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出爐,全國人口達到141178萬人,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
十年來我國人口總量持續增長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十年來我國人口總量持續增長,儘管增速放緩,但仍然保持了平穩增長,10年間實現了13億人到14億人的跨越。當前我國人口占全球總人口的18%,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寧吉喆表示,這些數據反映了我國經濟社會和人口發展的歷史進程,符合人口自身發展趨勢,符合人口與經濟社會相互作用的客觀規律。數據也反映出我國正面臨着結構性矛盾,比如勞動年齡人口、育齡婦女數量下降,老齡化程度加深等。
總體看,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人口與資源環境仍將處於緊平衡狀態,需要採取措施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歷時一年半,漏登率為0.05%
我國人口普查每10年開展一次。此次人口普查歷時一年半,從2019年10月開始籌備,到2020年11月啓動普查登記,再到如今數據彙總發佈,得到的大量普查結果將被進一步開發利用,服務宏觀決策,為“十四五”政策制定提供依據。
老百姓感知最深的是普查登記階段。從2020年11月1日到12月10日,約40天時間裏,700多萬名普查人員登門入户,對4億多户家庭、14億多人口進行全面普查,採集了豐富翔實的普查基礎數據。這些數據主要是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況,具體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況。
其中,公民身份號碼首次納入普查內容。“七人普”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李曉超表示,登記的身份號碼將與公安、衞健等部門行政記錄進行比對核查,實際上是為了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同時,會對身份號碼進行保密處理,嚴禁泄露公民信息。
“住房”情況的調查曾引起討論,被認為是首次“查人”也“查房”,甚至被解讀為是房地產税的信號。對此,國家統計局當時回應,以房“查人”是世界各國進行人口普查普遍採用的方法,早在2000年我國的“五人普”時就設置了有關居住狀況的指標,並非新增項目,無需過度解讀。
為使普查結果務必準確,前述基礎數據會再經過事後質量抽查的把關。事後質量抽查是獨立調查,主要目的是瞭解差錯情況並對數據質量進行評價。
寧吉喆公佈數據,通過與現場登記結果比對,事後質量抽查顯示,“七人普”的漏登率為0.05%,較六人普(0.12%)減少了0.07個百分點。
新京報記者 姜慧梓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