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父母來説,孩子是我們的心頭肉,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
我們竭盡全力給他提供最好的教育,盡己所能授予他做人的道理,並且心甘情願為孩子遮風擋雨,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且有教養。
然而我們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我們身上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個短處,這個短處實際上也並非是不良的,只是很多時候都會讓我們為難。
我們的素質其實都很高,懂得謙讓、懂得寬容、懂得講道理。
可是我們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多年後,卻發現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跟我們講道理、會謙讓我們、會寬容我們。
他們佔便宜、我們吃虧不説,在他們眼裏,我們就只是一個很有“教養”的“老好人”。
這是不是一件讓人很尷尬、很鬱悶的事情?
我們基本上都能發現這個問題,卻很少有人發現自己在無意識中通過一些常掛嘴邊的話,把孩子也變成我們一樣的人。
這些話看似很有修養,實則是很愚蠢地在為他人考慮、為他人找藉口。
這些話如果天天對孩子説,孩子是會成為一個人們眼中的“有教養”的人沒錯,但“老好人”的友誼真的太廉價,孩子沒有真正的人格魅力,可能也跟我們一樣成為一個平庸的人。
換句話來説,這實際上是在害孩子。
01
“他還是個孩子”
“他還是個孩子”這句話意思很明顯了,是在幫孩子找藉口,把他放在第一位也是因為它對孩子的影響實在太大。
我們都聽過“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的寓言故事,那位母親無原則的縱容不説,還當孩子面幫他找好了藉口:“畢竟他還小,長大了就好了!”
可是長大了之後呢?
或許他最開始的時候知道自己偷針不對,但很容易地就被諒解了,長此以往也就沒了原則和分寸,對於認知能力還不夠的孩子來説,他們很可能習以為常。
即便你是給陌生孩子找藉口也一樣,一般情況下,如果一個犯錯熊孩子的父母跟你説出這句話,你也就不好再説什麼了。
到最後,你能寬容,法律卻不能寬容,社會更不能寬容。
所以這句話害孩子,害得最直接。
02
“都不容易”
“都不容易”實際上是在利用同理心來尋求寬容或者説服自己寬容他人。
説出來很容易讓人有同病相憐的感覺,畢竟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誰沒個困難、窘迫的時候,得饒人處且饒人嘛。
而有着豐富社會閲歷的我們,也都懂得“於人方便、於己方便”的道理,所以當別人説出這句話的時候,我們一般就會選擇委屈自己。
可是總有些事情,選擇寬容的代價會有些大,事後我們的內心不一定真能坦然,這些情緒也會遺留下來,在自己最親近的人身邊爆發。別低估,其實我們都擅長這個。
這是在間接地影響孩子。
把它放在第二,完全是因為它太常見了,我們很容易説出這句話。
03
“多大點事兒”
這其實是一句説出來可能會“腰疼”的話,他敢説,是因為他在躺着。
説好聽一點這叫寬容大度,説不好聽一點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甚至是一種道德綁架。
你不聽勸,可能就是你氣量不夠大,你能怎麼辦?
可是很多事情如果真落到他自己頭上,捫心自問,他還能這樣豁達嗎?
習慣説句話的人,往往事情落在自己身上他會很計較,他勸我們諒解,也只是因為事不關己。
事實上,類似為孩子、為他人找藉口的話還有很多,我們把它連貫起來,你看看是不是很熟悉很常見:“哎啊,多大點事兒啊,他還是個孩子/他年紀大了,大家都不容易,這又是大過年的,咱們有話好好説,給我個面子,怎麼樣?”
這套話在我們中國好像是萬能的!
04
無原則地替孩子找藉口、幫他人找藉口,看似有修養,實則很愚蠢
雖説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主流觀念要求我們寬容大度,我們也要求自己要豁達。
懂得寬容他人自然是好事,但我非聖賢,也沒有聖賢的心態。
有多少人在外面各種被顏屈膝做“老好人”到了家卻對自己的家人惡語相向,回過頭又後悔不已,請求家人原諒?
真正寬容了到好,如果不能真正放下,有些情緒在外面壓制久了,早晚會發泄在自己的家人身上。
無原則地替他人找藉口,試圖説服自己寬容他人,不一定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不説,家人跟着遭殃,孩子也會有樣學樣形成“討好型人格”。
對自己、對家人、對孩子,這都很愚蠢。
總的説來,為孩子找藉口是在直接地“坑害”孩子,我們習慣性地為他人找藉口,也會讓孩子學會給自己找藉口,這是間接地害孩子。
自始至終,遇事找藉口去逃避責任都不是什麼好品質。
做人,不要為自己找藉口;做父母,不要為孩子找藉口。
有些話,還是少説為好。
——END——
【文/神逗奶爸原創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專注早期教育,分享育兒心得,我是神逗奶爸!期待您的關注,一起努力,做智慧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