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隨筆丨煙民去哪兒

人行道上,有人突然加快腳步,迅速超越前方行人,隨後恢復正常步頻。這個忽快忽慢的人,可能就是我。被趕超的陌生人,多半正在抽煙。

我不抽煙,對煙味敏感,對遊煙反感。可我沒有足夠勇氣去當面制止別人掐煙,也知道我國暫無法律法規禁止遊煙。所以只能屏住呼吸,靠腳力,快點擺脱二手煙。否則,整整一支煙的工夫,都得跟在身後“陪吸”。

類似劇情經常上演,惱人煙味揮之不去。遊煙的害處,至少有三。

一是危害他人健康。一路吞雲吐霧,讓人避之不及。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上海市控煙協會5月底發佈市民調查,6350名參與者中,74.5%經常遭遇遊煙,“表示反感”的高達92.4%。

二是影響市容環境。150名志願者曾1小時在西湖邊撿出15000多個煙頭。一家公益組織統計發現,人行道、花壇和草叢分佈最多。遊煙難辭其咎——走着走着抽完了,隨手一丟。

三是增加火災隱患。煙頭燃燒時,中心温度高達700℃以上。從居民小區到山林景區,一個煙頭引發的火災,不勝枚舉。

遊煙危害已成共識,但改變現狀還需更多努力。比如,加強立法,逐步擴展禁煙範圍。幾天前,市健康促進中心主任吳立明透露,上海正探索制定室外吸煙點的地方標準。鄰國的經驗或許值得借鑑,日本許多城市明令禁止遊煙,並有專人巡查,違者罰款數千日元。

有一點容易被忽略——推進立法的過程中,也要從煙民的角度換位思考。不能只是口頭呼籲他們控制和忍耐,應疏堵結合,在室外設置適當的吸煙區——醫院、學校、地鐵、商場大門口,人流密集,往來穿梭,並不合適。日本部分街道專設吸煙區,標誌醒目,容易找,也方便集中回收煙頭。區域內隨意吸,越雷池就罰你。

不要把煙民推到我們的對立面。積極參與網絡投票的,往往不抽煙,調查結果未必客觀周全。公開數據顯示,中國煙民已超過3億,不能無視他們的訴求。“封住”一些路,也給一些“出口”,引導“煙民去哪兒”,才是更加細緻且人性化的做法。

曹剛/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80 字。

轉載請註明: 新民隨筆丨煙民去哪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