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何 錕 李 洋】近日,印度新冠疫情突然失控,每日確診病例持續刷新紀錄,由此引發的死亡人數暴增、露天火化屍體等慘狀震驚了全世界。然而,這已經不是印度第一次大規模暴發瘟疫了。因為天災和人禍,印度這片土地曾經多次經歷可怕的大流行病。
1918年大流感:1700萬人死亡
1918年開始席捲世界的大流感造成全球約2000萬至5000萬人死亡,遠超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然而罕有人知的是,這次大流感死亡人數最多的地方不是在媒體上被反覆提及的歐美,而是遙遠的印度。
20世紀初的印度是個屢遭瘟疫的貧窮殖民地,公共衞生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不僅西藥尚未普及,大多數印度人生病時,只有求助神靈和本土的阿育吠陀醫術。1918年5月29日,時值一戰即將結束,一艘載有印度遠征軍的輪船抵達孟買海岸,上面不但裝滿從宗主國英國運回來的物資,還攜帶着從歐洲帶來的致命流感病毒毒株。1918年6月,孟買出現了第一個流感患者。沒過多久,流感疫情在印度的西部、北部和中部相繼暴發。
糟糕的公共衞生環境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更加劇了這場大流行病的擴散。當時是印度棉紡織業迅速發展的時代,作為印度紡織業中心的孟買吸引了大量廉價勞動力。他們大多是印度低種姓的窮人,通常住在擁擠不堪的貧民窟裏,有些人甚至只能在骯髒的小巷、馬廄和倉庫裏生活。當時在印度任職的英國男爵丁肖·馬內克吉·佩蒂特評價説:“孟買隱藏在疾病、污垢和退化的深處,衞生條件是歐洲一個三流城市也完全不能容忍的!”
儘管英國人對印度的髒亂差如此嫌棄,但他們並不願意花費任何精力和金錢來改造這個巨大的“病毒培養皿”。很快,孟買城裏出現發燒、四肢疼痛、支氣管炎症的病人越來越多,但英國殖民當局以為只是一般的流感,並沒有當回事。然而流感病毒在整個印度社會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完成變異,潛伏期變得更短,致死率變得更高,很多人僅一上午的時間就從感染走向死亡。至此,大流感開始在印度全面暴發。
在疫情擴散期間,印度本就為數不多的醫院早已沒有牀位,即便徵用學校擴充病牀後也遠遠不夠接納病人,大多數患者只能等死。當時的記錄稱,醫院裏的死屍已放得滿滿當當,也沒人敢把屍體抬出去為將死之人騰地方,屍體就這麼一摞一摞地堆在那裏。
不僅醫院如此,印度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裏都堆滿屍體,幾乎每一棟房子都有人在為死者悲泣,一種恐怖壓抑的氣氛瀰漫着整個印度。
而英國殖民當局對大流感的反應,也令人髮指。疫情暴發時,許多殖民政府官員為了自保,紛紛跑到山裏避疫,把印度百姓留在疫區自生自滅。眼看疫情來勢洶洶,防疫無方的殖民官員還開出一些奇葩藥方:用高錳酸鉀漱口、多用消毒劑、儘量在户外睡覺……結果自然是於事無補。印度民間傳言,英國人在醫院裏秘密肢解印度人提取藥液,用來保護英國人免受瘟疫侵襲。於是數百萬印度人因恐慌而逃離城市跑到鄉村,將疫情帶到更多地方。而英國殖民政府則發動嚴厲的管制,卻又進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在這場蔓延驚人的大瘟疫中,印度聖雄甘地也險些喪命。1919年,甘地出版的《年輕的印度》中寫道:“在這麼可怕及災難性的傳染病流行面前,任何其他文明國家的政府,都不會像印度政府這樣不作為。”
