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下樓,樓道上碰見鄰居,鄰居招呼自家孩子跟我打招呼“快喊阿姨啊,別那麼沒禮貌”,孩子不情不願地擠出了聲“阿姨”,我笑笑,走了還聽見鄰居小聲警告孩子“以後見人要主動喊,別磨磨唧唧的!”
説實話,碰上這種場面我十分尷尬,因為我也是從小被這麼訓大的。作為幼兒園老師,跟家長們聊起孩子時,有的家長會因孩子不愛打招呼而懊惱,覺得自家孩子害羞、沒禮貌,還有的家長則會説“沒事,孩子還小,我家老大小時候也不喊,大了之後跟變了個人似的,嘴可甜啦!”
還別説,我也見過這樣的例子。那麼,從小不願喊人的孩子,長大知道喊人,真的是孩子從內向轉變為外向了嗎?娃不愛“喊人”有心理學原因,可不是害羞沒禮貌,別因誤解傷了他。
三歲前孩子不愛喊人很正常,屬於“陌生人焦慮症”
其實,三歲前孩子不愛喊人,很大程度上出於“陌生人焦慮症”。畢竟三歲前孩子的安全感還沒有完全建立,面對陌生人,他會有本能的警惕。
此外,寶寶若在喊人過程中受挫,很可能他就不願再去嘗試了。尤其是在他努力去“喊人”卻遭到家人改正後,心裏就更不知所措了。有些家長還會因為孩子弄錯別人的稱呼而發笑“叫什麼阿姨呀,這麼年輕應該叫姐姐”,有的甚至會故意逗孩子喊自己的同事為“哥哥”,兩個成人在那裏哈哈大笑,留下孩子手足無措。
長大一些的孩子愛喊人,也不一定是“轉性”,而是禮貌為之
有些家長會説,自家娃小時候不愛喊人,長大就願意喊了,説明轉性了。其實,也不一定。而是孩子大了,知道見人打招呼是種禮貌行為,即便心裏不情願也會勉強自己去喊。畢竟,三歲看大,孩子的天性以一貫之,不會輕易改變。
孩子無論愛不愛喊人,家長切忌做以下事
國人注重禮儀,家長看到孩子不喊人難免會心急,但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切忌做以下事。
孩子不喊人就上綱上線,批評孩子不大方、不禮貌
養娃最忌“貼標籤”,若是家長在遇到鄰居而孩子偏偏不喊的情況下,頻頻説出“我家孩子就是太害羞了”“這孩子很內向”,這其實是在“貼標籤”。
孩子因為年齡小,自我認知不足,對外界的評價就格外敏感,尤其是父母的評價。經常被家長“貼標籤”的孩子,會認定自己就是這樣的人,久而久之,真的成了父母嘴裏所説的那種人。
此外,家長也不可對孩子過分苛責。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氣質和性格,有些慢熱型孩子本身不愛交際,不喜歡跟陌生人打交道,父母切不可強迫。不然會讓孩子變得敏感和自卑。
你家孩子從小愛喊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