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挑起的“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鬧劇遭到越來越多國家抵制。據“德國之聲”15日報道,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表示,參加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大多數國家的政府沒有選擇加入“外交抵制”行動。針對美西方一些人將奧運會政治化,巴赫表示,“如果有人期待奧運會可以改變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那麼這種期待過高了。我們的責任並不是解決這個世界上的政治問題。”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圖片來自國際奧委會官網
據報道,巴赫14日晚接受德國電視二台記者採訪時表示,“有像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做出了那樣的決定”,但“如果我們説將有90個國家的奧委會出席這次冬奧會,可能有70多甚至80多個國家的政府沒有做出這樣的聲明”。他表示,“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支持奧運隊伍參加,這樣他們的運動員才能實現奧運夢想”。
“德國之聲”稱,針對記者質疑國際奧委會“為什麼在2008年以來中國沒有向積極方向發展的情況下,依舊把2022年冬奧會的主辦權授予北京”,巴赫回答説,“國際奧委會的責任不是解決世界上的政治問題。我們的任務是在奧林匹克憲章和奧運會規則下和平地、相互尊重地舉行奧運體育比賽。”他再度強調,“國際奧委會既沒有機會也沒有權力做出政治決定,或者去解決全世界幾代政治家都無法解決的問題。”
國際奧委會高級委員、加拿大人龐德日前接受德國電台採訪時也表示,把2022年冬奧會主辦權交給中國沒有什麼要後悔的,“這是當時的最佳選擇”,如果説失望的話,那就是許多歐洲國家撤銷了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申請。此後,申辦國就剩下了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龐德強調,讓一個國家主辦奧運會,並非顯示國際奧委會支持該國的政治目標。授權主辦奧運會的標準是,該國作為體育國家的重要程度,以及該國是否具備當今國際期待的舉辦奧運會的能力。“如果要選一個承辦高水平奧運會的主辦國,中國無可指摘。”
冬季奧運會的規模小於夏季奧運會。美西方挑起“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不成,甚至“碰瓷”一些因客觀原因決定不派官員出席冬奧會的國家。一些西方媒體14日大肆宣揚“比利時和奧地利決定不派官員出席冬奧會”,而實際情況是,比利時政府發言人明確表示,比利時從來沒有派官方代表團出席過冬奧會,因為傳統上該國參加冬奧比賽的運動員很少;第二,因為疫情原因,該國今年夏天就沒有派官方代表團赴東京出席夏季奧運會。奧地利總理內哈默14日對德國《世界報》表示,不派官員去北京是因為中國的疫情防疫要求很高,即使去了也不能親自會見本國運動員,“這不是外交抗議或抵制”。▲(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