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記者手記:大山深處的“牛司令”

由 無英 發佈於 綜合

人民網-扶貧頻道

南國盛夏,驕陽如火。

8月中旬,我跟隨人民網大道康莊全媒體調研行團隊從北京出發,一路南下,開始了對廣西的探尋之旅。

車隊在崇山峻嶺間行進。嚴立政攝

採訪期間,我們每天都要坐上三四個小時的車,從一個村去另一個村,從這個山頭到那個山頭。

除了“廣西多山”,此行我另一個深刻的記憶,是貧困户韋桂羣和他家養的牛。

韋桂羣和他的牛。嚴立政攝

8月21日,在都安縣安寧鄉東廟村,我們見到了韋桂羣。這個平頭、膚色黝黑,看起來有些羞澀的中年男子,是這個村響噹噹的“牛司令”,母牛咋接生,公牛咋育肥,他都如數家珍。

“聽説您家的牛養得不錯,我們特意過來看看。”

韋桂羣正在喂牛。嚴立政攝

在韋桂羣家的牛舍,我們看到了10頭肉牛,正在“吃午飯”它們,聞聲紛紛抬起頭來,“打量”着我們這羣“村外來客”。

“現在這10頭牛裏,有3頭母牛已經懷孕,很快就能產崽了。”説話間,韋桂羣搬來了幾個板凳,我們在他家中圍坐下來。

“過去村裏山多地少,糧食不好種,之前大家就種點玉米、甘蔗之類的,收成不好,也賣不了幾個錢。”韋桂羣説,過去的日子,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字——窮。“中間也出去打過零工,但只能勉強維持生活。”

蜿蜒崎嶇的進村路、石漠化嚴重的莊稼地、家中需要照看的老人和孩子……在廣西大石山區採訪的幾日,我們聽了不少貧困户過去為生計發愁的故事,“地裏產出僅供餬口”“根本不敢想年底有盈餘這事”是大家提到最多的話。

如此情況下,貧困户們是咋富起來的?

聽完韋桂羣靠“牛”脱貧的故事,我找到了答案。

“2017年的時候,村裏説給我貸款,我不用花一分錢也不用抵押啥,就能‘給’我一頭牛。”韋桂羣説,當初,他只是想試試看,沒想到,一年後,扣去成本,淨賺了5000多元。

“那您這沒少賺。”

“可不是,我和我老婆一算賬,覺得養這個牛行,不虧,就決定擴大規模,接着幹。”聊到這,原本面對鏡頭還有些緊張的韋桂羣一下打開了“話匣子”,“牛出欄後,企業又買回去,之後我還能繼續再貸。”

從一個貧困户輻射到一個村,從一個村輻射到一個縣……韋桂羣口中的“貸牛還牛”模式,就這樣在廣西多地“開枝散葉”,衍生成多種以“牛”致富的產業模式。

收效如此顯著,秘訣是啥?

隨着採訪的深入,我發現:廣西多地和牛的“結合”,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雙箭頭”互選。

“從養到賣,我們全包。”

在當地一大型養殖場,我們看到了一羣集中養殖的肉牛。該養殖場的負責人説,“牛產業”正迎來難得一遇的發展“天機”,“現在大家都想吃得健康,和其他肉類相比,牛肉絕對處於優選地位。”

“內蒙古、青海都養牛,廣西和其他地方比,優勢在哪?”我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養殖場負責人解釋説,廣西的地理氣候環境比較好,草長得快、長得多,“一畝地的產量可以供養兩頭牛,其他地方可能需要40畝地才供得起一頭牛。”短短几句,就道出了當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底氣。

從只想“養家餬口”到努力“發家致富”,跟着錢包一起鼓起來的,就是村民們脱貧攻堅的信心。

六天的採訪,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廣西“貸牛還牛”模式給山區人民帶來的福祉和希望。我們相信,八桂大地的小康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