿》視頻,被博主“北大滿哥”指責文案抄襲,從文案的遣詞造句到表述順序,都存在大量雷同之處。

從保時捷“減配”到奧迪“抄襲”,只是偶然事件?

從事件發酵開始,車市觀察就認為,奧迪應該很快會發聲,將注意力轉移到代理公司之上,再由代理公司出面公關。後續的發展路徑跟筆者預料差別不大,只是沒想到對於代理公司上思廣告的反撲更加猛烈之下,反思忽視了事件主角—奧迪品牌。

也有不少人給車市觀察留言,這事跟奧迪有何關係?此次文案“抄襲“事件主角是奧迪,而不是代理公司,當然,如果代理公司享有視頻著作權的話,責任是雙方承擔,但是奧迪自身的責任是無法甩鍋的。

這裏不再對具體細節分析,車市觀察比較納悶的是,近來大眾旗下品牌,尤其是豪華品牌,屢屢陷入輿論漩渦,先是保時捷“減配門”,接着便是奧迪視頻廣告“抄襲“事件,是孤立的事件,還是有其必然性?

從保時捷“減配”到奧迪“抄襲”,只是偶然事件?

從這兩個事件可以體會到,豪華品牌的“傲慢“態度,高高在上,對消費者權益和著作權益的漠視,這樣的一種態度均發生在大眾集團旗下品牌,如果説只是偶然事件,顯然有點説不過去。

無論是豪華汽車品牌還是自主品牌,產品質量和服務意識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汽車領域JDPower的消費者評價指標中,就不僅有汽車的性能和設計等調研,更有售後客户滿意度的排名和調研。作為豪華汽車品牌產品和技術無人質疑,但是如果失去了品牌形象和滿意度,豪華品牌的塌方也不是沒有先例。

從保時捷“減配”到奧迪“抄襲”,只是偶然事件?

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所處輿論環境的變化。無論是保時捷還是奧迪事件,所觸發的爆點並不是傳統媒體,而是網絡和自媒體,成為熱點事件之後,才引發多方媒體參與報道,甚至引來央級媒體的關注和評論,從而推動了事件的走向。所以,車企想捂蓋子的策略並不明智,只有積極拿出解決措施,才能贏得尊重和認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19 字。

轉載請註明: 從保時捷“減配”到奧迪“抄襲”,只是偶然事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