印度衞生專員的1918年年度報告描述,“所有的江河都被屍體堵塞了。在長時間的浸泡下,這些屍體已經被泡發,開始發爛、發臭”。一名22歲的印度青年絕望地説:“恆河裏全是屍體,因為人們沒有足夠的木材來火化。因為疫情,我的家人眨眼之間就消失了。”
直到兩年後,大流感才在全球慢慢消失,整個印度此時已經是哀鴻遍野。根據印度後來的估算,死於這次大流感的人口多達1700萬,約佔當時印度總人口的1/20。僅印度人口最多的北方邦,就因這次大流感付出300萬條人命。
19世紀:波及全世界的霍亂
外界普遍認為,這次印度新冠疫情的大規模傳播,與印度民眾違規大舉聚集慶祝“大壺節”的做法脱不開關係。事實上,在印度長期肆虐的霍亂疫情,同樣也與朝聖等宗教活動關係密切。然而英國殖民當局卻對此視而不見,最終釀成慘劇甚至危及自身。
自古以來,印度恆河三角洲就是霍亂的地方病源區,素有“人類霍亂之鄉”的稱謂。遠古時期,印度大陸與外界交往不便,霍亂向外傳播極為緩慢。但隨着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英國人不僅打開了南亞的大門,也打開了恆河三角洲霍亂流行病的潘多拉魔盒。
不得不説,霍亂這種通過消化系統傳播的流行疾病,讓迷戀恆河的印度人付出慘重代價。全長2500公里的恆河,被印度教徒視為最神聖的河流。每年1-3月,恆河與亞穆納河的匯合處就會舉行沐浴節,數十萬朝聖者沉浸在河中,洗滌身上和心靈的污穢。不僅如此,印度教徒還將死者的骨灰撒到恆河裏。但從衞生角度而言,恆河由此變得髒亂不堪,成為霍亂弧菌滋生的温牀。作為朝聖儀式的一部分,朝聖者要生飲恆河水,這更為霍亂弧菌的傳播提供了理想的條件。而朝聖者將這些水帶給親友的行為,又進一步推動霍亂的擴散。
更糟糕的是,19世紀出現的反常氣象條件為霍亂弧菌的繁殖創造了適宜的條件。1815年印度天降暴雨,洪災氾濫,收成盡失,1816年卻格外炎熱乾旱,而1817年又是暴雨連連。持續數年、蔓延整個印度的霍亂疫情開始了。1817年3月,加爾各答威廉要塞出現霍亂病人死亡,然而殖民當局只認為這是孤立事件,未曾留意。同年7月,孟加拉省各地接二連三發生霍亂,加爾各答也受波及。短短一個月內就有2.5萬人感染、4000人死亡。1818年,霍亂疫情擴散到印度更廣闊的地區,所過之處,人羣死亡率高達7.5%。
隨後兩年,霍亂疫情繼續肆虐並向國外延伸,錫蘭、緬甸、泰國、新加坡、菲律賓等接連“中招”,由此揭開世界範圍的霍亂大流行序幕。霍亂的潘多拉魔盒打開之後,就沒有那麼容易被關上了。從1816年起,霍亂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暴發了8次,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等地都深受其害。俄國著名音樂家柴可夫斯基在霍亂第三次全球暴發時被病魔奪去了生命。
面對霍亂疫情造成的慘重損失,1866年在君士坦丁堡召開的國際衞生會議上,各國採納了“接觸傳染”這一致病理論,並明確指出“在導致印度霍亂流行的發生和傳播的諸多原因中,朝聖活動是最主要的因素”。當時的調查顯示,與印度人朝聖有關的節慶聚集活動,例如“灑紅節”“大壺節”“小壺節”等,與19世紀多次霍亂疫情的暴發週期高度吻合。由於參加這些慶祝活動的人羣動輒數以百萬計,霍亂疫情能非常快速地擴散,並造成大批民眾死亡。
例如1867年4月在哈德瓦舉行的“大壺節”上,參與人數最多時達到300萬,但當地僅有19名朝聖者接受霍亂治療。疫情很快沿着朝聖者路線傳到印度北部,當年約有25萬人感染霍亂,其中半數因此喪生。國際衞生會議敦促英國方面加強霍亂疫情的應對措施,但殖民當局卻“大開倒車”。在19世紀中葉,英屬印度衞生官員坎寧漢強制推廣檢疫措施,建立緊急隔離醫院,對可能感染霍亂的朝聖者進行檢疫隔離,一度使疫情得到控制。然而出於政治妥協和財政困難的考慮,1868年上半年,英國衞生當局説服坎寧漢停止對駛自孟買的船隻進行檢疫。這種放寬防疫政策的結果可想而知。據不完全統計,歷年累計死於霍亂的印度人高達3800萬到6000萬。
