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超話“今天你從銀行辭職了嗎”。 圖片來自微博截圖
最近多家媒體報道,銀行正在成為年輕人的“職業圍城”。“裏面的人想出來”,證據是到10月15日,微博超話“今天你從銀行離職了嗎”閲讀量已經超過8600萬;“外面的人想進去”,證據是銀行秋招正在進行,幾大國有銀行的校招筆試題頻上熱搜。
擠進圍城:銀行仍是最優職業選擇之一
真是人間何處不圍城。婚姻是圍城,公務員是圍城,互聯網公司是圍城,投資房地產是圍城,一線城市生活是圍城……段子曰:“進去和出來的人排了兩條隊,雙方互相‘問候’,各自散去。”
段子只是段子。圍城喊了這麼多年,婚姻、公務員、互聯網大廠、一線城市……進城從來是剛需,出城總是要吐槽。這讓“圍城”的糾結看起來更像個加戲的噱頭。
譬如就業,每年光新出校門的大學生就奔千萬,連外賣小哥的學歷都已經極速提升了,職場流動性也一直向上。何止銀行,哪個職業門內門外不是擠滿了各種表情的人,宛若圍城呢?
滿意的理由總是相似,吐槽的理由各有不同。但總體上,不脱一個“不及預期”。
網友“吐槽”某行筆試題。 圖片來自網頁截圖
從改革開放開始算,銀行業也是少有的常青樹類型的“高級職業選擇”。特別是在1990年代末之前,可以説佔盡先機,當然,要進入,也非常難。
數十年時間足以培育出普通人對職業的某種“信仰”。如此“信仰”的背後是久經考驗、精明現實的理性選擇。這種普通人的常識理性全世界皆然。
按照多數人的標準,一種職業,若與財富距離最近,那麼必然經久不衰。自然,哪怕年景不好,大户人家的使女衣服要打補丁,總還是比窮人家孩子好過多了。
這些年,對銀行的“職業信仰”,受到了些許質疑。例如論高薪,互聯網大廠如今風光無限。然而,仔細想想,之前讓銀行數十年屹立於最優職業選擇之林的那些理由,有哪些真正變化了嗎?並沒有。
如今隨着各項考錄製度更加透明和開放,銀行向着更多的畢業生敞開懷抱,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選人標準也水漲船高,這本是一種自然的市場競爭。
在這裏,用偏難怪題來為難考生另當別論,但把競爭條件擺在枱面上、通過更透明的標準來公平選人,比起多年以前廣泛存在的“子弟”“關係户”現象,還是進步得多。最起碼,“圍城”的城門越開越大了。
逃離圍城:並不能真正填平心理落差
但與競爭加劇、選拔標準上行相對應的,是銀行業務的技術含量並沒有明顯的上升,尤其是大量存在的分行、支行崗位。
在移動支付等的衝擊下,銀行內部崗位正在分化。一些邊緣性的工作崗位,逐步以類似外包的形式“分”出去了。同時,在核心業務環節,越來越多的智能機器替代了人工勞動,一些銀行員工的主要職責就是拉存款、賣保險、辦信用卡、推銷紀念幣等等——當然,或許還得陪着喝酒。
對於千軍萬馬擠上獨木橋的年輕人來説,面對這樣的工作,的確有可能產生強烈的落差。一方面,是有能力在校招進入銀行的年輕人,他們的自我評價也比較高,或者説,他們認為自己的能力本應獲得一個性價比更高,“穩定高薪有地位”,而且不要加那麼多班的崗位。另一方面,選擇去銀行的人,對銀行的執念應該也比普通人更高。
就像媒體報道中,一些在銀行待了超過一年的年輕人,“慢慢打破從前對銀行的‘體面、高薪、穩定’的刻板印象,並企圖逃離”——可説到底,他們其實是希望現實的銀行與他的“刻板印象”一致,才是好的銀行。他們本身是希望做這種刻板印象的維護者。
但社會發展的結果,就是越來越多的行業崛起,銀行業的優勢在慢慢縮減。銀行當然不是“圍城”,真正的“圍城”是部分年輕人對某些職業的幻想。而如果一個應屆生無法在進入某個職業前瞭解其大體職業行情,那至少説明,他的功課做得還不夠,或是對職業光環的嚮往超過了職業本身。
不過,在持續高速發展數十年後,習慣了改革開放紅利的人們期望值總不會太低,特別是年輕人。這些年輕人投入的教育成本更大,因而也更敏感、期望值更高。
對此,“逃離圍城”其實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如果求職的目標還是為了“體面、高薪、穩定”,而不是自我在職業中的發展成長,那麼從銀行換到其他行業,還是會失望。
當然,一山望着一山高,這是人之常情。圍城之嘆雖然不是矯情,但終究是失望、挫敗的情緒,也許是社會情緒變動的青萍之末。當這種情緒不是發自個人,乃至不再是某個小羣體獨有時,或許也應該得到銀行業的重視,普遍的失落背後或許隱藏着某種不可預知的風險。
□宋金波(專欄作者)
編輯 孟然 校對 盧茜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