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應切實抓緊國家的發展機遇,發揮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
陳茂波表示,香港的發展歷程,一直是緊靠祖國需要,發揮自身所長。從昔日貿易和製造業,到後者北移、服務業興起,再隨內地企業國際融資需要而成為金融和專業等高增值服務中心。即使產業內容轉變,背後賴以成功的方程式仍然牢固,為香港的繁榮發展引路導航。然而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的科網股泡沫爆破、2008年的環球金融海嘯,都在告訴我們,金融可服務實體經濟的蓬勃發展,但金融風險往往也會撼動實體經濟、打擊民生,甚至危及社會穩定。管控好風險,是繁榮發展的關鍵,也是保障社會民生的先決條件。
陳茂波指出,按着這思路去看香港的現在與未來,讓我們的視角更清晰、信心更堅定,超越眼前,看到未來更廣闊的可能。香港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在國家的金融發展策略中,發揮着獨特而積極的貢獻。當中的每一步,都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推進的。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發展軌跡,讓我們知道審慎的起步和推進,能確保更可持續的發展。2014年開通的滬港通,首年的交易額不到2000億元人民幣,隨後交投上升並擴大到深港通,去年全年交易額已超過15萬億元人民幣。
陳茂波認為“債券通”情況也相近。“債券通”於2017年7月3日正式運行,並開通“北向通”業務,平均每日交易額由初期的15億元人民幣,逐步擴大至現在的260億元人民幣,幾年間增加約17倍。境外機構在內地持有的在岸債券,六成是通過“債券通北向通”買入,金額已增至約38000億元人民幣,這反映該計劃獲得國際投資者的廣泛支持。4年過去,市場期待已久的“債券通南向通”詳情上週公佈,並將在本週正式開通,這將讓香港的債市發展踏上新台階。內地的機構投資者將可透過“南向通”在香港債市進行多元化資產配置,更多的國際機構會考慮在香港發行債券,資金及發債體可進行更有效的配對。大家也許還注意到,深圳市政府將到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這是首次有內地的地方政府到香港發債,特區政府亦計劃在政府綠色債券計劃中,加入以人民幣計價的綠色債券。這些發展都意味香港債市的豐富度和活躍度大增,進一步激活市場發展。
陳茂波指出,為使本港的金融服務更全面、更強,有必要為債券市場的深化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由他擔任主席的香港債券市場發展督導委員會已展開工作,以全面檢視香港債券市場的“生態系統”,包括債券的發行、買賣、清算、在交易所掛牌、託管、税務,以至信貸評級服務等,以增加香港債券交易的透明度,提升交易效率。不論是“債券通南向通”,或者同樣是近期出台的“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都為促進人民幣的跨境使用提供了巨大的有利條件。適度開放內地的資本帳,豐富人民幣在港可投資的產品,為人民幣境外使用提供更多維度和更活躍的環境,以滿足個人和企業的資產配置需要,同時吸引更多境外人民幣在本港匯聚和投資,進一步擴大在港的人民幣資金池,鞏固香港作為全球最大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的地位,也有利國家穩步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陳茂波認為,除了政策措施上的準備,香港還需要努力推動硬件上的配套和區域上的協調發展,以發揮更大的協同效應。不論是前海的發展,還是港深兩地在河套兩岸以及附近一帶的科技合作,都需要我們在基建,以及生活就業上提供更完善的配套設施。香港新界北和邊界一帶的發展規劃須加快檢視,讓香港能切實抓緊國家的發展機遇,為港人提供優質的事業發展機會,並提供更多的理想生活空間。從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逐步擴容和深化,以至“前海方案”的推動和落實,不同的內容、載體或方向,都有着共通的特點,力求透過政策創新、制度創新,將障礙化成優勢,並妥善管理潛在的風險,以積極和勇於克服困難的態度,為香港帶來新發展、新動力。
陳茂波建議,要把握好國家的發展機遇,除了政策和硬件配套,更重要的是要繼續確保香港能有安全、穩定和積極務實的社會環境。在制度上,香港已為維護國家安全、完善香港的選舉制度進行立法。今天香港進行了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首個重要選舉——2021年香港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下一步將是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和行政長官選舉。通過這三場選舉,落實“愛國者治港”的根本原則、以愛國者為治港主體,同樣要做好風險管理。一方面要避免香港再受外部勢力的干擾侵害,讓香港的發展重回正軌,另一方面要創造有利環境,提升特區政府治理效能,並讓社會聚焦,合力破解困擾香港已久的深層次問題,以切實提升市民的生活質量,為香港的長治久安開創新局面。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户端
編輯 楊萌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