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已累計調水494億立方米
今天(12月12日)是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七週年。七年來,工程實現了年調水量從20多億立方米持續攀升至近100億立方米的突破性進展。截至今天,東、中線一期工程已累計調水494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了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
南水北調有效緩解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
中國被聯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之一。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劉昌明表示:“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很低,只有世界平均的1/4,特別是時空分佈不均勻,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除此之外,水資源的時間分配又集中在夏季,南水北調的必要性就在於平衡這種不均勻性。”
記者從水利部瞭解到,我國特定的自然地理條件導致水資源時空分佈很不均勻,水資源空間分佈與人口、生產力佈局以及土地嚴重錯位,加之部分地區長期不合理的水土資源開發利用,導致水資源短缺、水生態退化等問題並存。若以人均水資源量計算,我國最為“乾渴”的地區並非沙漠廣佈的西北,而是華北地區。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未建成通水之前,黃淮海流域人均水資源量僅為462立方米,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5。北京、天津所在的海河流域人均水資源量更是少得可憐,其中北京為全世界大城市中第一缺水城市,僅為97立方米,遠低於國際公認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極度缺水標準”,僅為中東沙漠國家以色列人均水資源量285立方米的1/3。
由於過度使用地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華北地區一度出現“有河皆幹、有水皆污、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嚴重的水生態環境問題,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累計虧空1800億立方米左右,超採面積達到了18萬平方公里,沉降超過200毫米的面積達6.4萬平方公里。
解決黃淮海流域、特別是華北地區“極度缺水”的最根本途徑就是提升水資源調控能力,南水北調工程把富餘的南方水資源調配到極度缺水的北方地區。
2020年、2021年,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連續兩年超過規劃多年平均供水目標,其中2020-2021年度克服超強暴雨洪水襲擊、新冠疫情反彈、極寒天氣影響等多重困難,中線年度調水突破90億立方米,完成年度計劃的121%,給京津冀豫四省市淨供水89.03億立方米,遠超規劃多年平均供水規模85.4億立方米。
截至2021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已累計調水494億立方米,其中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超441億立方米,東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入山東52.88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了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水資源支撐和保障。
南水北調水成為許多大中型城市的主要水源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之前,由於華北地區水資源過度開採使用和持續乾旱,北京、天津、石家莊、濟南以及多個城市發生供水危機。根據國土資源部有關研究機構分析,海河流域長期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埋深大面積持續下降,京廣鐵路、津浦鐵路沿線城市附近地下水漏斗不斷擴大,城市水資源日趨匱乏,局部地區地下水資源已接近枯竭。
從2000年至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之前,北京地下水位每年以1米的速度下降,累計下降13.87米,北京公主墳一帶地下水位接近基岩。河北省東南部的衡水、滄州一帶,由於長期飲用含氟量較高的深層地下水,氟骨病和甲狀腺病等蔓延,嚴重危害當地人民羣眾健康。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後,為工程沿線4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優質水源。由於水質優良、供水保障率高,受水區對南水北調水依賴度越來越高,南水北調水已由原來規劃的補充水源躍升成為許多大中型城市的主要水源。
在北京,南水北調水占城區日供水量的7成以上,自來水硬度由過去的380毫克/升降低至120毫克/升,供水安全係數由1.0提升至1.2;在天津,城區南水北調水日供水量接近100%;在河南,十餘座省轄市用上南水,其中鄭州中心城區90%以上居民生活用水為南水北調水,基本告別飲用黃河水的歷史;河北省黑龍港流域500多萬人徹底告別了世代飲用高氟水、苦鹹水的歷史;東線工程在齊魯大地上形成了“T”字形“動脈”,為沿線居民提供了生活保障水和生產必需水。
水利部數據顯示,南水北調工程全面通水7年來,受益人口已從通水之初的1.1億人增加到目前的1.4億人。
與此同時,7年來,工程沿線河湖生態安全,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部分區域地下水位止跌回升。
工程助力京杭大運河改善通航條件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7年來,以2016年-2019年全國萬元GDP平均用水量70.4立方米計算,有效支撐了受水區7萬億元GDP的增長,增強了北方地區經濟發展後勁,促進了地區間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表示,南水北調工程建成通水後,通過跨區域調水,還極大改善了北方糧食主產區缺水問題,提高了糧食生產能力,進一步挖掘糧食增產潛力,增強國家糧食生產抗風險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不僅如此,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建成後,京杭大運河有效改善了通航條件,延伸了通航里程,增加了貨運噸位,大大提高了航運保障能力,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南航段從東平湖至長江實現全線通航,1000噸至2000噸級船舶可暢通航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350噸,新增運力相當於一條“京滬鐵路”,成為僅次於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為南北經濟大循環打通了一條重要的水路通道。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編輯 張磊 校對 趙琳