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工程日中國慶祝活動舉辦 促國際學界開放信任合作

2022世界工程日中國慶祝活動舉辦 促國際學界開放信任合作

2022年世界工程日中國慶祝活動海報。 中國科協 供圖

中新網北京3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3月4日是“世界工程日”,2022年世界工程日當天首次以24小時線上直播形式舉辦全球慶祝活動。作為2022年世界工程日慶祝活動代表展示的8個國家之一和慶祝活動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慶祝活動聚焦今年世界工程日“更智慧地重建:工程建設未來”主題,通過《理念篇:寄語未來》《願景篇:預見未來》《應用篇:邁向未來》三個環節,講述中國工程科技新成就、工程國際合作新進展、工程服務可持續發展新貢獻,全面增進對國際工程科技界的開放、信任、合作。

2022年世界工程日中國慶祝活動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協)主辦,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承辦。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WFEO)主席龔克,亞太工程組織聯合會(FEIAP)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國際隧道和地下空間協會(國際隧協,ITA)主席嚴金秀線上出席活動,並分別致辭,寄語未來。

2022世界工程日中國慶祝活動舉辦 促國際學界開放信任合作

萬鋼(左上)、龔克(右上)、黃維(左下)、嚴金秀線上出席中國慶祝活動並分別致辭,寄語未來。 中國科協 供圖

萬鋼指出,要以世界工程日為契機,團結全球廣大工程師羣體,更好地發揮工程科技在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協同推動工程科技創新;二是共同加強工程能力培養;三是攜手推進工程開放合作。他表示,未來,中國科協期待與全球工程科技界深度合作,加強工程科技信息交流,促進科學、技術與工程建設融合,創新工程教育機制,促進工程科技人才培養,共同發起國際科技組織,為世界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增添不竭動力。

龔克説,目前,國際社會都在強調要更好地重建,“更好”的意思是説,不是簡單地回到疫情以前,而是吸取疫情教訓在重建中加速可持續發展轉型。“更智慧”則意味着更好地發揮科學技術和工程在轉型重建中的作用,意味着更開放,意味着工程能力更強大,意味着更好地承擔工程的倫理責任。他表示,中國擁有世界各國中最為宏大的工程科技人才隊伍,中國工程創新應該也一定會為全球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做出更多貢獻。

黃維指出,亞太工程組織聯合會作為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國際工程組織,始終致力於聚合區域工程專業力量,積極參與國際科技治理,推動跨國境、跨區域間的科技人文交流與合作,一貫支持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在促進國際間科技、工程和人文發展等方面的主張和行動。當今時代,是創新賦能、共享共創、追求“美好未來”的時代,縱使有百年變局的波動、世紀疫情的反覆,都無法改變人們對“工程創造美好未來”的執着嚮往,亞太工程組織聯合會願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工程人員和科技工作者一道,為實現這個美好未來貢獻積極力量。

嚴金秀是國際隧協歷史上第一位女主席、也是第一位來自中國的國際隧協主席,她深感創新賦能未來,促進傳統勞動密集型的土木工程行業逐步向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為女性從事傳統行業創造了更多機會。她呼籲可以有更多的女性加盟工程技術領域,共同為世界工程行業發展做出貢獻,並希望國際隧協與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加強合作,特別是在發揮隧道和地下空間優勢促進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方面,共同為解決全球面臨的挑戰貢獻工程力量,造福人類。

在2022年世界工程日中國慶祝活動的《願景篇:預見未來》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可持續發展科學衞星首席科學家郭華東以可持續發展大數據衞星的項目為例,講述中國工程科技的最新成就,展示中國致力於通過工程助力可持續發展的願景;“中國天眼”(FAST)總工程師姜鵬以“中國天眼”項目為例,展示中國自主創新成果和科技之美,彰顯中國科技向全球開放的新境界;南開大學教授、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信息與通信委員會委員、中國委員會委員程明明作為青年工程師代表,結合其研究工作——視覺識別算法談工程推動人類進步的實踐,展現中國工程師新生力量的風采。

《應用篇:邁向未來》環節結合北京冬奧會背後的工程“黑科技”,展示工程助力可持續發展的生動實踐,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國家速滑館二氧化碳跨臨界製冷系統專家張信榮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01所冬奧火炬項目總工程師姜聯東、北京科技大學新材料技術研究院腐蝕與防護中心教授李曉剛等3位專家學者,分別圍繞北京冬奧會上二氧化碳製冰技術、運用氫能為燃料綠色奧運火炬及高性能免塗裝耐候鋼技術的首鋼大跳台,講述綠色冬奧、科技冬奧的工程應用故事。

除積極參與24小時全球直播外,中國慶祝活動還邀請知名工程專家、傑出工程師及科普工作者、企業界代表等,在多家網絡平台共同發起慶祝世界工程日主題系列活動。

據瞭解,2022年世界工程日24小時全球直播活動,由澳大利亞、中國、印度、法國、加納、英國、美國和哥斯達黎加8個國家作為代表,展示科學技術特別是工程技術在疫情重建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強調工程師在建設可持續的未來方面所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角色,同時呼籲通過工程技術構建更加開放、創新、負責任的世界。(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29 字。

轉載請註明: 2022世界工程日中國慶祝活動舉辦 促國際學界開放信任合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