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我們借到傳説中的滴滴D1,對它進行了一次汽車動態首個測評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綜合

11月16日,滴滴出行發佈了首款網約車定製車型——滴滴D1。唯電新能源汽車社區在上一篇文章中,從產業角度簡析了滴滴D1背後隱藏的商業價值。在本篇文章,我們將從產品角度,從靜態體驗到動態試駕,為大家帶來D1的全網首篇汽車動態測評。

賤賤的温馨提示一下,滴滴D1將在年底從長沙開始,逐漸遍佈國內多個城市,未來隨手叫來的一台網約車,或許就是這輛D1駛來。粉絲們記得一定要將本篇文章關於D1的貼心小設計用小本本記下來,到時候上車最優雅的那個仔,就非你莫屬了。

滴滴D1專為網約出行市場打造,由滴滴聯合比亞迪共同設計開發,從外觀到內飾均針對出行場景深度定製。D1作為一款MPV車型,外觀上整體方正細節圓潤。目前階段主打“青果色”的清新綠色車漆,車頂採用白色雙拼設計,前後包圍均兩側均採用“L”型導風槽裝飾,看上去活力且動感。

中網採用當下電動車流行的封閉式進氣格柵設計,中網貫穿式燈帶與兩側大燈內部LED光源相連,科幻感十足。

尾燈採用與前燈相呼應的貫穿式設計,細長的LED燈帶營造出科技氣息;燈帶下方的燈罩遍佈點陣式的六邊形透光紋理,無論是白天還是夜間,都具有極高辨識度。

車輛右後門為電動側滑門設計,乘客通過此門上落車頻率最高,側滑門的開啓方式,能夠大大減少乘客突然開門造成的交通事故。

內飾風格簡約清新,採用平直規整的線條設計,整體內飾配色以白色為主打,增加車內科技感。中控懸浮式大屏集成了滴滴定製的DIIA車機系統,並與車輛其他硬件相聯動,司機可以擺脱對手機的依賴,通過方向盤的“滴滴鍵”一鍵接單。

通過DIIA車機,司機師傅可以通過中控屏進行出車、接單的常規操作,此前需要利用手機前置攝像頭的人臉識別也併入DIIA生態中,依靠車內原生攝像頭便可完成此項操作,減少司機師傅工作量。

除了滴滴專屬功能,車輛的系統設置也在中控屏集成,如車輛電量信息、行程記錄儀等,司機可通過“你好,小滴”進行語音喚醒,減少行車分心。值得一提的是,當車輛車門未關閉時,車門開合信息將以小窗形式彈窗在最頂層;如果後排乘客未系安全帶,系統也會進行提醒,一切的一切,都是圍繞着乘客安全出發。

D1車輛車頭配有“彩虹接駕燈”,提供6種顏色搭配,乘客可以在上車前,用在手機軟件中提前設置自己的專屬顏色,解決了夜間看不清號牌,或是人多車多找不到車的痛點。

此外,乘客還能通過軟件自行設置空調温度、風量大小、座椅加熱等功能,無需開口就能為自己帶來最舒適的乘坐感。

得益於純電動專屬平台,滴滴D1憑藉着4390mm的車身長度,就擁有着2800mm的超長軸距,後排乘客空間極為寬敞,用傳統車評習慣的“幾拳幾指”已經無法滿足,用坦白的話來講就是——可以直接翹起二郎腿。

而“頭等艙”的體驗感光靠長,是遠遠不夠的。車輛後排頭枕處提供了屏幕娛樂系統,可以進行K歌、購物、尋美食;乘客前方提供了可以摺疊的杯託支架、USB充電口以及掛鈎,紙巾盒不再需要單獨擺放,它被直接集成收納在座椅靠背中。

這裏需要特別標註的是,乘客的座椅為白色,是滴滴特別為了乘客短途搭乘定製的偏軟性舒適座椅;而主駕司機的座椅,則為黑色偏硬,為司機師傅提供更好的支撐。

車輛擁有富裕的車內後排空間,就意味着尾箱空間被佔用嗎?並不是——D1後尾箱容積相當充裕,底部完全平整,更低的開口便於行李的取放,開啓後的尾門還能夠充當“雨棚”角色。

我們將隨行的24寸、20寸行李箱放進之後,還能繼續向內丟進其他行李,再添加兩個行李箱也是綽綽有餘。

在前排中央扶手處,D1為司機配備了“司機公文包”,不僅能讓乘客物品有序收納,司機的個人物品也擁有了專屬收納地,這個“司機公文包”還能取出隨身攜帶。

D1配備前置單目攝像頭及毫米波雷達,是首款搭載AEB系統的網約車,提升車輛駕駛安全性。車輛搭載由比亞迪弗迪生產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安全性更高、循環壽命更長,為每日出行的乘客從源頭上提供超安全的保障。

續航方面,車輛綜合續航里程為418km,以網約車的使用場景來看,基本上是每日行駛里程的兩倍還有餘,在符合真實用車定位的前提下,做到了更低重量及成本。

總的來講,滴滴D1這款車型,無論是從外觀、內飾、座椅、車機,乃至續航、動力,都不同於常規家用車。它是全球首款針對網約車專屬定製的車型,相比於前輩LEVC TX、JPN Taxi更加懂得司機乘客。在這裏,我們只能用“共享出行新物種”對它進行概括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