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關公像一建一遷損失慘重,反思之餘不能忘了追責

1.7億元建成、1.55億元搬走,湖北省荊州市巨型關公雕像近日再度引發關注。《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登文章指出,先是違建、後又搬移,3億多元就這樣浪費了。

3億多元被虛擲,同樣引發了當地的反思。日前,荊州當地媒體公開了市委書記吳錦在全市一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內容。在談到“關公銅像搬遷”一事時,吳錦坦言,“最近,我看到網上一些關於關公銅像搬遷的輿情。説實話,我覺得雕像的每一塊銅片,都是抽向我們的一記響亮的耳光。”

“雕像的每一塊銅片,都是抽向我們的一記響亮的耳光”,不能不説,這話説得很重。但毫無疑問,不論是講物質損失的程度,還是整個事件的性質,都配得上這樣的重話。

關公義園位於荊州古城東南側,佔地面積達228畝,關公雕像高達58米、重達1200噸,當年號稱是全球體量最大的青銅雕像,一度被當作“荊州旅遊的新地標”。但多年經營慘淡的事實證明遊客對這種噱頭並不買賬,而且經專家檢查,關公雕像基座正處於不斷沉降之中。

更嚴重的問題在於,關公雕像從一開始就屬於違建。當地官方曾經向關公雕像投資建設方下發限期改正的函,但最終卻不了了之。

本身就是違建,而且雕像基座正在沉降,其中的安全風險不言而喻。等待着這座巨型雕像的最好命運早就註定:除了搬移,別無選擇。

現在雕像終於在搬了。但如此龐大的建築,畢竟不是一個小玩具,即使是就地砸掉,也需要不小的成本,何況是要搬移呢?“1.7億建成、1.55億搬走”,這可都是真金白銀。“關公”重現荊州,又再失荊州,人為花費巨資導演的這一出大戲,最終不過收穫了一個寂寞。

“雕像的每一塊銅片,都是抽向我們的一記響亮的耳光”,反思夠深刻。在反思之後,相信會有嚴厲的追責。

根據媒體報道,當地有關部門在事件中的責任無可推缷。這座巨型雕像,與荊州古城牆距離僅300多米,屬於古城歷史城區的開放空間,把它作為一個地標項目來建設,是否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規定相悖?有關部門在開建之前是否把好了關口?發現投資建設方違建,是不是發去一封要求整改的函就萬事大吉?

在反思過程中,當地官方對這些責任並沒有迴避。吳錦指出,我們有的幹部只攬權不攬責,遇事先從“免責甩鍋”出發。屬地責任被濫用,成為推卸責任的藉口,工作“互為前置”造成過程損耗。

損失如此巨大,對荊州形象造成了這麼大的破壞,究竟誰在只攬權不攬責,誰在免責甩鍋、推卸責任,當然要好好查清楚,並依照規定給予處罰。

《中國紀檢監察報》的文章同時強調,“3億多元的代價,必須警鐘長鳴”,相關監管部門要加大對重大項目審批和違法建設的監督力度,發現苗頭問題及時干預、糾正,杜絕濫建“文化地標”等形象工程。

文化地標對一個城市很重要,一個有歷史積澱的城市,總有幾處能代表自己文化的建築。就像故宮之於北京,中山陵之於南京,杜甫草堂之於成都,荊州古城牆之於荊州。

但文化地標不是隨心所欲建立起來的。一個被公認的文化地標,要麼含有歷史的藴味,要麼具備文化的意義,而且總是與它所在的城市和諧相融。文化地標不等於有錢就能建,領導想建什麼就建什麼,這個邏輯在這裏行不通。

“1.7億建成、1.55億搬走”,“關公”一來一去的3億多元損失不能白白打了水漂。

(南都社論)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視點|關公像一建一遷損失慘重,反思之餘不能忘了追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54 字。

轉載請註明: 視點|關公像一建一遷損失慘重,反思之餘不能忘了追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