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九宮格》類型分析之“僥倖心理”型保險客户
本篇為「客户九宮格」系列文章的第二篇。該系列把所有拒絕保險的客户,分成為九種類型。每種類型客户,分別對應不同的溝通辦法與技巧。
針對每種類型的客户,彙集了保險展業常見的拒絕話術及處理邏輯,並把該類型的拒絕原因及溝通重點剖析清楚,供大家學習參考。
今天的主題是:僥倖心理的客户該如何溝通。
保險是大數法則和小概率事件,是講究概率的。因為風險有偶然性和不確定性,誰也不知道它發生不發生,或者它會在什麼時候發生。
這就導致了,有些客户覺得保險是可有可無的。花那麼多錢投保,一輩子也用不着,這錢就花的冤枉,似乎挺可惜的。
正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風險發不發生、什麼時候發生,我們才需要有保險。每個人都有遭遇風險的可能,只要風險來臨肯定會產生遠超自己預想的損失,甚至會連累到家人。
這也是風險的其他幾項特徵:普遍性和損害性以及社會性。所以我們保險營銷員的責任,就是消除客户的僥倖心理,讓他在風險來臨之前就擁有保障。
僥倖心理類型的客户,常見的拒絕還有:上一輩也沒買保險,不都過得好好的嗎;萬一用不到,這錢不就浪費了;我這人膽心謹慎,不會遇到什麼危險...
其實客户之所以產生僥倖心理,主要是兩方面原因。
一、客户擅長精打細算。但這不代表客户沒有經濟條件,這裏所説的精打細算,是指他還有其他方面的支出,比如車房貸、外債、投資等等。
對他們來説,確定發生、確定數額的支出,是必須要留出來的,而對於概率發生,不確定數額的,他們就懶得規劃,走一步算一步。
二、客户沒認識到遭遇風險後的巨大損失,以及風險發生的概率有多高。我們常説一句話: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叫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才叫事故,説的就是這類客户。
他們平時有可能也會看到些風險事故,也曾對這類事故恐怖到心驚肉跳。但三分鐘熱度一過去,這事就忘了。他們需要一次深談,去仔細的考慮一下,平時他們從來不會考慮、將來會發生的事。
所以針對僥倖心理的客户,要麼讓他知道,規劃保險並不是省錢,擁有保險才是省錢。要麼讓他明白,漠視風險的代價有多大,有很多案例可以講的。
上一輩也沒買保險,不都過得好好的嗎
您的這個觀點我特別贊同。但您有沒有想過:老一輩為什麼沒有買保險,也能扛過風險?其實很大一個方面是因為老一輩人口很多,家族旺盛,風險共擔。
那個年代的人有多位兄弟姐妹或子女,遇到風險,身邊的人一人拉一把就度過了。但是現在家庭結構發生變化,倒三角了,這種模式已經行不通了。
現在的普通家庭,一對年輕夫妻,上頭有4位老人,下面卻是獨生子女。別的不説,光是贍養老人,以及誰來給自己養老,就夠讓人頭疼的了。
我們這一輩不把這個難題解決,難道要留給下一代,讓子女解決這個問題嗎?作為家長不求能享兒孫多少福,不拖累兒孫就是最大的貢獻了。您覺得呢?
萬一用不到,這錢不就浪費了
哈哈,您的這個想法很有意思。咱買保險圖的就是個安心,圖的就是個萬一,在最關鍵的時候有個兜底,哪能時時刻刻想着把它給用了呢,多不吉利。
咱們買防盜門是幹什麼用的?防盜防小偷的對吧,你見過誰説,安了防盜門多少年了,咋沒遇到過小偷呢,這防盜門白安啦?保險就是咱們家庭資產的防盜門啊,沒有浪費一説。
如果您覺得這種消費型的產品不太適合,咱們還可以規劃一些返還型的嘛。有事的時候保事,沒事的時候還可以回本,您覺得怎麼樣。
我這人膽心謹慎,不會遇到什麼危險...
您保險意識挺好啊!您的這種刻意規避風險發生的行為,叫避免風險,或者叫風險預防,真的做的特別好!我的其他客户有您這種觀念就好了。
其實還有兩種規避風險的手段,一種叫風險自擔,就是指沒有保險的話,萬一遇到風險了,這個損失只能自己承擔。但沒有人能保證自己將來一定不會遇到風險,您覺得呢?
還有一種叫風險轉移,就是遇到風險後造成的所有損失,都轉嫁給保險公司,我們的資產並不會受到任何的損失。這才是最有智慧的規避風險的手段啊,您這麼有保險意識的人,一定最認可這種方式吧。
小時候,我們村的大人和小孩,都喜歡到村邊的河裏去洗澡、游泳,沒有人覺得不對,甚至大人嫌小孩亂,還會讓他們去河邊玩。這就是僥倖心理,認為風險不會發生。
但是後來有幾個小孩子在河裏淹死了,當時好多個村子的人都去看了孩子淹死後的慘狀。後來幾個村聯合把河邊用樹枝給筐了起來,還豎了好幾道警示牌。
這回所有的家長都長記性了,一聽説誰家的孩子去河邊玩了,把手裏的碗一摔,把鞋跑丟了也不管,也要第一時間過去拎着孩子的耳朵把他拽家裏來。
所以僥倖心理其實是可以糾正的,只要這個人知道了風險會造成怎樣的後果。保險營銷從來不缺案例,給這類人講的時候要多講細節,這樣他們才會重新考慮保險的重要性。
今日話題
看完本文,你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