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名全看GDP?華東理工大學排城市百強榜,堅持看“社會屬性”


中國青年報客户端上海11月1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今天,上海高校智庫“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研究院”重點研究項目“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數研究”課題組在上海發佈了“新時代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數暨百強榜(2020)”。據悉,這是華東理工大學第三次公開發布中國城市社會發展百強榜,課題組後續還將推出中國城市社會發展專題報告等系列報告。

記者注意到,我國現有城市排名着重於“經濟排名”或“單項指標排名”,較少有綜合、全面反映城市社會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而華理此次推出的“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數研究”卻特別堅持城市發展的“社會屬性”和“人民屬性”,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主要評價依據。

城市排名全看GDP?華東理工大學排城市百強榜,堅持看“社會屬性”

該課題組設置的城市社會發展指標體系包括7個一級指標、46個二級指標,能夠從多個層面對297個城市的社會發展狀況進行綜合評價。一級指標分別為經濟發展與民生保障、人口發展與社會潛力、生態文明與環境治理、社會治理與公益慈善、公共教育與科技文化、公共醫療與居民健康、社會保障與社會救助。2020年課題組還對各項指標的分值進行優化,首次將分值分為基本分和扣減分。

從整體上看,我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標體系中“社會治理與公益慈善”“公共醫療與居民健康”“社會保障與社會救助”三類指標貢獻最大,這與課題組主張“城市發展的社會屬性和人民屬性”直接相關。

課題組綜合各項指標後,研究結果顯示,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數綜合排名前十強城市分別為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廣州市、重慶市、杭州市、南京市、天津市、武漢市和成都市。與2019年相比,城市社會發展十強城市連續上榜,北、上、深、廣仍舊佔據前四位,杭州和南京進步明顯。

城市排名全看GDP?華東理工大學排城市百強榜,堅持看“社會屬性”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二、三線甚至四線城市由於特殊的環境條件和資源稟賦,或地方政府的重視和投入,排名靠前。比如,在“人口發展與社會潛力”領域,東莞、鄭州、佛山、青島和合肥等城市表現優異,這些城市人口吸引能力顯著增強,青壯年人口比重高,城市老齡化程度低,社會發展潛力大;在“公共教育和科技文化”領域,北京、深圳、上海實力最強,珠海和克拉瑪依等科教或產業強市,以及拉薩和太原等省會城市集聚了大量教育和科技資源,排名靠前;在“社會保障與社會救助”領域,上海、北京、深圳、珠海和廣州等城市得分最高,這些城市吸引了大量青壯年勞動人口,他們在為城市經濟發展貢獻智慧的同時,也提供了大量的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增強了社會保險基金的可持續性;在“生態文明與環境治理”領域,十強城市多為氣候宜人、環境優美的中小城市,包括麗江、黃山、威海、海口和珠海等。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64 字。

轉載請註明: 城市排名全看GDP?華東理工大學排城市百強榜,堅持看“社會屬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