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學文:實現共同富裕需實施全方位綜合性發展措施|新京智庫

檀學文:實現共同富裕需實施全方位綜合性發展措施|新京智庫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

檀學文:實現共同富裕需實施全方位綜合性發展措施|新京智庫

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圖/新華社

文 | 查志遠

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黨的二十大作報告。

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共同富裕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什麼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如何做好共同富裕?哪些方面值得關注?就這些問題,新京報新京智庫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貧困與福祉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貧困問題研究中心秘書長檀學文研究員。

新京智庫: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什麼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您如何理解?

檀學文:首先,只從這句話本身來説,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共同富裕是老一輩革命家在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就提出來的社會主義發展願景,在改革開放後不久就被確定為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成為我們國家發展的長期方針和目標。眾所周知,共同富裕的基本內涵已經明確,包括全體人民民生福祉大幅度提升以及差距大幅度縮小的富裕,是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層面都富裕,共享福祉和人的全面發展取得明顯進展等。

中國在“十三五”時期消除了農村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促進共同富裕打下了良好基礎,所以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很自然地進入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的新階段,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也就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使命之一。

其次,中國式現代化既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方式,也是發展目標任務。報告所提出的五個方面實際上是對中國式現代化基本特徵的歸納,體現了基於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是向全國人民和世界宣示的未來中國式現代化的“模樣”。

具體來看,“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表明中國現代化的任務和使命非常艱鉅繁重,其具體的發展模式和路徑也與那些人口規模小、具有先發優勢的發達國家的現代化道路不一樣,因為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鑑,所以中國必須主要依靠自主探索走出一條實現現代化的新路。當然,中國14億人口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8%,實現共同富裕將是對世界人類發展的巨大貢獻。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這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要條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為生活富裕和人的發展服務的,尤其是社會主義社會更加追求物質生活改善基礎上的精神生活的豐富,使富裕的內涵不斷拓展,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表明中國式現代化要走生態文明道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必須建立在綠色發展的基礎上,要轉變不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

“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表明中國需要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增強人民安全感,同時對外交往也將採取和平發展和合作共贏的方式。

新京智庫:為什麼共同富裕對中國式現代化如此重要?

檀學文: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深化改革的最終目的之所在。正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因此中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和國際形式錯綜複雜的背景下,我們黨決定要以中國式現代化承擔重大歷史使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挑戰。這個時候就要注意發展不能偏離方向和目標,因此強調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恰如其分的。

新京智庫: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如何做好共同富裕?哪些方面值得關注?

檀學文:共同富裕要想不斷取得新進展,需要實施全方位的綜合性發展措施。首要的目標仍然是促進和保持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避免經濟增長出現大幅度波動;其次是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創造並穩定就業崗位,健全勞動力市場保護制度,將穩就業當作第一民生工程;第三是穩步發展社會保障、基本公共服務等社會事業,着眼於提高質量、擴大覆蓋面、增強可及性,逐步提高統籌層級和基本均等化範圍;第四是實施專項戰略,縮小城鄉、地區、人羣三大差距。

我想強調的是,共同富裕是一個長遠目標,需要久久為功,但是當前階段面臨着一系列特殊困難和問題,因此需要妥善處理短期與長期的關係。

當前推進共同富裕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一是中國經濟增長處於一個跨越高收入經濟體門檻的關鍵階段,由於受到疫情、國際形勢的疊加影響,經濟發展走出低谷和進入新的良性循環對順利推進共同富裕至關重要;二是從現實情況看,疫情的反覆客觀上對經濟增長造成了一定影響,威脅到共同富裕的經濟基礎,因此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三是在新時期要發揮好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社會保障體系、民生政策的護航、兜底、保護作用。

新京智庫:在去年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並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您如何看待共同富裕與高質量發展的關係?

檀學文:在我看來,共同富裕與高質量發展是一體兩面、相互支撐、互為因果的關係。

首先,從供給側來説,共同富裕要以雄厚的物質文化產品及其公平分配為基礎,這些在新發展階段只能來自於高質量發展而不能再依靠過去的傳統發展方式,因為實踐證明傳統的增長方式已經不可維繫。

其次,從需求側來説,全體人民從小康基礎上邁向共同富裕,一個基本的內涵變化是消費內容改善和結構升級,對質量提升需求大於數量增長需求,這顯然是要對基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高質量發展所提出的需求信號。

再次,從傳統發展模式轉向高質量發展需要經歷一個巨大的轉型過程,其中存在巨大挑戰和不確定性,這將考驗一代人的智慧。

與此同時,正是因為中國式現代化是14億人的現代化以及共同富裕,龐大的國內統一大市場潛力將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和無限可能。中國人口規模巨大、地域遼闊、城鄉差別明顯,地區、城鄉、人羣間的三大差距中也包含着可以利用的多樣性特徵,從而可以在總體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同時實施差異化非均衡發展戰略。

例如,在促進區域均衡發展過程中注重發揮各地區的自然地理、文化、功能區特色,在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注重保護傳承鄉土特色;在促進縮小人羣差距過程中注重保護地方傳統生活方式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平衡。

最後,高質量發展需要與包容性發展取得合理的平衡。高質量發展主要側重於科技創新、新型工業化乃至未來產業,這些革命性變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對鄉村人口、縣域經濟、低收入人羣不利的。因此中國也需要一個漸進式變革的包容性增長機制,通過縣域創新驅動發展、鄉村振興戰略來實現生產方式的動態調整,在此過程中為不同地區、不同階層的人提供充分多樣的發展機會。

撰稿丨新京報記者 查志遠

編 輯丨柯 鋭

校 對丨陳荻雁

實習生丨付 佳

聯繫我們:

郵箱 [email protected]

微信 jimi906

新京智庫

新京智庫是依託於新京報平台成立的新型媒體智庫,我們着眼於自身立足北京的區位優勢,服務北京、面向全國、放眼世界。在國家政策解讀、政商學媒“四維一體”資源對接、城市案例研究和品牌傳播等方面,生產具有高度專業化、全球廣泛影響力的作品與研究成果,為政府、企業和行業機構提供一流的智力支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19 字。

轉載請註明: 檀學文:實現共同富裕需實施全方位綜合性發展措施|新京智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