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囂之後,美國國會週四最終確認了2020年總統大選結果有效。但這一步將讓美國的情況好起來還是繼續糟糕下去仍是未知數。
儘管人們對週三國會大廈將經歷的混亂早有預料,但其嚴重程度超過了很多人的預期。接下來形勢將如何發展還不明朗。尤其考慮到即將離任的總統特朗普還有幾天以他的方式“把玩”世界第一強國的權力。
即便他已經宣佈將實現權力的“有序”交接,但他已經用四年時間告訴世界他所理解的“秩序”可能與秩序的本意相差甚遠。
力挺特朗普的所謂和平抗議最終變得如此醜陋。以民主典範自居的美國理應反思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但不論週三那天有多少抗議者聚集在國會山,不論他們表達訴求的手段多麼歇斯底里,他們都不應該忘記他們挑戰的是一場合法的選舉,這場選舉是按照美國人一致同意的規則進行的,而他們自己也各自都是美國人中的一份子。
相比周三華盛頓的暴亂,以及這今年席捲美國各地的種族問題騷亂,其實並不需要什麼再多的證據證明真正加劇美國國家和社會間結構性張力的因素並非特朗普和拜登在政策層面的具體差異,而是這種差異背後所折射的價值層面的巨大差距。
儘管拜登政府將如何履行或者違反其競選時的承諾還不得而知,但是特朗普政府確實為世界提供了一個極端典型的例子説明在短短几年內在多大程度上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的結合體,在狹隘的民族主義的裹挾和助推下,能讓一個國家病入膏肓,甚至影響整個世界。
特朗普政府對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全球治理體系和世界市場的蔑視和破壞有目共睹。這屆政府不僅讓美國變得孤立,更在幾乎應對所有全球性挑戰上開了歷史的倒車。其中最典型是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處理,直接詮釋了什麼叫國家層面的種瓜得瓜。美國疫情也在警醒世界,船長一旦迷失了方向,又脱離了他的船員,別説“再次偉大”,就算善始善終都無從談起。
就像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所説,在疫情蔓延之時,我們尤其希望美國人民能夠儘快得到和平、安定和安全。
就像許多國家要邁過發展中的坎兒一樣,美國能否回到正軌絕不取決於這次事態多久能夠平息,而是在多大程度上這個國家能夠重新團結在一個負責任,有能力、有遠見的政府周圍卻認真解決一個個美國繞不過去的系統性問題。比如收入差距、種族問題、社會撕裂等挑戰都被故意忽視或者掩蓋太久了。但這些問題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雜症”,涉及到關鍵領域的利益再分配。
如果拜登能夠在美國曆史“最黑暗”的這個週三吸取足夠的教訓,那麼這個國家這些年經歷的痛苦就可以轉化為“成長的煩惱”,而不是加速衰老的前兆。
(文章原載於中國日報旗下微信公眾號“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