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在陝西省鎮巴縣小洋鎮羣英白山羊農牧專業合作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預防獸醫學專業在讀博士研究生、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張諾在查看羊羔的生長情況。新華社記者李一博 攝
新華社西安7月5日電(記者姚友明、陳晨)一走進位於中國西北陝西省鎮巴縣小洋鎮的羣英白山羊農牧專業合作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的哈薩克斯坦籍博士生張諾就熟練地從羊圈中抱起一隻小羊。
看到“洋博士”這一舉動,平日裏幾乎沒怎麼見過外國人、起初顯得有些拘謹的村民們也很快圍攏上來,一場關於科學養羊的答疑課就此展開。
“如何預防藍舌病?”小洋鎮三岔河村村民張開芝問道。
“我們要做好羊舍的環境衞生管理,確保羊舍乾燥、整潔,還要定期用高錳酸鉀溶液給羊清洗嘴部以及周邊。”張諾的普通話算得上熟練,但村民的方言讓她犯難。藉助懂普通話的村民的“翻譯”,交流漸漸順暢,她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在我們國家,一般給羊喂胡蘿蔔、土豆、甜菜等等,這些能加強蛋白質攝入,保證羊肉的品質。”張諾説。
“那我們可以喂玉米嗎?”人羣中又有村民問道。
“可以,除了飼料外,喂點玉米或者豆類也是不錯的選擇。”張諾回答。
西北農大是中國西部地區知名農業大學。向廣袤鄉村的農民推廣農業新技術、解決生產中的問題,是學校長期開展的工作。但讓學農業的外國留學生參與其中,是近年來的全新嘗試。
此次與張諾一起到鎮巴縣為農户現場進行農技培訓的,還有她的3名同學:來自巴基斯坦的李振凱、金樂天和中非共和國留學生杜牧同。
和張諾一樣,為了講好田間地頭這堂課,幾位留學生都提前做了充足的準備工作。杜牧同列出教案提綱,將其記在心中。為了與農户交流時迅速打開局面,他還精心準備了一個故事。
6月29日,在陝西省鎮巴縣小洋鎮陝西鎮宏蜀樂科技有限公司的生態土豬養殖户家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預防獸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來自中非共和國的杜牧同(左)為養殖户講解生豬疾病防治。新華社記者李一博 攝
“你好,我叫杜牧同,來自中非。我有9個兄弟姐妹,從小就幫家人養豬。看到爸爸媽媽幹農活非常辛苦,我小時候就樹立了學農的志向。”在陝西鎮弘蜀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座生豬養殖基地裏,杜牧同的一段自我介紹,很快讓養殖户齊新芳與他熟悉起來。
在鎮巴縣涇洋街道辦涇洋村,李振凱頂着烈日高温,與漢中遠健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的員工們在茶樹與馬鈴薯間作的農田中熱鬧地攀談起來。涇洋村村民文裕興和周正全説,當地種植的馬鈴薯是本地品種,不打農藥,只用有機肥或者農家肥。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一些馬鈴薯產量走低、病蟲害偶發,一直找不到解決方案。
6月30日,在鎮巴縣涇洋街道漢中遠健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的茶園套種馬鈴薯田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園藝蔬菜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來自巴基斯坦的李振凱(前右)為種植户講解馬鈴薯病蟲害防治方法。新華社記者李一博 攝
李振凱説,鎮巴降水較多,氣候暖濕,用有機肥或農家肥,容易滋生一些病蟲害。他抓起一把泥土,詳細地向農户講授了在土地中使用極少量殺蟲劑的方法,並拿出翻譯軟件,向他們推薦了一款殺蟲劑。
“只要再注意使用來源正規的種子,這片地的馬鈴薯單產能增產5%到10%。”李振凱説。
在中國的脱貧攻堅戰中,位於秦巴山區集中連片貧困帶的鎮巴縣,不久前退出了貧困縣序列。到農村“傳道授業”,也讓外國留學生們親身感受到中國脱貧的力量。來華已有6年的金樂天説,農村每年幾乎都有新變化,他常去的陝西省三原縣鬥口試驗站,附近的村子路寬了、房子翻新了,越來越漂亮。
6月30日,在陝西省鎮巴縣三元鎮興順農牧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茶園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植物營養學專業在讀博士研究生、來自巴基斯坦的金樂天(右)和公司負責人馬忠華進行交流。新華社記者李一博 攝
“鎮巴雖然在大山腹地,但路網發達,公路也養護得很好,我們看到了中國政府的努力,他們取得了非常傑出的成績。”金樂天説。在鎮巴縣三元鎮興順農牧業有限責任公司,當聽到企業招聘了當地58户建檔立卡貧困户,使他們每人每天可賺取百元左右的收入時,這位巴基斯坦留學生向公司負責人馬忠華建議,一定要做好茶樹茶網蝽等害蟲的防控,確保貧困户收入持續增長。
臨別之際,張諾和每一位到場的村民握手道別,她説張開芝很像自己遠在哈薩克斯坦的奶奶。兩人合了影,還互相加了微信好友。“有什麼問題,你們可以隨時跟我溝通,我也能提高自己的漢語水平。”張諾説。
“以後我們還會再來的,我們都是‘一帶一路’上的夥伴,我們離得其實並不遙遠。”杜牧同對村民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