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8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8日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合會)2021年年會上指出,“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理念不斷深化,生態文明領域合作成為共建“一帶一路”重要內容,高質量發展成為新時期“一帶一路”建設的鮮明主題。
國合會報告指出,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總體呈增長態勢,實施了一批清潔能源項目,綠色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底色。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9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直接投資1173.1億美元,年均增長6.7%。此外,根據世界銀行估算,“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所帶來的貿易成本下降將使全球實際收入增加,“一帶一路”倡議的相關投資,能夠使760萬人口擺脱極度貧困、3200萬人口擺脱中度貧困。
“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出將“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海洋合作、野生動物保護、荒漠化防治等交流合作,推動建設綠色絲綢之路”。
2021年6月,在“一帶一路”亞太區域國際合作高級別會議期間,中國等29個國家共同發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夥伴關係倡議,呼籲開展國際合作以實現綠色和可持續經濟復甦,促進疫情後的低碳、有韌性和包容性經濟增長。
趙英民強調,今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深入推進綠色絲綢之路建設的關鍵時期。綠色“一帶一路”建設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互支撐,是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綠色發展及疫後復甦的重要手段。
趙英民指出,面對全球環境治理的新形勢,不斷提高“一帶一路”建設的生態環境管理水平,推動綠色絲綢之路建設走深走實。同時,把應對氣候變化擺在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首要位置。隨着全球100多個國家發佈碳中和目標,世界各國已經形成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共識,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綠色低碳轉型成為各國疫後經濟復甦的必由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