1994年:大規模鼠疫嚇跑百萬人
從中世紀開始,鼠疫這種全球談之色變的瘟疫以“黑死病”的名義在全球多次暴發。20世紀50年代,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疫情基本平息。許多專家認為,隨着現代醫學發展,鼠疫已由活躍期進入靜息期。然而,1994年發生在印度的鼠疫疫情又一次讓專家大跌眼鏡。
印度西南部的古吉拉特和馬哈拉施特拉兩邦分佈着大片灌木叢林生態系統,動物活動頻繁。由於印度人口急劇膨脹、糧食日趨緊張,人們為獲取更多食物來源,濫墾亂伐叢林,致使黑翅鶯、南亞鷹和大鴇等老鼠天敵大幅減少,加之當地貧民窟集中、垃圾成堆,老鼠數量與日俱增。
1994年全球氣候異常,北半球廣大地區遭遇罕見的高温天氣,印度古吉拉特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熱浪滾滾,炎熱天氣加快了肺鼠疫病菌的大量滋生和傳播。鼠疫首先從馬哈拉施特拉邦農村地區開始傳播。不過在當時的印度政府眼裏,低種姓的農村人患病並不是什麼值得重視的大事。1994年9月下旬,鄰近馬哈什特拉邦的古吉拉邦城市蘇拉特正處於慶祝象神節的狂歡之中。然而,在祥和的氛圍下,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幽靈已經悄然潛入這座城市。
9月19日,蘇拉特醫院突然接收到30名病情相似的患者。他們高燒不退、咳嗽、打噴嚏和吐血,不久就陷入昏厥。此後,又有一批病人被送進醫院。9月20日,第一名患者在醫院中死去,接着又有不少患者相繼病死。死者全身發黑、凸着一雙睜大的眼睛,痛苦之狀令人慘不忍睹。醫生化驗血樣後發現,這些病人患的就是鄰邦馬哈什特拉農村的流行病——鼠疫。
災難降臨後,印度官員宣佈蘇拉特進入“國際公共衞生緊急狀態”。9月23日,蘇拉特當局下令關閉所有學校、電影院和公園,工廠和銀行等大企業也陸續停產停業,直到政府解除警告。但蘇拉特市的醫療條件非常差,醫療設備十分落後,醫務力量嚴重不足,治病的藥物也少得可憐,醫治鼠疫所需的四環素、磺胺等藥品更是奇缺。到10月4日,已有1000多人被送進醫院治療和檢查,其中50人染病身亡。
鼠疫疫情出現後,印度政府的處理尤其讓人失望,官方沒有説明應對疫情的信息,醫療部門也沒有對民眾進行正確的預防措施指導。一些民眾盲目認為消滅老鼠對終結疫情有益,開始了大規模的滅鼠行動,結果導致鼠蚤直接與人類接觸,進一步擴大了鼠疫疫情。
為逃避鼠疫的可怕陰影,蘇拉特的居民大舉出逃,印度政府不得不出動軍隊來控制局面。但為時已晚,因為封鎖不及時,幾十萬人亡命般驚慌失措地奔離居住地。據國外相關機構的估算,在疫情宣佈後的4天內,約50萬人逃離這座城市。他們也將鼠疫病菌和恐懼心理帶到印度各地,並導致上百萬人離家出逃。不到兩週的時間裏,印度多地都報告出現鼠疫疫情。僅首都新德里就有770人被送進醫院,其中4人不治而亡。
這場後來稱為“蘇拉特風暴”的鼠疫不僅奪去很多印度人的生命,還給印度社會帶來不可估量的社會混亂和經濟損失。當時印度出現大規模搶購物資的現象,尤其是藥品和相關醫療設備。40多個國家採取果斷措施,臨時中斷與印度的空中和海上交通,取消了飛往印度的班機,並對來自印度的班機、輪船及貨物或乘客進行隔離消毒和衞生檢查。當時有報道稱:“這場鼠疫使國外投資者對印度的投資環境持懷疑態度。對於這個渴望引進外資發展經濟的發展中國家而言,無疑是巨大的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